电影《孔子》的散文化叙事风格浅议
2010-07-12范晖
范晖
电影《孔子》从开拍起,对这位圣贤搬上银幕众说纷纭。《孔子》面世后,观众果然褒贬不一。大多数观众认为,中国史诗式大片《孔子》展现我国春秋时期孔子跌宕起伏的人生,较好地体现了儒家思想精髓;同时,从演员到编导以真诚、敬畏的心塑造的孔子形象,从‘形’到‘神’值得称赞。本文仅从电影《孔子》的叙事风格谈一点感观。
电影《孔子》是在西方大片《2012》、《阿凡达》等纷纷而至的时候问世的,有人自觉不自觉地用西方大片的眼光去和《孔子》作比较,其中票房也是大家热议的。其实,除去高科技手段以外是没有可比性的,至少《孔子》这部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与价值观的完全东方色彩的电影,应该有自己的一份自信而不必感到自愧不如。
在赞许《孔子》这部影片的时候,人们感到《孔子》的创作者,是不是为追求票房而制造视觉震撼的同时,又不愿丢弃创作一部艺术经典的初衷在‘如履薄冰’呢?正是如此,《孔子》前半部故事性强,情节扣人心弦,战争场面宏大,追求大片叙事风格:明快、激荡;而影片自老子出现后,便进入了散文化的叙事风格,而使影片的总体风格不够统一。除此,还有在电影语言的运用上也有不够流畅的地方,使得这部众人期盼的电影难成经典。
然而,叙事风格是由作品的内容决定的。
电影《孔子》上半部写了一个政治家的孔子、军事家的孔子。影片一开始,孔子为救一个不肯陪葬而逃跑的小奴和鲁国大司寇较量,矛盾凸显,戏剧性很强,拍得也很精彩。“峡谷会盟”孔子连《孙子兵法》都用上了,编导者又刻意地去表现千军万马的战争场面;‘堕三都’双方斗争十分激烈,连鲁国君主都得退让,结果孔子被逐出鲁国;加上反面人物公山狃、叔孙武的演员表演追求戏剧性等,让观众好像在看一部故事性很强的影片。
影片下半部写了教育家、思想家的孔子,散文化的表述使影片的故事性明显淡化了,主要表现孔子带着一帮弟子周游列国传播他的政治理念的事迹。虽然有冉求去鲁国帮助季孙斯征战;子路去卫国为救太子壮烈捐躯;而像‘子见南子’那样的情节十分精彩却也太少了,都不足以托起一个大片的精彩与宏伟。即便这样,《孔子》散文化风格的叙事,还是很有一定感染力的:它浓墨重彩地展现的那个乱世的春秋时代,孔子和弟子们过着的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在传播他的思想过程中,孔子表现出的睿智、坚韧;他的精神感召下的弟子们的所作所为,其情其景悲壮而崇高。在抒情写意中令人更好地感知孔子的精神世界。事实也是如此,真正让观众感动流泪的还在后半部分。如:孔子一人拉着车在荒漠中行走,弟子颜回在路旁等候,孔子劝其不要和他去流亡,颜回说:“夫子是形,弟子是影……”接着,一群弟子赶来,孔子向弟子们一跪,这一跪,让人为之一颤……荒漠卷起风沙,夫子和弟子们形影相随消失在荒漠之中。又如颜回为了救书而死,虽然此情节有学者非议,但就其情感是打动人的。特别是孔子抱着颜回的尸体的场景让人为之动容。还有一碗马肉汤,众人一人一口,一碗汤在饥饿和谦让传递……老年季孙斯的忏悔,在等候孔子归来的鲁国的城门外死去,这些都映衬出孔子思想的伟大。
如果用这样的表述风格统筹全片,或许电影《孔子》下半部分更符合孔子“这一个”的人物传记片,成为更具东方文化的品格的电影。如果电影《孔子》的编导者不要太多关注电影的娱乐视点和视觉震撼;不必以平民魄,最民族、最世界的电影。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电影《建国大业》获得了高票房,出品方高调亮相,欣喜满怀。笔者在影院看这部影片时,常常听耳边:“呀!章子怡……”“哟,成龙戴眼镜了……..”“陈道明,酷!”不知道这些观众还看到些什么?有位《建国大业》主创者说过,‘能把观众吸引到电影院就是胜利。”的确,电影院观众不少。
这里要说到影片《孔子》的导演,从开拍到影片放映,每逢媒体采访总要谈1.5个亿的投资,开始胆怯说能不能收回,后来又说一定能收回,不过底气还不够足……,可想而知,票房让这些电影人的神经紧张到什么地步。
这里,没有一点对票房产生疑义。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电影市场从前几年惨淡经营到今视点把孔子降为一个普通人,因为孔子他毕竟不是一个普通人。那么,电影《孔子》将更有艺术内涵。
其实,在那个黑暗的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各国都有残酷的内斗和惨烈的外战,正如影片的前部分,把这些和孔子的行为和思想精心地结构成故事,或情节,或细节,除了好看以外,还要让这些故事的表述更注重内涵,更偏向儒家文化意义的表达。或许《孔子》这部电影不一定使所有人都叫好的,但它肯定是一部有中国气天电影院排队买票,变化如此之大令人欣喜。大片、贺岁片明星扎堆,连小品加二人转都可以挣得个锅满瓢满。这很好,满足了不同观众的需求。但是,像影片《建国大业》、《孔子》这类题材的影片,即使商业操作成功了,赚了大钱,能说这两部影片完全成功吗?
最后还是要说,电影《孔子》仍然称得上是中国电影的一部上乘之作。它的艺术实践证明了中国电影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