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租理论及中国寻租问题的治理对策
2010-06-22遵义师范学院政治经济系田江
遵义师范学院政治经济系 田江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寻租现象普遍存在且规模较大。寻租导致了资源配置的扭曲和社会福利的巨大损失,在长期内导致经济发展缓慢,因此必须治理。寻租理论是公共选择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的理论。
一、公共选择学派寻租理论的主要内容
经济学家非正式地涉及到寻租活动的时间很长,但他们认为竞争的、非生产性的活动是次要的,所以对寻租的分析是零散的。1967年,戈登.塔洛克在文章中涉及了寻租的基本理论和思想,开创了寻租的公共选择学派分支。
1、寻租的概念
租金一般被定义为是支付给资源所有者的款项中超过那些资源在任何可替代的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款项的那一部分。在现代经济学中,租金进一步用来表示由于政府干预和行政管制,比如进口配额、生产许可证发放、物价管制,抑制了竞争,扩大了供求差额,从而产生的差价收入。既然政策干预和行政管制能创造这种差价收入,那么就会有追求这种租金的活动。在有秩序的市场中,人们力图把根据自己的能力或机会所得到的报酬极大化的行为能够有利于社会,这种行为被布坎南称为寻求利益;而在同样的一套机构和制度下,完全相同的行为可能不会产生对社会有益的结果,个人竭力使根据机会得到的报酬极大化所产生的后果是不增加社会福利的,这种行为被布坎南称为寻求租金。寻租可定义为人们凭借政府保护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而造成的浪费资源的活动。
2、寻租的代价
寻租的最终结果是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那么这种浪费是产生过程及规模大小,可以通过供求分析来说明。
下图描述了一种新产品的需求和长期供给曲线,假设该成本不变。假定目前产量为Q0,价格为P0,这是由于需求方面未曾预料的增加而导致的。假设如果政府不干预市场调节,最终可以达到长期均衡价格P*和均衡产量Q*。在价格为P0,产量为Q0的短期均衡中,该产业现有的公司将获得的租金等于长方形P0ab P*的面积。超额利润将吸引新的公司进入该产业,导致生产扩张和价格下降,这一过程一直持续直到达到长期均衡,全部的租金将消失。原先那批公司损失的租金——长方形面积P0ab P*,转化为消费者以较低价格P*购买Q0数量产品的得益。除了这部分来自生产者的转移之外,消费者还得到面积等于三角形abc的额外的好处,它反映了生产者寻利活动给社会带来的福利的增加。
假设价格P0和产量Q0是由寻租活动引起的,比如政府制定的生产配额,该产业将无法经市场调节达到长期均衡。长方形面积P0ab P*长期存在,但是政府维持这种租金将使消费者失去三角形abc表示的剩余,这是寻租成本的下限。而追求租金本身是一个竞争的过程。当租金为正时,将额外的资源用于获取这种租金是值得的,因此总有许多生产者把资源用在获得生产Q0的权力上,但只有少数人能获得成功。寻租的竞争过程将持续到全部租金通过竞争不再存在为止。因此寻租的代价不仅包括三角形abc的面积,还包括长方形P0ab P*的面积。(如图所示)
3、寻租的治理
治理寻租即减少寻租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第一是从制度上对寻租进行约束,减少、变革或者避免建立会创造出租金的制度;第二是对寻租行为加强舆论监督,比如对寻租行为予以揭露以及形成一种反对寻租的道德或思想环境;第三是对寻租活动进行财力上的约束,比如对某些寻租活动征税,并对反寻租行为给予津贴。
二、我国寻租问题的治理对策
我国寻租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经济效率的低下。治理我国的寻租问题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1、加快体制改革,缩短新旧体制相持的时间
新旧体制相持时间越长,寻租现象越多,规模越大。近年来我国寻租规模较大与我国经济转型、双重体制的矛盾和摩擦有关。因此,治理我国寻租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要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早日建立健全市场体制。市场体制越完善,寻租现象就会越少。
2、通过制度抑止寻租
寻租现象的产生与制度有着内在的联系。诺斯认为,企业家能获得什么样的特殊知识是由特定的制度结构决定的。若基本制度框架使收入再分配成为有利可图的经济机会,那么追求生产率提高以外的特殊知识就会盛行;若基本制度框架鼓励企业投资于提高生产率的特殊知识,那么生产率的增长就会带来经济繁荣。
3、加大我国行政机构改革步伐,转变政府职能,同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寻租活动与政府在经济系统中活动的范围与区域大小有关。我国过于庞大的行政机构、低工资以及缺乏制约机制是设租和寻租产生的原因。因此加大我国行政机构改革的步伐,精简行政机构,转变政府职能,将大大减少我国的寻租现象。
4、加强监督机制和制约机制的建设
对于潜在的寻租者来讲,只要寻租的预期收益大于寻租的预期成本,潜在的寻租者就会变成现实的寻租者。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制约机制既可以减少寻租的预期收益,又可以增加寻租的预期成本。加强我国监督机制和制约机制的建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完善我国的监督系统和制约系统,二是逐步地使我国的监督机制和制约机制由软变硬,强化监督机制和制约机制的功能。
[1]詹姆士.布坎南,寻求租金和寻求利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88/6
[2]吴敬琏,寻租理论与我国经济中的某些消极现象,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88/5
[3]丹尼斯.缪勒,公共选择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卢现祥,寻租经济学导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