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化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参数联合检测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应用

2010-06-25肖飞跃

关键词:微血管血小板体积

肖飞跃,吕 霞

(株洲市一医院,湖南 株洲 412000)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DM)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DM性并发症的共同危险因素,也是DM临床和基础研究热点之一。微血管是指微小动脉和微小静脉之间,管腔直径在100μm以下的毛细血管网。微血管障碍、微血管瘤形成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典型改变。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常伴有微循环异常,可导致多脏器病变,病变分布非常广泛,尤以肾小球、眼底、神经、心肌、肌肉等微血管为主,引起肾小球病变、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心肌及肌肉病变,成为决定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糖尿病患者180例为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住院期间为2009年8月~2009年12月,均为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的T2DM患者:男性99例,女性81例;年龄31~83岁,平均60.2岁。实验分为三组,即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糖尿病无微血管病组及健康对照组,其中100例糖尿病微血管病患者: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31~77岁,平均60.0岁;80例糖尿病无微血管病患者:男性44例,女性36例,年龄35~83岁,平均60.4岁。健康对照组80例为我院职工健康体检无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健康者: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33~72岁,平均 55.1岁。

1.2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诊断标准

①眼科确诊有DM视网膜病变;②肾脏病变指有尿蛋白>3.0 g/L(+))或24 h尿白蛋白(Alb)排泄率>20 μg/min者,排除尿路感染;③神经病变指临床上出现对称性感觉障碍,但排除其它因素引起的神经肌肉病变。凡符合上述条件之一项的确定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1.3 标本采集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均于清晨空腹采静脉血5mL,其中2mL用EDTA·K⒉抗凝,测血常规得血小板 PLT、MPV、PDW、PCT参数值、然后用同一管血测HbA1c值;另3mL分离血清测定空腹血糖及其他生化指标。

1.4 仪器和试剂

检测血小板参数用日本SYSMEX XT-2000i型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用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日本壹化公司的血糖试剂。检测HbA1c用日本SYSMEX LC723-G7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及配套试剂。

1.5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7软件处理,所测数据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PLT参数及HbA1c1测定结果比较见表1。由表1可见,三组PLT、MPV、PDW 、HbA1c1有统计学意义, 而三组PCT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显示:三组PLT、MPV、PDW 、HbA1c1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DM有微血管病变组高于DM无微血管病变组(均P<0.01),无微血管病变组高于对照组 (均P<0.01),DM有微血管病变组与DM无微血管病变组的FPG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DM有微血管病变组和DM无微血管病变组与健康对照组的FPG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1 DM患者与正常对照组PLT参数及HbA1c及FPG测定结果比较

3 讨论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特点是: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微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由此使微血管形态发生扭曲、畸形、打结,加上细菌、内毒素等对微血管的直接损伤,所以有微血管瘤形成。与此同时,微血管壁粗糙、管道狭窄、弹性减弱、血管扩张,再加上其他代谢异常所致的血粘度升高、血流淤滞、血细胞发生聚集,微血管周围可出现明显渗出、出血或微血管壁脆性提高,所有这些都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组成部分。及早发现糖尿病血管性病变,对延缓疾病进程,延长寿命和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1-2]。

血小板分析中的PLT是计数血小板的数量,反映血小板的生成和衰亡的动态平衡;MPV代表平均血小板体积大小,常反映骨髓造血功能及骨髓中巨核细胞增生、代谢和血小板的生成情况,可用于血小板减少原因的鉴别;由于血小板每日转换率大,故其形态大小存在较大差异,新生的血小板体积较大,衰老的血小板体积较小。PDW代表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是反映血小板体积异质性的参数,当血小板破坏和消耗增加时,血小板数目减少,新生的血小板比率增多,MPV增大,PDW增加;PCT是血小板比容,反映单位容积的全血中血小板体积所占的比例,PCT大小与血小板数量和体积有关。本文结果显示,糖尿病有血管病变组虽然血小板体积增大,但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因此血小板比容并无明显改变。T2DM患者PLT减少,MPV增大和PDW增加,很可能是由于合并血管病变引起血小板消耗和破坏增多所致。本研究结果提示,PLT降低可能由于糖尿病的高血糖状态,导致血红蛋白糖基化,引起组织缺氧和脂肪代谢亢进,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粘附、凝集和释放等活化功能增强,血小板数量减少,从而刺激骨髓巨核细胞再生增强,释放大小不等的大体积血小板,MPV增大,PDW增加,血小板的大小与功能密切相关,大体积的血小板寿命长,含致密体多,酶活性高。血小板大量活化,形成微血栓。微血栓进一步促进血小板的活化,加剧微血管的缺血、缺氧和内皮损伤,这可能是糖尿病产生微血管并发症的病理基础之一[3]。MPV在一定程度上与血小板超微结构和功能状态密切相关[4],Thompson研究结果表明MPV与血小板体外功能之间明显相关,随MPV增加,胶原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速度及程度也增加[5]。体积大的血小板含有更多的致密体、α颗粒,能表达和释放出更多的CD62P、5-羟色胺和β一血小板巨球蛋白等物质[6],有更强的促进微血栓形成作用,使小血管发生退行性变。有研究表明大体积血小板具有更高的功能活性,活化时释放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GMPl40能介导血小板或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粘附功能,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再造成内皮细胞损伤,内皮下胶原暴露又激活血小板,形成恶性循环[7]。本文观察的100例有微血管病变组的MPV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也说明了这一点。MPV增高与微血管病变密切相关,可预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动态监测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可以帮助判断T2DM患者是否存在血管病变,从而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监控有一定价值。因此,糖尿病患者在并发视网膜病变及肾脏病变的过程中,PL T、MPV、PDW 结合起来可反映血小板的功能。

由于空腹血糖的值波动效HbA1c1要大很多,HbA1c1不受进食的影响,可作为糖尿病长期控制的良好指标,它反映患者6~8周前的平均血糖水平。HbA1c1水平与糖尿病控制程度成负相关,控制越差,HbA1c1水平越高。研究显示HbA1c1有重要的预测价值,每绝对增长一个百分点,冠心病及周围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均明显增加[8]。本文有糖尿病病变组的HbA1c1、PL T、MPV、PDW均高于健康对照组,有微血管病变组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三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糖尿病患者的HbA1c1增高和微血管病变的发生有直接关系,HbA1c1越高发生微血管病变的风险越大。检测HbA1c1的同时,测定血小板参数有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有无微血管病变,有微血管病变组的糖尿病患者PL T、MPV、PDW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血小板参数的改变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形成关系密切。

我们认为HbA1c1和血小板参数联合测定既可早期发现微血管病症的存在,又可提示病损程度,在监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的发生及预后判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DM微血管病变的防治中,要切实控制好血糖,中止或者逆转血流异常,以减少微血管病变的发病率,提高DM患者的生活质量。

[1]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M].第 6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91-795.

[2]赵淑好,王中心,杨立勇.糖尿病血小板平均体积和血脂变化研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8,14(1):56-57.

[3]周永列,邱莲女,赵湘,等.Ⅱ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1,24(4):223-226.

[4]刘竞.血液病血小板MPV、PCT、PDW 的检测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11(1):48-49.

[5]寇丽筠.临床基础检验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0-41.

[6]黄晓松,杨期东,刘运海,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CD62P水平动态变化的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2004,29(4):445-447.

[7]陆军,肖建美,智睿,等.血液透析对血小板α-颗粒蛋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J].临床荟萃,1998,13(18):823-824.

[8]Selvin E,Marinopoulos S,Berkenblit G,et al.Meta-analysis: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diabetes mellitus[J].Ann Intem Med,2004,141(6):421-431.

猜你喜欢

微血管血小板体积
多法并举测量固体体积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对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防治效果
聚焦立体几何中的体积问题
小体积带来超高便携性 Teufel Cinebar One
谁的体积大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相关探讨
IMP3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iR-126、EGFL7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检测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