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现实主义视角下中美苏战略三角关系分析

2010-06-29

法制与社会 2009年26期
关键词:美苏尼克松现实主义

贾 咏

一、新现实主义的理论框架

1979年,肯尼斯·华尔兹在其出版的《国际政治理论》一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结构主义理论。因其继承了传统现实主义有关权力的核心学说,所以又被称之为结构现实主义理论或新现实主义理论。

新现实主义对传统现实主义的重大修正是摒弃了传统现实主义对于人性恶这一不可证伪的命题假设,而将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作为其基本的命题假设。所谓“无政府状态”指的是在缺失超国家权威的条件下由国际社会各组成单元的互动产生的秩序。这种秩序由于缺乏强制力的协调和控制,导致国家行为体之间出现矛盾与冲突的可能。新现实主义认为,国际体系是由功能相同的国家行为体的互动构成的,而无政府的现实存在决定了国际体系只能是一个自助体系,即国家只有依靠自身力量才能获得生存的可能。但某一国家增强自我安全的行为又会不自觉地导致降低他国的安全预期,使得各国家行为体陷入不可自拔的“安全困境”之中。为摆脱安全困境,各国家必将竭力增加权力,以获取对他国的安全优势。国家安全成为国家的终极目标,是制定对外政策的重要依据。

新现实主义理论除对传统现实主义进行修正外,还创造性地提出“结构”概念。国际体系的结构“是指诸多国家行为体以自身实力的大小决定在体系中的排列,也就是说,国际体系中实力分配决定了国际体系的结构。”①新现实主义认为体系结构的变化将引起国家行为的变化,即引发国家对外政策的调整。需要指出的是,引起体系机构变化的国家实力应是综合实力,主要指经济和军事实力等物质性权力。

二、中美苏战略三角关系的内涵

国家实力是新现实主义的核心学说,指的是国家的综合实力,被认为是引发体系结构变化的根本因素。从政治的角度而言,中美苏三国都拥有强大的政治实力,各自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第三世界拥有巨大影响力。从经济的角度而言,美苏两国在冷战期间的GDP一直位于世界前列,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实力也有了巨大提高。从军事角度而言,中美苏三国均是核武国家,尤其是美苏两家的核武器数量更是在全球核武器数量比重中占有绝对优势。此外,加之文化、人口等因素的影响,三国实力不容小觑。

三角关系是在冷战时期三国实力对比基础上形成的结构状态,是形成于两极对抗结构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结构形式。在这一结构中,美苏两国起着主导性作用,而中国则作为平衡美苏实力对比的重要一环,主要表现为中国对美苏两国的政策转变直接导致两极体系的结构变化。当中国联苏抗美时,苏联实力则得到充实。反之,当中国联美抗苏时,美国实力则得到充实。体系结构也随着美苏之间力量对比变化而发生改变,最终引发美苏两国对外政策的调整。此外,中美苏战略三角关系有着特定的存续期间,特指20世纪70年代初至苏联解体的这段时间。至于缘何如此划分,下文将给予回答。

三、中美苏战略三角关系的理论解读

(一)中美苏战略三角关系形成基础——安全困境下的共同利益

受冷战思维的影响,中美两国曾出现过巨大分歧,但随着苏联谋求世界霸权的图谋日益显露,中美两国安全均受到其威胁。中美共同抵抗苏联的霸权侵蚀成为安全困境下的共同利益所在,中美和解成为可能。

1956年,中苏两党在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的方式和和平过渡等问题上出现分歧。此后,苏联为了谋求与美国合作共同主宰世界,加强了对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干预和控制,并将中苏两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扩展到两国关系上,甚至妄图染指中国主权。60年代以后,中苏两党的矛盾不断加深,1969年珍宝岛战争爆发,中苏关系全面恶化。随后,苏联为实现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大幅增加中苏、中蒙边境的驻军。除此之外,苏联还分别与印度、越南订立带有军事联盟性质的条约,增加对印度和越南的军事援助,对我国西南边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中苏关系的破裂为中美和解提供了契机,也促使中国修改60年代初所制定的“反帝、反修”的“两条线”战略,转而寻求与美国合作以更好的维护国家安全。与此同时,“尼克松政府认为如果苏联在同中国的对抗中取胜,苏联就可以将其全部军事力量转向西方,从而愈加不利于美国的战略安全利益”②。此外,进入60年代以后,苏联的军事实力得到显著提高,美国逐渐丧失了对苏联的战略核优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美国的安全利益。中美两国基于维护国家安全的角度考虑,最终达成和解,为中美苏战略三角关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中美苏战略三角关系形成的根本动因——体系结构的变化

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初全面卷入越南战争。在越南人民的坚决抵抗和中苏两国的大力援助下,美国深陷越南战争而无法自拔。由于美国未能在越南战场获取预期利益,反而大为损耗,造成了美国国内反战情绪高涨。越南战争日渐成为美国的沉重包袱,大大削减了其实力。20世纪70年代初,正在美国政府寻求解决越南战争之际,一场来势迅猛的经济危机席卷了资本主义世界,使得本已渐显颓落的美国实力再次遭受重挫。与此同时,苏联大力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工产业,极大提高了苏联的军事实力。截至60年代末美苏之间的军事实力已经旗鼓相当。进入70年代,苏联利用与美国缓和之机,大力发展与西欧国家的关系,增强与西欧的经贸往来,引进大量先进的技术设备,使得苏联的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极大地改变了美苏之间的力量对比。

美苏双方物质性权力对比的变化,引起了体系结构的改变。如前文所指,体系结构的变化必然导致国家行为的改变。美国在实力衰落的情况下,选择了战略收缩,制定与苏联缓和的对外政策。同时,为应对苏联的威胁,美国还积极寻求与中国的战略合作,以补充其实力不足的缺陷,试图利用中国牵制苏联,增加对苏谈判筹码。相反,苏联在其物质性权力得到极大扩充之时,开始实行蓄谋已久的扩张战略。70年代以后,苏联霸权渐露峥嵘,它一方面在与美国保持“缓和”的烟雾掩护下积极向西欧渗透,另外一方面加紧对东欧和第三世界的干涉和扩张。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使其霸权行径暴露无遗。

美苏实力对比引发的体系结构的变化同样对中国的对外政策产生影响。由于苏联在自身实力急剧膨胀的前提下实行对外扩张,妄图使中国成为其附庸,严重威胁了我国的国家安全。中国在70年代初实力虽有所提高,但相较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而言,实力还相差甚远,已经很难同时面对美苏两国的挑战,故而在美国不断示好的基础上,中国改变了“两条线”战略,提出建立包括美国在内共同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一条线”战略。

四、中美苏战略三角关系的过程分析——体系结构变化下的战略选择

(一)中美苏战略三角关系的形成

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政府面对国际国内的不良局势,不得不调整其全球战略。1969年,尼克松总统上台,开始实行战略收缩,提出“新亚洲政策”,旨在从越南战争中脱身,联合中国共同抵制苏联的战略攻势。为此,尼克松总统多次通过不同渠道向中国传达修好意愿。面对美国政府抛出的橄榄枝,中国政府经过认真衡量和研究,认为苏联已经成为新的战争策源地,来自苏联的威胁要远远大于美国,所以中国政府对于美国修好的意愿表示欢迎。1971年4月,中美关系迎来转折点。中国政府运用高超的外交智慧,开展“乒乓外交”,使“小球转动了大球”,把中美关系带到一个新阶段。随后,基辛格博士秘密访华,代表尼克松总统提出访华要求。7月15日,中美同时宣布尼克松总统将访问中国。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2月28日,中美两国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公报声明,“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③,含蓄指出了中美合作共同反对苏联的战略意图。

美国物质性权力的减弱改变了两极结构中对峙双方的力量对比,先前美攻苏守的战略态势被扭转过来,极其被动的战略守势迫使美国改变对华政策,促成中美之间的战略合作。中美关系的发展,增加了美国对苏谈判的筹码,使得美国在随后与苏联的谈判中占尽先机,获得巨大的战略利益。所以,尼克松总统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掀开了中美关系的新篇章,标志着以中美和解为基础的中美苏战略三角关系的初步形成。

(二)中美苏战略三角关系的深化

尼克松总统访华后,中美关系取得长足进步,双方在经济、科技等领域交往频繁。但是,此后由于尼克松总统因“水门事件”被迫辞职,中美关系正常化遭遇挫折。随后继任的福特总统由于在台湾问题上持暧昧态度。加之,此时美苏就限制核武器问题达成协定,美苏关系开始缓和,中国在平衡美苏实力的作用有所下降。美国对中国战略需求的减弱使得双方关系只能在曲折中发展。就在中美关系遭遇挫折的时候,苏联利用与美缓和之机,大肆对外扩张,再次迫使美国政府加快与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的步伐。1977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卡特接受了中国政府就台湾问题提出的“断交、废约、撤军”的建交三原则。中美双方于1978年12月16日同时公布了《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随后,邓小平副总理访问美国,中美关系历经风雨后终于得见彩虹。随后,中美双方将经济等领域的合作推进到安全领域,中美苏战略三角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深化。

(三)中美苏战略三角关系的瓦解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多极化趋势愈加明显,西欧和日本的崛起深刻影响着两极体系结构,一定程度地削弱了中美苏三角关系的战略作用。加之,1981年里根上台,抛出了“扩军抗苏、重振国威”的口号,一改尼克松政府所遵循的缓和政策而推行强硬的“里根主义”,并制定了旨在通过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拖垮苏联经济的“星球大战”计划。通过里根总统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美国实力有所增强。与此同时,苏联本身所固有的体制弊端表现更为突出,经济增长势头开始下滑,加上苏联多年的对外扩张严重损耗了苏联国力,使双方物质性权力再次发生改变。美国借此扭转了苏攻美守的战略态势,重新夺回了全球战略主导权。在美国强硬政策的压力下,苏联只得在谋求与美国缓和的同时,加快了与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的联系。但由于美国利用再次膨胀的实力不断对苏施压以及对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加之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致使东欧和苏联相继发生演变。1991年12月,苏联宣布解体。中美苏战略三角关系至此彻底瓦解。

自里根总统上台以来,美国政府在实力恢复的基础上独立对抗苏联的意图愈加明显,中美合作的作用大为减少。同时,进入8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实力得到极大提高。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不断开展全方位外交,改善了与苏联的关系,两国发生战争的几率大幅降低,中国面临的安全威胁亦不复存在。中美联合抗苏的纽带至此断裂,以中美关系为基础的中美苏三角关系失去了继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加之随后苏联解体,中美苏战略三角关系自然走向历史终结。

五、结语

在新现实主义的理论视角下,中美苏三国物质性权利的动态变化改变了体系结构,继而引发了大国间关系的深刻调整。而中美苏战略三角关系的形成与发展正是这一理论推演的具体体现。无论是尼克松政府提出的多极均势的战略构想,抑或是中美和解的历史现实都明显带有新现实主义的韵味。因为均势理论是结构现实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尔兹就曾强调:“如果有一个独特的国际政治理论的话,均势理论可担此任。”④此外,在中美苏战略三角关系的存续期间,基于国家安全战略的的考虑取代了意识形态分歧。新现实主义者在承继权力学说的同时,将国家安全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为此,他们主张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应加强合作,“限制对外政策中思想意识的作用,认为对外政策应以理性和应用为准则,对外政策是加强政治经济联系的窗口,而不是反映意识形态的镜子。”⑤

猜你喜欢

美苏尼克松现实主义
助澜冷战——迪安·艾奇逊与战后美苏原子能合作的破产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走向冲突:石油租让与苏联在伊朗的目标——关于美苏冷战起源的经济因素(讨论之六)
新法律现实主义
抗战胜利后美苏国共在东北地区的利益诉求研究
25美分欠款
蒋介石气得骂了娘
1976:尼克松为何给江青“差评”
浅谈美苏冷战的最终形成
尼克松曾担心来华要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