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取象对词义演变的影响——以“首、头”为例
2010-06-28赵倩
赵 倩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 650091)
一、语义取象及其特征类型
语义取象,即语义取自某种意象。认知语言学认为:“‘意象(image)’指对一个客观事物或情形由于识别和理解方式的差别——凸现的部分不同,采取的视角不同,抽象化的程度不同等等——而形成的不同的心理印象。”[1](368)
按照认知经验,人们会尤其关注事物中比较突显的部分,正是突显的认知经验决定了语言结构信息的设置。对于词义来说,突显的认知经验信息既是词义所反映的中心主题,又是词义扩展的首要依据。使用这个词,便会激活人心目中的意象特征,而无意识地沿着这些特征去发展词义,指称具有“相似”意象的其他事物。这种意象正是词义引申的基础。
语义取象不但是词义的经验内涵,也是汉字造字表意的心理基础。人们会选取符合其心理意象的文字形体来构形表意,造字的意图就是使人们心目中的语义取象外显的意图,就是把心理意象用汉字形体描绘出来,形成固化的符号。例如:《说文·口部》:“口,人所以言食也。”
“口”的释义强调进食说话的功能,这种功能的实施要依托于一种可以容物的载体。“口”的古文字形体“”,是对人们心目中“口”的意象的象形记录,因此“口”的语义取象是一种功能性容器。
语义取象是人们对事物进行整体认知的结果,是一种经验性的抽象的心理图式,一个取象可能涉及多种特征,其中某种特征居于前景位置;其他特征于背景位置。例如:嘴➋物体上的突出物。(《汉语大字典》)①这个意义的信息焦点是突起的形貌,物体作为背景衬托,勾勒的主要语义特征是[突出]+[形貌]。
常见的指物名词的取象特征有“形貌”、“功能”、“空间位置”等类型,从这些特征发展演变出不同义类范畴的引申义。例如:牙➎形状像牙齿的东西。——[形貌][物质实体]
这个义项根据“牙”的[形貌]特征引申而来,语义范畴属于[物质实体]。
齿➓谈说,重视。——[功能][行为活动]
由于“齿”有帮助发音说话的功能,因此引申为和“说话”有关的义项,因“谈说”而“重视”,义项的发展基础是[功能]特征,语义范畴属于[行为活动]。
二、“首、头”的语义取象
“首”和“头”是一对比较特殊的词,它们具有同源关系:“头”是定母侯部字,“首”是审母幽部字,“定审邻纽,侯幽旁转”古音相近;《说文·页部》:“头,首也。”《广雅·释亲》:“首谓之头。”意义相同。[2](190)
“首”“头”本义基本相同,都是指人的头部,在指称对象上没有什么差别,例如:
弁冕虽旧,必加於首。周室虽衰,必先诸侯。(《春秋谷梁传·僖公八年》)冠虽穿弊,必戴于头。(《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有神焉,人首蛇身,长如辕。(《山海经·海内经》)
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山海经·海内东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邶风·静女》)
宋江听罢,搔头不知痒处,只叫得苦:“我今番必是死也!”(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九回)
“头”“首”同源,指称对象一致,意象中重点突显的特征也是一样的。由于“首”“头”位于人体最上端,具备极高的空间方位显著性,位置特征最引人关注,所以语义取象中最为突显的就是[顶端][起始]等“位置”特征。这在非指称头部本体的语言环境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追之……遂至河首积石山。(《后汉书·段传》)
晨登歇马岭,遥望伏牛山。孤出群峰首,熊熊元气间。(唐·宋之问《 》)
暮烟江口客来绝,寒叶岭头人住稀。(唐·伍乔《冬日道中》)
这一宗文卷,我为头看过,压在文卷底下,怎生又在这上头?(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
不过,除了“位置”特征外,“头”的语义取象中还突显过一个特征,是“首”一般不突显的特征,那就是[圆球形]“形貌”特征。王力曾作过如下考据:
骷髅的合音是“头”,意即“头”的分音形式是“骷髅”。“头”分化出“骷髅”,②是“骷髅”的音义来源,“骷髅”被分化出来用于专指死人头骨。
“头”之所以能够分化出专指头骨的“骷髅”,是因为其语义取象中包含[圆球形]“形貌”特征。一个语义取象的特征有的是前景特征,最为突显;有的是背景特征,会在某些情况下显现,“头”正是如此。“头”的意象中重点突显的特征一般是“位置”特征,不是“形貌”特征,因此词义主要和“位置”特征相关。而“骷髅”的分化正好使“头”的语义取象的背景特征,即[圆球形]的“形貌”特征获得了显现。
在“头”的使用环境中,[圆球形]形貌特征也没有被彻底屏蔽,也会在某些情况下显现出来。例如徐越举过下面的例子:
因为“头”是人身上最重要的部位,所以可以用它来代指人,例如“老头儿”“姘头”“巨头”“把头”,脑袋像圆球形,所以在一些词里,“头”用来指圆球形或接近圆球形的物体,例如“日头”(太阳)“石头”“拳头”“蒜头”“芋头”“窝头”。[3]
上面所列的词例说明,“头”的“形貌”特征并非强势特征,在引申义中不容易显现,但在某些语言环境中仍然有机会显现,尤其是与[圆球形]形貌密切相关的语境,如“日头”等形貌意义较强的组合。“头”用于指人也和这一特征有一定的关联,形貌特征的心理意象生动具体,“头”的意象在形貌性上比“首”较强,当人们以人体显著器官代指人时,意象更生动的“头”容易被选为这一象征物。
归纳起来,“首”“头”的语义取象在细节上稍有差异:“首”的语义取象中基本只突显“位置”特征;而“头”的语义取象中“位置”和“形貌”两种特征皆有机会突显,但“位置”特征居于前景地位的时候较多。
三、语义取象对“首、头”语义特征的影响
(一)语义取象对二者词义共性的影响
“首”和“头”语义取象相同,突显的特征相同,难免有许多相似的引申义,都指领导者、空间的起始、时间的起始、首要的性质等等,这些义项都依据二者的[起始]位置特征引申而来。
首➋首领。如:首长。——[位置][人]
头➌为首的人。如:头领。——[位置] [人]
首➌初始、开端。《公羊传·隐公六年》:“《春秋》虽无事,首时过则书。何休注:“首,始也。”——[位置][时间]
首➎第一。如:首席、首届。——[位置][性质]
头➌最先的;最前的。《水浒传》第五十一回:“官人坐当其位,可出个标首。”(《大词典》)——[位置][性质]
此外,“首”和“头”还有其他一些“行为活动、抽象事物、虚义范畴(词汇意义已经虚化)”等等范畴的引申义,都是依据[顶端] [起始]等“位置”特征引申而来的。
首➏根据。《礼记·曾子问》:“今之祭者,不首其义,故诬于祭也。”郑玄注:“首,本也。”——[位置][行为活动]
首➐要领。《书·秦誓》:“予誓告汝群言之首。”孔传:“众言之本要。”——[位置][抽象事物]
头➒方言。临到;接近。如:头吃饭要洗手;头五点就得动身。(《大词典》释义为:“从;临。表示时间接近某一点。”)——[位置][虚义范畴]
以上例子说明,“首”和“头”的“位置”取象特征造成二者在词义特点上多方面的相似性。
(二)语义取象对二者词义差异的影响
尽管“首”和“头”在词义特点上有许多相同相似之处,细考之下,二者的词义发展仍有许多差别,这里面情况更为复杂。
按照王力[4](488)的说法:战国以前,只有“首”没有“头”,“头”出现于战国时代,可能是方言进入普通话的。
“首”和“头”原本是同源词,音义相关。大概“头”从方言进入共同语之后,由于与“首”的语音有一定的差异,因而在词汇系统中获得独立的地位,成为与“首”同源的新词。后代越来越多地使用“头”指称人体头部,“首”的词义地位被“头”取代。新词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原有的词汇系统格局,相应地带来词义系统内部的调整。
“头”作为拥有独立词汇地位的词,词义要与“首”有所区别,语言的内在需求和精确原则对词义发展产生了潜在的影响,这种影响就是词义发展时根据“首”和“头”取象特点的细微差异而有所偏重。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头”的引申义能够摆脱[起始]和[顶端]的方位束缚。
头➎物的顶端或末梢。唐高骈《锦城写望》:“不会人家多少锦,春来尽挂树梢头。”
➏物品的残余部分。如:布头儿;铅笔头儿。
“末梢”“残余”“尽头”等意义都是“首”不具备的。
“首”的语义取象只突显“位置”特征,受[顶端]属性的束缚较大;“头”的语义取象中兼具“形貌”特征,词义的可拓展空间比“首”大。加之强调[起始][顶端]方位的意义已经有“首”在承担,“头”就能够从[顶端]束缚中解脱,不仅可以指事物开端,也可以指事物末端,进而引申指事物的残余部分,摆脱了“位置”特征中的[顶端]方位属性。而“首”直到词义抽象到指单纯的空间方位之后才算是摆脱了[顶端]的具体方位束缚。
由于不受方位局限,可以指上端也可以指下端,“头”进一步从[端点]的束缚中得到解脱,指称的范围扩大到“整体中的一部分”,这也是“首”没有的引申义。
头➒部分,某些整体中的局部(《大词典》)。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王乃使力士石番以铁杖击圣(公孙圣),中断之为两头。”
➑赌博或买卖中抽的回扣。《豆棚闲话》第十回:“凡有卖字画、骨董物件的,俱要抽头。”
“首”和“头”的词义差别与词义系统对意义的调整有关,但这种语义分配也要依赖于二者语义取象特征的细微差别,建立在词本身拥有的特质基础之上。
还有一个事实能够证明取象特征对二者词义特点的影响,那就是“首”和“头”充当“计量单位”时的意义差别。这两个词的“计量单位”意义理据已经比较模糊,但深入分析发现,即使虚化程度较高的词义仍然受到语义取象特征的制约。
陈绂详细考证过“头”和“首”作量词的差别:
用“首”来称量诗歌、词曲等作品应该说是很难理解的,但这要看我们怎样分析“首”的本义所表现出来的特征。“首”就是“头”,但作为量词,二者引申的出发点却并不一样。“头”是直接由“脑袋”义引申出来的,所以经常用来与动物名称搭配,成为以部分量整体的范例之一,如“一头象”“一头牲口”等;而“首”为量词则是间接由“端头”义引申出来的,它与称量对象之间,不存在着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是体现着“脑袋”在人体中的位置这一特征。在古代它曾作为量丝的量词(《后汉书·舆服志》“长丈七尺,百二十首。”),刘世儒先生说这是由“线头”义转化来的。由此,“首”又被用来称量抽象名词“术”:如“术几万首。”(见《全后魏文》,意思是说“术几乎有一万端。”)由此发展,“首”逐渐专用于作品,应该说这也是由这种抽象的“端头”义变化而来的,因为作品也有“首”有“尾”。再进一步引申,“首”就变为诗歌的专用量词,并一直沿用至今。[5]
量词“首”的特征主要取自“首”的[起始][端点]位置特征;量词“头”的特征主要取自“头”作为生命体元件的[显著][部位]特征。重点突显的特征不同,充当的计量单位也不相同。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差异,是因为“头”和“首”的取象特征有细微差别。前面说过,“头”的“形貌”特征虽不是前景特征,却影响着语义取象的具象度,“头”的语义取象具象度较高,而生命体也是具象度较高的事物,“头”更适合作为生命体显著元件的代表。所以“头”的计量对象首先是有生物,然后才进一步引申虚化计量其他事物。
塞之斥也,唯桥姚已致马千匹,牛倍之,羊万头。(《史记·货殖列传》)
又买李幼一头牛,本券在书箧中。(东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七)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这表明即使是词义虚化的引申义也会依据自身意象与其他词意象的适宜性向不同的方向发展。
四、语义取象对“首、头”的发展空间和词义倾向的影响
“头”共有20个引申义,涉及10个语义范畴:③“首”共有14个引申义,涉及9个语义范畴:
表1 “头”引申义-语义范畴表[6](4.4372)[7](2.1492)
表2 “首”引申义-语义范畴表[6](4.4500)[7](12.666)
表3 “首-头”引申义范畴分布表
在人体名词中,“首”和“头”是比较重要的一组词,也是词义情况最为复杂的一组词。二者具有以下特点:①都是引申力较强的词,引申义数量都在10个以上;②引申义范畴分布广,“头”的引申义涉及10个范畴,“首”涉及9个范畴,跨越的语义范畴数量众多,在人体名词中并不多见;③词义抽象度高。“首”和“头”分布在各个语义范畴中的引申义数量差别不是很大,从表面上看词义倾向不太明显。不过,如果将语义范畴再作归纳就可以看出,根据所指对象的属性,前三类具有具象性,是占有三维空间的有边界的物质实体,可以归为“实体域”,后面几类所指对象是对实体关系的勾勒及对虚拟事物的建构,具有抽象性,可以归为“非实体域”。“首”和“头”共有25个引申义划归在“非实体域”,占两个词引申义总数的74%,说明这两个词的引申义倾向于表示各种具有抽象特征的事物和关系,两个词的词义抽象程度较高。
“首”和“头”的词义具备引申力、跨域力和抽象度各方面的优势不是偶然形成的,而是受到取象特征的深刻影响。
首先,“首”和“头”重点突显的取象特征类型占优势。随着人们认知深化,“位置”特征有极高的可抽象的资质。这是因为“位置”是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对空间的体验和认知是人类建立“存在”和“运动”概念的前提,诸多认知经验都要以空间为背景和基础。人体作为人们认知世界的起点,各个器官和部位之间的空间位置属性随着认知的深化被提取出来,用来帮助建构时间、社会地位、价值等等诸多抽象的概念结构,形成人体名词的许多较为抽象的引申义。由于词义能够根据“位置”特征引申出抽象程度更高的意义,因此以“位置”为强势取象特征的词有更多的词义发展空间。“首”和“头”就是这样,先天的基因特性决定了两个词有较好的词义引申资质。
其次,“首”和“头”的具体取象特征最具优势。和人体其他器官与部位相比,头部显著性最高,是人体首要的认知对象,取象特征极为突显。更重要的是,“首”和“头”的“位置”特征是极性特征,是[最高]、[最顶端]这样的极具认知优势的特征。这种特征给词义的发展带来各种有利条件。因为按照认知规律,极性语义特征最容易被提取和抽象出来,尤其是空间位置方面的极性特征常常被用于描述更多抽象范畴的极性特征,“首”和“头”的空间义项、时间义项、性质义项、虚义范畴义项的形成正与它们的极性取象特征[最X]有关(参见前面的例证),词义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形成两个词的引申力强、词义跨域广和抽象度高的特点。
从词义倾向上看,“首”和“头”由于词义跨域广,倾向性不显著,但有反映词义抽象程度的“实体域”和“非实体域”倾向。“首”的引申义数量14个,但它的“非实体域”占自身引申义数量的79%;而“头”引申义数量是20个,“头”的引申义比“首”多,但“非实体域”只占自身引申义数量的70%。从比重来看,“头”在“非实体域”的词义倾向度没有“首”那么高,词义抽象度也稍低于“首”。这也是因为受到二者取象特征差别的影响。
“首”的语义取象只突显极性“位置”特征,引申义主要向抽象义域范畴发展,如表示时间在先、事件起始、地位和价值居上(首次、首先、首领、首要)等抽象意义;“头”的语义取象具象度较高于“首”,加之很多抽象义已经有“首”承担,因而“头”对“非实体域”范畴的词义倾向度就达不到“首”那么高了。
“首”和“头”在语义上的这种调节与平衡是词义系统性的体现,受深层认知因素的制约,两个词即使词汇意义大致相当,但它们在人们潜意识中不同的意象和突显的特征影响着词的使用和词义的发展:两个同义词的词义在系统规律的制约下,根据自身的意象特征发展出相同或是相异的引申义,形成词义的有效合理分布,避免了词义的等同和符号的浪费,对词义系统的自我调控与平衡是有利的。
五、小 结
“首”和“头”词义特点的各方面优势与二者“位置”取象特征的极性化特点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取象特征具有“位置”方面的极性特点,变化的资质高,而且使用范围和频度也高,高频高范围的使用又带来了更多的变数,词义状况越复杂。一方面,二者都重点突显的极性“位置”特征导致词义特点和发展方向有多方面共性;另一方面,受到语言需求和语言发展反向作用的语义取象在细节特征上被进一步发掘和利用,则为“首”和“头”带来词义特点和发展方向的差异。当然,语义取象的具体细节或许会因其他因素的参与而发生一定的变化,但它对于词义特点和词义方向的制约力是不变的,词义也会随认知特征的变化而发生新的变化,产生更多的新意义。
“首”和“头”复杂的词义关系反映了一个重要事实:那就是语言系统规律和认知因素的相互影响。认知因素影响和制约语言现象;而语言系统的内部需求也会对认知的侧重点造成一定的影响,二者有机结合,共同作用于词义演变,促成从语言事实到认知角度两方面的渐进的细微变化,形成差异,满足交际需要;达到平衡,维持系统特征。因此产生了“首”和“头”的语义取象与引申义之间的复杂关系。
从认知的角度聚焦于词的语义取象,使我们获得了词义分析的新视角,能够为多义词的义域分布和发展趋势提供解释,也为同义词的辨析提供了新思路。
注 释:
①文中列举的义项大部分引自《汉语大字典》,后文不再特别注明;其中少量引自《汉语大词典》,则用括号标注说明。
②上古汉语词汇具有单语素-单音节性,联绵词是后起类型[8](1)。联绵词是由单语素-单音节词分化出来的,徐通锵指出:“1个字·1个音节·1个字义(概念)”的一一对应的结构格局是上古时期汉语编码方式的主流。……联绵字的‘2’是‘1’的分化,是‘1’分为‘2’的结果。”[9](348)
③无*号的义项出自《大字典》,按照引申义的顺序排列,本义不参与排序,故序号和字典原序号不同;增收的《大词典》义项接排,加*号表示。表格中对个别义项作了进一步归纳。
[1]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力.同源字典[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2.
[3]徐越.现代汉语的“头”[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4).
[4]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陈绂.谈汉语陪伴性物量词的由来及其应用原则——兼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量词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1998(4).
[6]徐中舒.汉语大字典[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2001.
[7]罗竹风.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
[8]徐通锵.语言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9]张博.汉语同族词的系统性与验证方法[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