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国立中正大学的学生社团特点研究
2010-06-29黄文保
黄文保
大学生社团作为社会团体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在学生社团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目前,学界对抗战时期学生社团的研究相对较少,笔者试以国立中正大学为中心考察那一时期学生社团的发展和特点。
一、国立中正大学学生社团的发展
国立中正大学是创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940年10月31日正式成立,校址位于江西省泰和县杏岭村。国立中正大学是抗战时期在江西创办的仅有的一所大学,作为江西的最高学府,“学校的创办,改善了战区学生升学困难和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提升了江西高等教育的品质,在战时教育事业和江西近代化进程中富有重要意义。”
中正大学(后文省略“国立”二字)成立后,学校训导部门——训导处设立了生活指导组对学生课外生活予以指导和管理。在第一学年中,训导处针对“课外活动”一项制定的实施项目内容包括:“甲、民族文化讲演会或座谈会——本校时常邀请名人讲演,或请本校教授特别讲演,或提出专题约集有关人士坐谈讨论,注重中华民族方化问题,以激起国民慷慨奋发之精神。乙、学生自治会——由三院九系学生每系各推举代表一人,筹备组织自治会并指导进行组织程序以养成学生自治及管理的能力。丙、戏剧研究会——成立歌咏戏剧队,关于戏剧研究分为平剧、话剧二组,各组均设员指导,以培养青年艺术之兴趣。丁、音乐研究会——在歌咏戏剧队中,关于歌咏及乐器研究,分中乐及西乐组,各组均设员指导,以调节学生之心性。……己、弈棋研究会——本年度第二学期开始,拟组织弈棋研究会,研究中西各种弈棋,以陶冶性情,所谓游艺以适性是也。庚、美术研究会——本年度第二学期开始,拟组织摄影组、中画及西画研究组,培养青年美术之兴趣。辛、演说辩论会——本年度第二学期开始,拟举行英语或国语演说及辩论,养成学生发展思想之口才。壬、学术研究会——本年度第二学期开始,拟组织各种学术研究会,以引起学生自动读书之兴趣……”由此,学校的社团活动在学校的指导下,逐渐蓬勃发展起来。社团组织如雨后春笋般,逐年增加。
截止1946年上半年,中正大学学生社团数量达到了一百多个,活动记载较多的学生社团有七十几个,包括有自治会、各类学会学社、研究会、院系级会、文体娱乐会社等。众多的学生社团活跃在中正大学的校园内外,极大丰富了师生们的课外生活,培养了学生的自治和组织管理能力,营造了爱国、求知、民主的文化氛围,成为抗战时期校园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二、国立中正大学学生社团的特点
(一)多样性
中正大学社团发展迅速,数量丰富,涵括面广,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从活动类型上,这些社团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以研究三民主义等政治理论为主要目标的社团,如三民主义研究会、文化建设学会等;以研究专门的学科或门类为目的的学会学社,如政治学会、经济学会、社会教育学会、诗歌研究会、英文研究会、力行读书会等;以强健体魄、阐扬艺术、娱乐身心为宗旨的文体社团,如黑白体育会、正大平剧社、海鹰戏剧研究社、正大音乐学会等;为砥砺学行、发扬正气而成立的社团,如显微学社等。从组织方式上,大致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类为学生自发组织,以学生为主要参加对象的社团,抗日战争时期中正大学的多数社团都是以学生自愿组织参加成立起来的。另一类则是由校方或学校教师发起、师生共同参与而组织成立的,这一类的学生社团有,如,全校学生自治团体——学生自治会,是在学校训导处的指导下,“由三院九系学生每系各推举代表一人,筹备组织”成立;三民主义研究会是“马博厂叶青诸教授指导,对三民主义研究有兴趣同学组成”;“为联络感情、研究行政实际问题起见”,行政管理专修科主任周敦礼特发起组织成立的行政学会,等等。社团活动也表现出多种形式,诸如举办座谈会、学术讲演会、论文比赛、专门问题讨论,创办壁报,进行其他联络感情、加强交流的团体娱乐、文体活动等。
(二)爱国性
抗战军兴,在民族危亡之时,于地处战区的江西创办起来的中正大学,接纳了东南各省的青年学子,身负特殊的历史使命,具有“尤足为吾国民族复兴之象征”的重大意义。学校克服困难艰难办学,难得的教育机会让人分外珍惜。然而,读书不敢忘国忧,“读书不敢忘救国”,爱国青年自觉把自己与战争命运的胜负、国家的兴亡和民族的兴衰紧紧联系,以极大的勇气肩负起了时代的使命,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学生社团作为学生活动的平台,彰显出了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其中尤以战地服务团的成立和活动最具典型。
1942年5月,日军为打通浙赣线进犯赣东,文法学院教授姚名达(1905~1942年,号显微。江西兴国人)大声疾呼:“数载以来,赖无数将士浴血抗战,已深陷敌人于泥沼矣。最后胜利,则需知识界实行参战。有愿以服兵役为己任者,吾其为弓箭乎!”“凡我中华有志之士,务必克尽抗日救亡的天职,到前线去,到战壕去,做中华民族的好儿女!”1942年6月13日,他利用暑假倡导组织的“国立中正大学”战地服务团正式成立。参加的师生有40余人,姚名达被选为团长。6月25日,他率团开赴抗日前线。战地服务团沿途采取街头讲演、绘制标语漫画、表演歌咏剧等形式宣传抗日,并出版了《战地通讯》。先后在新余、峡山、新淦(今新干)等县组织青年战地服务团。他们奔赴清江最前线,下到战地医院进行慰问,为伤员服务,进行抗日宣传。7月7日,姚名达率10余名学生从前线撤退途中,在新淦(今新干)县江口村遭遇日军包围,他们临危不惧,与日军进行了殊死搏斗。37岁的姚名达和24岁的学生吴昌达壮烈殉国,郑唯龙等5名学生被俘。姚名达成为“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8月28日,战地服务团从前线回到学校。在两个月里,战地服务团做了大量的战地宣传和慰问活动,免费施诊送药,经他们救诊的伤员三千余人、义民一千余人、农民五百余人。战地服务团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在服务军民当中起到了极大反响,也激励了中正大学学生的爱国激情。为了纪念两位烈士,“砥砺学行,发扬正气”,1942年11月15日,战地服务团团员发起组织了“显微学社”,校长胡先骕亲任名誉会长,学社编印有《显微周刊》。
(三)学术性
中正大学的学术氛围浓厚,学生学术团体有20多个,如政治学会、经济学会、农学会、诗歌研究会等。这些学会定期举行学术研究或邀请教授讲演、集体座谈研究实际问题、进行演讲辩论等等,使社团呈现出浓厚的学术性特点。
资料来源:《国立中正大学校刊》第一卷第一期至第六卷第六期(1940年11月1日~1948年6月16日出版)。
在有资料记载的七十多个学生社团中,大部分的学生社团成立在抗战时期,这其中占主体的是以学术研究为宗旨的各类社团。学术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从事学术研究的浓厚兴趣,同时一些优秀学生也崭露头角。如,经济系陈资舫的《中国近百年来农村工业的崩溃和抬头》、文史系熊振湜的《党锢论》和《中国译事考略》、文史系石完璞的《中国文化传入日本之史的研究》、生物系施特门的《职务重瓣花之成因及其遗传现象》等论文,都得到教授们的大加赞赏。此外,一些学术社团还出版了学术刊物或主编了壁报,如土木工程学会编辑有《正大土木》(季刊),专门刊载有关土木工程的论文和译文;华侨同学会编辑成立的《南洋季刊》(季刊),用来刊载研究南洋有关问题的论文;文化建设学会编辑出版了“文建”壁报,等等。
(四)民主性
中正大学设立训导组专门负责学生的训导事宜,举凡体育卫生、军事管理、生活指导、课外活动、社会调查活动等都纳入其管理和指导中,对学生活动有着严密规定。尽管如此,各社团成立后,努力营造一种追求民主、自由的氛围,切实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不断提高民主自治和管理的水平。表现为,社团经过自愿结合组织成立,如经济学会系“本校经济系同学,为谋集体研究经济学识起见,由金崧岩、石完朴、叶莲生等发起组织经济学会”;社团的章程经过社团全体成员表决通过,社团实行干事制,常务干事经过成员间互选产生,这一过程,我们可以通过经济系三三级会举行成立大会上的情形看出,“……继由黄尚仁(筹备委员)同学报告筹备经过;报告毕,并选举杨圣亨、黄尚仁、聂亨龙、熊振湜、朱慕唐、石完璞、周文、张仁福等八人为干事,旋即散会。”
在抗日救亡的大背景下,校园内的抗日民主救亡气氛空气高涨。1943年5月发生的学生冲击省党部和捣毁《民国日报》事件,是抗战时期中正大学学生民主斗争的一个显著例子。校内最大的戏剧社团中正青年剧社应省会各界纪念“五四”运动筹委会之约,为庆祝戏剧节和赈济逃荒来到泰和的粤东饥民,5月9日晚在建艺剧院义卖公演四幕话剧《黑玫瑰》。《民国日报》一名记者无票入场寻衅,被学生强行清出场外后恼羞成怒,第二天在《民国日报》上刊载了一则不实的新闻报道。新闻见报后,引起学生的强烈不满,中正青年剧社派出代表前往报社交涉,但报社执意护短,并未予以更正,从而引发事端。几天后,发生了全校近千学生冲击江西省党部和捣毁《民国日报》社事件。这件事件令重庆当局极为震怒,但因胡先骕校长保护学生的立场,学生并未受到过多伤害。1944年1月,学生自治会戏剧歌咏队在泰和公演抗日话剧《杏花春雨江南》,轰动省会。以此为契机,各文艺社团纷纷推出新剧目,各处公演,如,中原剧社演出《北京人》、《原野》;中正青年剧社演出《家》、《阿Q正传》;正大剧社演出《寄生草》;女同学励进会演出《女子公寓》等等。戏剧活动的开展,有力的促进了学生爱国民主氛围的高涨。
三、结语
中正大学创办于抗战中期,学校成立后,校内学生社团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社团活动得到了蓬勃发展。抗战时期成立的这些社团在不断的发展和壮大过程中呈现出多样性、爱国性、学术性、民主性等特点。在抗日战争的历史大背景下,抗日救亡活动的广泛开展,广大青年学子通过社团活动自觉深入到抗战的历史使命中,为抗战服务。他们珍惜这宝贵的求学机会,追求真知,研究实际问题。追求民主自由,营造除了爱国民主的良好氛围。各类学生社团的成立和发展,丰富了战时国立大学的校园文化,为抗战时期大学校园增添了无限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