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农业 现代科技 现代推广

2010-06-21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夏敬源

中国畜牧业 2010年1期
关键词:技术推广现代农业农业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 夏敬源

编者按:2004年,胡锦涛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解决农业的出路既要靠政策,靠改革,靠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又要靠科学技术。”从长远和根本上说,开辟我国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关键在于农业科技进步。因此,要继续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促进农业科技进步,这才是抓到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牛鼻子”。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加凸显,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只有紧紧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才能有效克服资源与市场的双重约束,缓解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应对农民增收与粮食安全的双重挑战。我们一定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更大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为扎实的工作,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步伐,奋力开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

一、发展现代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

1.基本内涵。现代农业是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多功能、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其主要途径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从而提高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主要模式。就国外而言,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美国(劳动节约型)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地多人少,以机械技术主导,提高效率;二是日本(土地节约型)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地少人多,以生物技术主导,提高单产;三是西欧(中间类型)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机械技术与生物技术并重,生产技术现代化与生产手段现代化并举。就国外而言,主要有龙头企业带动型(公司+基地+农户等)、特色农业主导型(地域特色、产品特征等)、规模经营推动型(土地集约、规模发展等)、科技园区驱动型(科、教、推基地等)、农业设施支撑型(设施农业、技术密集等)、休闲观光拉动型(绿色环保、生态高效等)等六种模式。

3.重大意义。第一,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核心是发展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业现代化。第二,发展现代农业是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途径。主要是提高土地产出、资源利用、灾害抵御、科技支撑、社会化服务等五种能力。第三,发展现代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举措。主要是通过增加产量、提高质量、节约成本、降低能耗、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等方式增收。第四,发展现代农业是确保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主要是通过应用现代科技扩大面积、提高单产、减少损失等方式增加粮食产量。

二、加速科技进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

1.农业科技发展的主攻方向。在品种改良方面,大力推进性状转基因化,制种杂交化,高产、优质、高效、抗逆一体化等。在技术革新方面,大力推进耕作机械化,栽培轻型化,生产无害化,过程标准化。在农业投入品革命方面,大力推进绿色、生态、高效农业投入品的研发与应用。

2.加速科技进步的关键领域。一是农业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如农业专家系统等智能化多媒体技术,数据库、信息、网络、“3S”等技术。二是农业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等。三是生物质能源及其产业化。如利用谷物类和糖料类作物生产乙醇等代替石油,以及利用菜籽油生产柴油等。四是农业新材料及其产业化。应用纳米等新材料,提高肥、水、药、膜利用效率。

三、强化技术推广是加速科技进步的重中之重

1.存在问题。

一是推广理念不适应。目前主要是:“以技术为核心”的、“行政推动”的、“自上而下”的、“生产过程”的“农技”推广,发展趋势应为个性化、多元化、产业化、全程化、系列化的“农业/农村”推广。

二是体制机制不适应。目前的体制是乡镇推广机构19.3%县管理、59.6%乡管理、21.1%双重管理;机制总体上缺乏科学的评价、考核、激励、惩罚机制,农业技术人员的付出与回报难以挂钩。

三是方式方法不适应。“技术+行政”:推广项目“自上而下”逐级下达,未能充分考虑农民的技术需求;“技术为主”:不是“以人为本”;“产中技术为主”:不是产前、产中、产后技术结合;“粮、棉、油技术为主”:不是“粮-经-饲”结合。

四是保障条件不适应。经费方面:缺钱养兵,无钱打仗;手段方面:80%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缺少开展正常工作必需的仪器设备、试验示范基地和培训场所,有的甚至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法律方面: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执法主体、职能任务、保障措施和违法处罚等内容都不够明确,农业技术推广的法律地位还没有真正确立,农业技术推广行为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2.发展思路。

一是认清发展形势。建设新农村和现代农业为农业技术推广带来了新机遇;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为农业技术推广赋予了新使命;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农业技术推广构建了新平台;促进农民增收为农业技术推广拓展了新职能;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技术推广注入了新活力。

二是把握发展方向。新型体系: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公共推广: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多元推广:支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

三是明确目标任务。建立一个一主多元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培育一支精干高效的国家农业技术推广队伍;配置一批功能完备的农业技术推广设施手段;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方法;创新一套充满活力的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

四是革新推广理念。从以“技术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从以政府为主转变为以政府为主导、多元化发展;从以服务农业生产为主转变为为生产、生活、生态提供综合服务;从以技术为主线转变为以产业为主线;从以提供生产技术服务为主转变为提供技术、农资、信息等系列服务。

3.对策措施。

一是创新体制机制。建立一支以中央、省和市三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成为后盾,以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纽带、“一员一户”为支点的稳固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科研教学单位、涉农企业等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营造“一主多元”和谐发展的良好体制机制。

二是提高队伍素质。科学定编定员:确保一线农业技术人员不低于全县农业技术人员总编的2/3,专业技术人员不低于总编制的80%;强化技能培训:推行竞争上岗、持证上岗,以及开展继续教育培训、人才引进、交流培养等;提升业务能力:基本情况调研、基本数据分析、基本趋势判断、基本规律把握等。

三是加强条件建设。拥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配套的化验室、标本室、档案室等;试验基地:拥有稳定的试验、示范基地等;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交通工具、通讯手段等。

四是保障资金投入。按照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和收入分配比例,采取“上下连动、分级负责,中央主投、地方配套,中央养事、地方养人”的原则,保障“四费”(人员和公用经费、条件和手段建设经费、队伍建设和推广项目经费)。

五是完善政策法规。根据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发〔2006〕30号文件要求,抓紧研究制定配套措施文件,并出台支持多元化推广服务等方面的政策;尽快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并制定相应的《实施条例》,特别是要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好的经验,把一切符合国情、有利于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发展的做法、政策、措施以法律的形式稳定下来。

展望未来,到2020年,我国农业推广格局将呈现多元化、手段科技化、服务专业化、行为法制化。

猜你喜欢

技术推广现代农业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关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思考与探究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