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决不能忽视草原的重大作用
2010-06-21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副主任刘加文
○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副主任 刘加文
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面临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以及植物资源的破坏导致固碳能力减弱造成的。因此,当前应对气候变化也相应地采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强植物固碳能力两项主要措施。草原是我国国土的主体,草原植物具有通过光合作用固碳的重要特性,理应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基础。但从目前的有关政策和舆论导向来看,突出地存在着单纯、片面地强调森林的固碳作用,而忽视草原等其他植物资源的错误倾向。在此,很有必要对草原的作用及其固碳能力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分析,从而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更加支持草原保护建设和草原事业发展。
一、应对气候变化既要重视森林又要重视草原
草原是由草原植物(主要以草本植物和灌木为主)和其生长的土地构成的生态系统。草原和森林都是植物王国,都能有效地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物和土壤中。不仅如此,草原还有森林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对森林固碳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1.草原植物与森林一样,都是吸收二氧化碳的有效载体。草原植物与森林都是绿色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都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并积累自身所需的有机物质,同时,释放人类所需要的氧气。草原植物与森林也都有着丰富、复杂的地下根系,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其生物量往往还大于地上生物量,它们本身主要由光合作用所形成的有机物构成,是植物体中最为稳定的碳库。此外,由于草原植物水平地紧贴地面,光照面积较大,且植物体中绿色部分的比重一般高于森林,这使得其进行光合作用的效率也高于森林,其生长速度也明显快于森林。
2.草原植物适应性更强,对森林固碳起着促进和互补作用。首先,森林固碳不能代替草原固碳。在年降雨量低于400mm的北方广大地区,以及南方土壤瘠薄的地区(如石漠化地区),均不适宜森林生长,但却是我国草原的主要分布区和人工草地的适宜发展区。由于林、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和分布规律,决定了我国绝不可能将占国土面积2/5的草原都植树造林、发展森林碳汇。因此,从科学的态度出发,森林不能代替草原,必须是森林碳库、草原碳库共同发展、相互补充。其次,草原植物可以起到保护森林的特殊作用。适宜森林生长的地区,往往也是草本植物较为茂盛的地区。森林的地表一般覆盖草本植物,它很好地固定着森林所依存的土壤,使森林在土壤中根基更加牢固,同时也为森林涵养水源,并提供其生长所必需的水分。
3.草原不仅是生态型碳库,更是经济型、社会型碳库。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既面临气候变化的挑战,又面临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改善民生的艰巨任务。发展生态型碳库固然重要,但若在固碳的同时,又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碳库将更加难得、更易成功、更能持久。为维护生态环境、增加储碳能力,我国目前对森林采取了严格保护、禁止采伐的措施,主要追求森林的生态效益。很显然,这种碳库的维持和发展,必须建立在国家不断增加补贴、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的基础上。与之相比较,草原固碳则有明显的优势。我国对草原采取的是保护建设与合理利用相结合,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指导方针,在发挥固碳等生态功能的同时,草原也是广大农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是草原畜牧业的重要基础,每年能为农牧民创造数千亿元的经济价值,并解决大量农牧民的就业问题。从另一方面来说,广大农牧民在保护建设草原、发展畜牧业生产、增收致富的同时,又不自觉地充当了碳库建设者、保护者,这比单纯依靠国家投入所建设的森林碳库更具有全民性和社会参与性。
二、草原对应对气候变化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草原的固碳功能是十分明显的,但科学分析其固碳能力,客观评价其作用和潜力更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人们所信服,才能不断提高全社会对草原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认识水平。
1.草原是面积最大的绿色资源,其固碳能力决不能小视。中国草原面积约占世界草原面积的1/10,居世界第二位,是国土面积的1/5,是我国耕地面积的3.2倍、森林面积的2.5倍,是耕地和森林面积之和的1.42倍,因而,草原是光合作用最大的载体,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碳库。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表的报告,草地每年每公顷可固碳1.3吨,以此推算,我国4亿公顷草原,每年大约可固碳5.2亿吨,折合二氧化碳19亿吨,大约能抵消我国全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30%。草原每年所固定的碳大量存储在草原生态系统,即植物层和土壤层,经过千万年漫长的发展过程,使之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巨大碳库。从植物层看,我国草原植物年生长量约为10亿吨(鲜草),折合有效干物质2~2.5亿吨,其固碳量能达到0.9~1.13亿吨。
2.草原固碳成本相对低廉,固碳形式比较稳定。一方面,草原是最经济有效的储碳库。据测算,以围栏、补播、改良等综合措施,保护建设1公顷天然草原,投入约1000元,能固碳5吨,平均每吨碳的成本约为200元,而人工造林每固定1吨碳的成本约为450元,是草原的2.25倍,若采用工业减排措施,每吨碳成本则高达万元。我国自2003以来通过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共增加牧草约2.4亿吨,相当于全国牧草年产量的1/4,所直接固定的碳达0.25亿吨,折合0.91亿吨二氧化碳,按照项目实际投入计算,固定1吨二氧化碳的实际成本只有约110元。
▲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副主任刘加文赴牧区考察。
3.草原不仅能吸收二氧化碳,而且也能有效地发挥碳汇作用。碳汇是指植物吸收并实际存储二氧化碳的能力。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草原是碳源而不是碳汇,其理由是草原上的牧草被家畜放牧利用,而家畜又将牧草所固定的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因而草原固碳不稳定。其实,这种观点是极端片面和非常错误的,是对草原的利用方式不甚了解的根本表现。第一,我国有大约30%的草原由于坡度大、交通不便、水源缺乏、气候恶劣等因素,并不能为畜牧业所利用;且由于多种原因,不少能利用的草原实际上并没有被开发利用,如南方草山、草坡。第二,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我国对不少草原实施了禁牧封育等保护措施,如宁夏回族自治区全区禁牧,其他草原省份也都不同程度地划定了草原禁牧区。第三,草原既有可食性牧草,也有大量不可食牧草,即使是可食性牧草,为维持草原的再生产,在科学放牧状态下,通常也要求吃一半留一半,并不是寸草不留,且被家畜利用的牧草主要转化为家畜的有机体,而不是像森林那样通常在燃烧后直接释放二氧化碳。第四,草原还有重要的土壤层,千万年来沉积了大量的有机物质,是一个巨大的碳库,其固碳量通常是地上部分的几十倍。有关研究表明,占我国草原面积近30%的高寒草原,其储碳量的95%在土壤层中,只要不开垦、不破坏,其固碳功能就会长期、稳定地持续下去。因此,只要公正、客观地认识草原,科学地分析草原的利用方式,就不难得出“草原是碳汇”的基本结论。
4.草原是“地球的皮肤”,是地球的温度调节器。所谓温室效应是由于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射入地面,使地面增暖后放出长波辐射,然后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由此可以看出,若减少地面长波辐射,也能起到减缓大气变暖的效果。我国有2/5的国土为草原植被所覆盖,就是说有2/5的地面为草原植被所保护,这对减少长波辐射、调控大气温度,无疑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5.发展草地农业,有利于减少农业生产中的碳排放。长期以来,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品。我国占世界10%的耕地消费了世界30%的化学肥料,每年农药用量超过130万吨,单位耕地面积的化肥、农药投入量均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化肥和农药以化石能源为主要原料,在生产过程中也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使得化学农业成为气候变化的推手之一。
三、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提高应对气候变化水平
在2009年9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胡锦涛总书记表明了中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则立场。面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与行动,充分发挥草原的固碳功能,使之成为更大、更稳定的碳库。
1.树立“大碳库”理念,重视森林也重视草原。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按照十七大要求,我们在生态建设中必须兼顾森林和草原,必须改变目前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只强调植树造林的片面做法和错误的宣传舆论导向。在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政策时,真正确立草原、森林都是碳库的“大碳库”科学理念,像重视林业生态一样重视草原生态,像重视林业发展一样重视草原发展,像重视工业减排一样重视植绿护绿。我国在刚刚公布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家行动目标中,已确定了到2020年新增造林面积和提高森林积蓄量的具体任务,建议加快制订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草原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草原保护建设面积和草原植物生产能力等目标,真正实现林、草的协同发展。
2.加大政策和投入力度,不断增强碳库能力。一是要不断加大工程建设力度。尽管近些年来的草原保护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还没有根本扭转,草原保护建设仍处于“爬坡阶段”。国家应继续加强退牧还草等工程建设的投入,积极组织实施天然草原保护、人工饲草基地建设、草地农业等一批重大工程。二是加快实施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少用草就是多固碳。通过补偿制度,鼓励农牧民自觉实施草畜平衡,积极开展禁牧、休牧,促进草原合理利用,减少家畜超载过牧,减少对碳库的破坏,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从而实现减畜、增草、增效,保障草原碳库的持续稳定和发展。
3.强化草原依法管理,维护草原碳库的稳定。开垦行为是对草原最严重的破坏,是草原碳库最大的威胁。因此,在加强草原建设的同时,必须重视对草原的依法管理、科学管理,建立和完善草原监督管理队伍,严厉打击开垦草原、违法征占用草原等破坏草原植被的行为,保持草原资源的相对稳定。
4.积极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大力发展草原碳汇。草原有国界,但其对环境的影响却没有国界,中国草原固碳能力的减弱,将对全球气候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倡导各国通过保护和建设草原,来抵消一部分工业二氧化碳的排放。要加强国际合作,有效引进、消耗、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提高草原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要积极争取国外资金在我国发展草原碳汇项目,通过保护和改良天然草原、建设优质的人工草地获得碳汇,从而来抵减其承诺的温室气体减排量。
5.重视草原固碳研究,提高科技支撑水平。我国草原固碳方面的研究还非常落后,既缺乏专门的研究人才,又缺乏相关技术支撑,底数不清、结论不一的现象非常突出。虽然科技人员进行了一些研究,但研究方法往往缺乏创新,研究过程缺乏系统性,研究内容也局限于小范围或特定的草原,缺乏对我国整个草原生态系统的宏观研究。我国草原面积大,分布广,气候及地理环境复杂,草原植被类型和利用方式也多种多样,这给开展固碳研究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必须从国家层面予以立项支持,统筹协调、统一组织、统一标准、统一技术,开展联合研究、协同攻关,争取在较短时间内使草原固碳研究有大的突破。
6.将“植树节”改为“绿化节”,推动全民种草植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改善生存环境不能仅仅依靠植树造林,还需要大力发展种草和其他绿色植物。根据有关专家的研究,25平方米的良好草地就能吸收1个人排放的二氧化碳,从而实现“零排放”。之所以提出要将“植树节”改为“绿化节”,是因为种草和植树同样重要,这有利于让民众真正了解绿化祖国的完整内涵,有利于让民众积极参与到种草、护草的行动中来,有利于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胡锦涛总书记所积极倡导的“植绿、护绿、爱绿”的文明新风。
当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不仅仅是一个生态问题,而正在演变为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草原关系人类的前途与命运,我们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目标和措施,持之以恒地加强草原保护建设,不断提高草原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树立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