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我国消费率探析

2010-06-30邢红萍李彩红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年5期
关键词:消费率消费信贷城镇居民

□文/邢红萍 李彩红

消费率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结构指标,我国消费率偏低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如果消费率长期偏低,消费率和投资率之间就不能形成合理的比例,就会导致社会产品价值不能及时得到实现,大量生产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带来高失业率,并且直接影响企业效益和偿还贷款能力。目前,我国较多依靠投资来保持经济的增长,消费率尤其是居民消费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持续走低。2005年以来,我国已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作为基本的国家政策,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确保“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本文通过研究影响消费增长的因素,试图找出有效扩大消费内需的可行性措施。

一、消费率变化分析

1、消费率的国际比较。由表1可知,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消费占GDP的比例逐渐由60%回落到40%左右,远远低于国外水平。2008年世界银行公布了48个国家的消费率,除文莱外,我国的消费率处于最低水平。(表1)

2、我国消费率结构变化分析

(1)总体体现出消费率逐年递减。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的消费率从1978年的62.1%逐年递减至2007年的49%。(表2)

(2)消费结构呈现出居民消费比重偏低而政府消费比重过高。其中,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导致消费需求不足,制约着国内需求的进一步扩大,使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根据表2,进一步分析居民消费之所以呈现出递减的态势,主要是因为农村居民逐年递减导致的。

(3)物质型的消费较多而服务型的消费较少。最终消费支出可以分为实物性消费品支出和服务性消费品支出两大类。2001年和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服务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重分别为26.2%和28%(2005年《中国价格及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统计年鉴》),而同期美国居民个人消费支出中服务消费支出占比分别为58.88%和59.4%(美国经济分析局网站)。据此可以近似计算,2004年我国实物消费支出和服务消费支出占整个GDP的比重分别为39.1%和15.2%,相应美国这两种消费支出分别占GDP的34.7%和50.8%,我国实物消费支出率与美国相比还略显偏高,而服务消费支出率则远低于美国。因此,服务性消费支出比重低是我国最终消费率偏低的直接原因之一。

二、我国低消费率原因分析

1、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在计划经济时期,工人的住房、医疗、养老等成本都由企业和政府承担,工人的住房、医疗、养老等长期性支出不需从工资中支出,居民的储蓄动机并不强。但是到了九十年代以后,我国实施了养老、住房、医疗体制等改革,改变了原有的“铁饭碗”制度,企业不再直接负担工人的养老、住房等支出。根据中国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城镇居民总人口的36.08%,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城镇居民总人口的52.25%,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城镇居民总人口的20.44%,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为城镇居民总人口的22.76%。而在农村,除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外,其他种类的保险尚处于起步阶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上不健全,使居民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增加,根据消费的生命周期理论,人们在现在不得不缩减消费增加储蓄,用于防范未来风险,从而导致我国的高储蓄率(低消费率)。

2、人口结构。人口结构一般主要通过总负担系数的变化对消费产生影响,总负担系数=被抚养人口/工作人口。根据美国经济学家F.Modigliani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如果社会上青少年和老年人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提高;反之,消费倾向下降。从表3可以看出,从1982~2007年我国的年轻人所占比例逐渐下降,而15~64岁人口和老年人所占比重逐渐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这种变化也会带来消费率的下降。(表3)

3、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1960年我国基尼系数大约为0.17~0.18,1980 年 为 0.21~0.27,从2000年开始,我国基尼系数已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2006年已升至0.496,2007年达到0.48。世界银行报告同时显示,最高收入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和最低收入20%人口的平均收入,这两个数字的比在我国是10.7倍,而美国是8.4倍,俄罗斯是4.5倍,印度是4.9倍,最低的是日本,只有3.4倍。这也就意味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世界上居民收入最平均的国家之一,变成世界上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之一。从表4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明显快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这带来二者收入差距的逐渐拉大。2008年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表明,2008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3倍,这都会扩大我国收入分配的差距。

表1

表2

表3 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

根据凯恩斯的消费理论,高收入家庭消费倾向较小,低收入家庭消费倾向较大,因此国民收入分配越是不平均,全国性的消费倾向就会较小,从而消费率比较低。那么,我国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带来我国消费率的逐年下降。

4、收入增速慢于经济增长。表4显示:总体来说,居民收入增长慢于GDP增速。其中,尤其农民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的增长,导致农村消费乏力,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主要耐用消费品年底拥有量:洗衣机45.9台,空调8.5台,电冰箱26.1台,家用计算机仅3.7台,像摄像机、照相机、组合音响、微波炉、排油烟机、沐浴热水器等耐用消费品在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主要耐用消费品年底拥有量几乎为零。居民收入增速慢于经济增速,根据消费率的定义,这也会导致消费率的下降。(表4)

5、社会风俗、文化习惯及消费信贷。

我国向来尊崇儒家文化:崇尚节俭,不愿借贷消费。先存钱后消费,是将现在收入用于未来消费,其结果是减少了即期消费,降低了即期消费率。而西方推崇及时行乐:先借钱消费再还钱,是将未来收入用于现在消费,其结果是增加了即期消费率。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消费信贷正在迅速兴起,如住房消费信贷、汽车消费信贷、助学贷款等,但由于我国的消费信贷发展起步较晚,尚不健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当期消费,不利于消费率的提高。

6、投资率与消费率。在一定程度上投资率与消费率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投资率越高,企业未分配利润越大,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越少,消费支出越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高投资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水平的提高。

此外,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统计指标体系落后于实际,统计范围不完整,相当一部分服务性产品的消费没有纳入统计范围之内,比如计算机服务、电子商务、中介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和物业管理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人为地低估了我国的消费率。

表4

三、提高我国消费率的建议

通过上述对我国消费率偏低的原因分析,下面就如何提高我国消费率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

1、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要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我国应该把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定为低水平、多层次、广覆盖,保障对象不能只局限于公务员、国企职工、城市居民,非国企职工和农村居民也应该享受同样的保障,这可以从根本上减轻我国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使消费信贷真正能够刺激消费。在城镇,把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教育、住房覆盖到所有劳动者;在农村,逐步建立和完善由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组成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农村新型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加大财政对社会事业的投入,重点投向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公益文化等领域。

2、增加农村居民收入。要提高农民消费除了尽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保外,更主要的是增加农民收入,即解决“三农”问题。其根本途径是,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大政府对农村的投入,不仅要增加政府对农村的资金投入,更主要的是想方设法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3、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社会发展的目的应是共同富裕,经济的发展不应以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作为代价,只有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这个社会的消费倾向才会提高,消费率也才会提高。这就要求加大初次分配中工资占GDP的比重,再分配是运用福利政策和税收政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从而提高消费率。政府应把减少收入分配的不公平视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条件。

4、完善消费信贷市场。完善消费市场、解决消费者融资难的问题,使有消费欲望,但需借钱消费的消费者的提前消费成为可能,从而提高当期消费。但同时我们一定要吸取美国人的过渡消费信贷带来的这次金融危机,注意防范银行发放消费信贷所带来的信用风险。

5、发展第三产业,调整消费品结构。要想有效扩大消费,除了考虑居民收入、社会保障等因素外,还需要加强对消费者情绪、消费预期、产品供给与需求间关系等因素的研究。从上述分析可知,我国在服务性消费方面的不足,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一方面第三产业中很多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有利于减少失业;另一方面通过发展第三产业,提供消费者所需求的更多的优质产品,促进消费。要求政府加大市场秩序的整顿和规范力度,整治严重威胁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假冒伪劣产品;清理虚假广告、价格欺诈以及强制消费者接受商品和服务等等,因此要努力为城乡居民创造健康安全的消费环境,保障消费者权益,树立居民消费信心。同时,通过扩大农村消费、发展服务业特别是文化服务业、调整消费结构和消费模式等一揽子措施进行结构调整。

[1]唐玲.我国消费结构的比较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2003.8.

[2]孔静芬,郑旋.提高我国最终消费率的对策[J].经济纵横,2008.6.

[3]董辅礽.提高消费率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2004.5.

[4]王仕军.我国消费率持续走低原因何在[J].开放导报,2008.6.

[5]彭志远.我国宏观消费率变化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07.2.

猜你喜欢

消费率消费信贷城镇居民
后疫情时代个人消费信贷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消费信贷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期限结构视角
消费信贷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我国经济消费率问题探析
经济动态效率视角下的省际最优消费率研究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消费信贷与消费者行为研究述评:基于多学科视角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渐进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