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0-06-30张立群
张立群 王 萍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近年来,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及饮食结构和生活模式的改变,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增加趋势,发病率已达5%[1]。2型糖尿病占本病群体的95%[2],为慢性终身性疾病,其慢性并发症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多数患者死于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这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而且需要患者终身面对。因此,对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系统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践证明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强化健康意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的危害性,同时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2009年3月~2010年3月期间,我院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健康教育,并且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3例均为我院于2009年3月~2010年3月期间收治入院的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54例,女69例;年龄33~87岁,平均47.2岁;平均病程6.8年;文化程度:大专以上18例,高中(中专)59例,初中以下40例,文盲6例;住院时间7~45d,平均15.6d;入院时空腹血糖4.23mmol/L—Hi;65例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系统并发症。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血糖和心脑血管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均常规行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随机性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系统健康教育。研究过程主要测试患者对相关的疾病知识了解程度及自我控制能力;同时检测患者动态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体重、血脂五项指标的变化,出院后跟踪调查记录20周。最后比较两组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程度、对护理服务工作满意度、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及出院后患者遵医嘱行为和生活质量的改变。查阅相关资料并开临床护理研究会制定2型糖尿病有关知识健康教育评估表,随访20周后由责任护士以提问方式让患者做答,并当场统计分数记录,满分100分,优秀≥85分,良好60~85分,不好<60分。由患者和(或)家属根据自己主观感受和判断对护理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分为满意和不满意。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统计制表定时记录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三项相关生理指标变化。比较健康教育前后患者依从性,判断系统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2.1 观察组 实施系统健康教育。
1.2.1.1 制定系统健康教育计划 由科室领导组织相关执行护士全面学习并规范化培训,以保证系统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护士首先根据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年龄、心理状态、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等方面进行护理评估,然后制定系统健康教育计划的内容。
1.2.1.2 系统健康教育方法 采用口头教育、文字教育、形象化教育等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遵循鼓励性、说服性、实践性原则,做到张弛有度,注重实效。然后,针对共性问题举行专题健康讲座,面对面示教、个别问题个别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让患者及其家属一起参与健康教育的互动环节,互相交流、互相揣摩内涵,加深患者及家属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在疗区内精心制作宣传板报,并给予全面健康指导,使患者按计划饮食、锻炼,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掌握好治疗、饮食和运动方法,控制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
1.2.1.3 系统健康教育的内容 ①心理支持与自我调试指导 当患者知道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需终生治疗,且需严格控制饮食时,常感到失去生活的乐趣而产生悲观情绪;也有患者抱无所谓态度,不认真治疗,随着合并症的出现造成躯体痛苦,甚至致残,才意识到糖尿病的威胁而产生沮丧、恐惧心理。此时医护人员应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对患者的焦虑和消极情绪予以理解和关心。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尽快地结合健康知识教育将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和预后告知患者和家属,向患者介绍成功的治疗案例,让患者看到希望对治疗充满信心,从而配合治疗。教育患者不要急于求成,在治疗期间稳定的情绪、开朗的心情对于控制高血糖是有帮助的。②疾病相关知识的教育 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通过控制饮食、运动疗法和降糖药物,达到控制高血糖,纠正代谢障碍,消除糖尿病症状,防止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维持良好健康和生活能力的目的。控制饮食和按个人体质健康情况使用降糖药物是基本的治疗方法;而规律的生活方式、适当的体育锻炼能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帮助糖尿病患者学会血糖的测量,学会掌握饮食治疗的具体措施,如饮食总热量的计算方法和分配、膳食调配的注意事项等。指导患者正确的体育锻炼方式,以避免低血糖和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告知患者和其家属使用降糖药物的注意事项,并且助其学会胰岛素的注射技术。教育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使患者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长期坚持合理治疗,以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③常见并发症预防教育包括感染预防、足部护理。针对个别患者讲述眼部病变的护理及酮症酸中毒的救治配合和相应护理措施。④出院指导 嘱患者出院后定期复查与糖尿病控制有关的各项生化指标,定期对眼底、心血管和肾脏功能进行检查,以早期发现慢性并发症并尽快进行治疗。对病情不稳定易发生低血糖的患者嘱其应随身携带少量糖果以备急需,并且让患者随身携带资料卡(资料卡上将显示患者病情介绍、急救处理方法、与家属和主治医生的联系方式),以便发生意外时能得到及时救助。
1.2.2 对照组 对住院期间的患者常规进行糖尿病的一般性知识教育,发放《糖尿病知识手册》,内容包括糖尿病基础知识,急慢性并发症、饮食控制、运动锻炼、降糖药物的使用、低血糖的预防和处理、血糖的自我监测。不予授课和针对性辅导,以自学为主,但患者可随时向医务人员咨询有关问题。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服务工作满意度比较 见表2。
2.2 健康教育前后两组患者三项相关生理指标变化比较见表3。
2.3 健康教育前后两组患者依从性的比较 见表4。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疾病,需要患者终生面对,因此,如何使患者在疾病状态下保持应有的健康水平是临床护士面临的健康教育课题。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行为,达到最佳健康状态。本研究表明,系统健康教育是一种现实可行的健康教育模式。如表2所示观察组患者对2型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大于对照组(P<0.05),虽然对照组患者也知晓相关知识,但不够全面;表3所示的系统教育后的患者生理指标变化幅度明显大于传统教育后的患者;表3所示观察组患者依从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临床医护人员可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化教育,使患者获得与疾病相关的知识,让患者规律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科学用药,并在医护工作者的指导下长期坚持合理治疗,有效控制体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各项生理指标,延缓并发症的出现,从而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例)
表2 健康教育后两组患者对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比较(例)
表3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相应生理指标比较(±s)
表3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相应生理指标比较(±s)
注:组内教育前后比较P<0.05,两组教育后比较P<0.05。两组教育后血糖值均下降,而观察组下降明显
?
表4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医疗依从性的比较[例(%)]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15.
[2]李秋平,范秀珍,高丽红.内科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