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性硫酸铜溶液离解平衡的探讨
2010-07-02施先义
施先义
(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河池547000)
氨性硫酸铜溶液离解平衡的探讨
施先义
(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河池547000)
在过量氨水存在下,向[Cu(NH3)4]SO4溶液中加入少量稀NaOH溶液,没有蓝色沉淀;如果向[Cu(NH3)4]SO4溶于水的溶液中加入少量稀NaOH溶液,则有沉淀生成。
由高职高专化学教材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无机化学》(2000年第2版)教材(以下简称《教材》),在第158页对配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配位平衡有这样的叙述:“[Cu(NH3)4]SO4溶于水时完全离解成[Cu(NH3)4]2+与SO。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的NaOH溶液,未见蓝色 Cu(OH)2沉淀,如代之以 Na2S,则有黑色 CuS沉淀生成(K(Cu(OH)2)=2.2×10-20,K(CuS)=6.3×10-36),这说明该配离子在溶液中能离解出极少量的Cu2+离子”。我认为该叙述中的“向[Cu(NH3)4]SO4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的NaOH溶液,未见蓝色Cu(OH)2沉淀”。这样的结论缺乏理论性和实践性,值得商榷。
1 根据化学平衡讨论
化学平衡反应方程式有:
为了计算方便,用c表示物质的量浓度,用方括号表示离解平衡的浓度。
所以(3)式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平衡常数较大,所以反应方程式(3)向右进行得较完全,说明向[Cu(NH3)4]SO4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的NaOH溶液,应该有蓝色Cu(OH)2沉淀生成。
2 氨浓度对Cu(OH)2沉淀的影响
假设取1mL溶液,向该溶液滴加浓度为0.1mol·L-1的NaOH溶液1滴(0.05mL),根据溶度积原理,如果产生沉淀,铜离子的最低浓度为:
根据配合物溶液中各级配合物的分布分数定义,得到[Cu(NH3)4]SO4溶液中铜离子与氨的函数关系式[1]:
从函数关系式可见,[NH3]越小,[Cu2+]越大,越容易生成Cu(OH)2沉淀,反之亦然。式中的c(Cu2+)表示溶液中游离Cu2+和各级配合物的铜,即铜的物质的量浓度。
设[Cu(NH3)4]SO4溶液浓度为0.1mol·L-1,即c(Cu2+)=0.1mol·L-1。将c(Cu2+)= 0.1mol·L-1、[Cu2+]=8.8×10-16mol·L-1和β(采用文献[2]中数据)代入上式:
求得[NH3]=2.32mol·L-1。
即在[Cu(NH3)4]SO4溶液中,[NH3]>2.32mol·L-1时,加入浓度为0.1mol·L-1的NaOH溶液1滴不会产生沉淀;如果[NH3]<2.32 mol·L-1时,则会产生Cu(OH)2沉淀。
显然,在浓度为0.1mol·L-1的[Cu(NH3)4]SO4溶液中是不可能电离出[NH3]>2.32mol·L-1的。这也说明在[Cu(NH3)4]SO4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的 NaOH溶液会有蓝色Cu(OH)2沉淀生成。
3 实验证明
硫酸四氨合铜(Ⅱ)的制备:采用传统的有机溶剂法[3],将分析纯硫酸铜加入到过量的浓氨水溶液中,充分搅拌,过滤除去不溶物,在滤液中加入乙醇,搅拌后于负压下过滤,得到的滤饼于空气中充分晾干,彻底除去乙醇和残余氨。由于溶液中过量的氨存在,得到的深蓝色晶体主要为硫酸四氨合铜(Ⅱ),放于干燥瓶中备用。
称取1.2g上述制得的主要成分为硫酸四氨合铜(Ⅱ)的晶体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充分摇匀(理论浓度为0.1mol·L-1),取上层清液滴加浓度为0.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结果发现有沉淀物生成,过滤得到的沉淀物为蓝色。①在该沉淀物中加极少量的稀硫酸至刚好溶解,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结果出现蓝色沉淀;② 在该沉淀物中加入氨水至溶解完全,得到深蓝色溶液;③用水充分洗涤该沉淀物至无硫酸根离子(用氯化钡溶液检验),在沉淀物中加入盐酸溶液至溶解完全,滴加氯化钡溶液,发现有沉淀物生成。显然,沉淀物是碱式硫酸铜或碱式硫酸铜和氢氧化铜的混合物。
从以上理论推导和实验都能得出结论,在[Cu(NH3)4]SO4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的NaOH溶液是有沉淀生成的。事实上,《教材》第167页的练习题第9题第(3)小题的答案与上面的讨论结果是一致的,而与《教材》中的叙述结论相矛盾。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在[Cu(NH3)4]SO4溶液中有较多的过量氨水存在,反应式(1)、(3)的平衡向左进行得较完全,[Cu2+]很低,则加入NaOH溶液是不会有Cu(OH)2沉淀的。因此,在[Cu(NH3)4]SO4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的NaOH溶液是否有沉淀生成,主要看NH3是否过量。如果NH3过量较多,没有蓝色Cu(OH)2沉淀生成;如果将[Cu(NH3)4]SO4溶于水中,加入稀NaOH溶液则会产生沉淀。
[1]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高职高专化学教材编写组.分析化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马世昌.无机化合物辞典.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