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在冰雪中传递情在冰雪中升华——新疆、内蒙古两区畜牧系统抗击雪灾纪实

2010-06-21

中国畜牧业 2010年4期
关键词:雪灾锡林郭勒盟抗灾

○本刊记者 院 萍

因为众志成城

彰显了和谐中国的力量

因为众志成城

我们迎来了温暖2010年最美丽的春光

——题记

目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遭受严重雪灾,给灾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新疆、内蒙古畜牧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农业部关于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快速反应,全力投入到抗灾救援第一线。在寒冷的冬日里,畜牧系统工作者用火一样的热情抵挡着冰雪,用火一样的品格温暖着牧民,在冰天雪地里,谱写了一曲曲为人民、为社会,危难时刻显真情的感人乐章。

新疆:众志成城抗雪救灾

筹措资金、调运牧草、疏通受阻道路,新疆畜牧系统干部职工众志成城抗雪灾,取得显著成绩。

记者从新疆畜牧厅了解到,此次暴雪灾害造成新疆9个地州31个县市牧业遭受不同灾害。截至1月13日,受灾草场面积达7200余万亩,占全区冬牧场总面积的31%,受灾牲畜393.43万头(只),占冬牧场越冬牲畜的32.78%,累计因灾死亡牲畜3.99万头(只),母畜流产15546头(只),倒塌牲畜棚圈1972座,牧业直接经济损失达5800余万元。

面对多年不遇的持续冻雪灾害,新疆畜牧系统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一、遇到的问题

目前,新疆阿勒泰、塔城、昌吉、哈密等地的畜牧业抗灾形势十分严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救灾草料和防灾资金严重不足。由于南北疆天然打草场和冬季牧场草情况差异较大,个别地区越冬饲草储备相对不足。按照目前灾害程度测算,确保牲畜安全越冬度春,饲草料缺口较大。同时,优质牧草及玉米等饲料价格都较往年明显上涨,给后期抗灾草料组织调运带来了一定难度。

2.抗灾救灾组织困难。冬牧场主要分布在山区,交通不便,无专用牧业道路,缺乏大型清雪机械。遭遇强烈天气过程和持续降雪天气,极易造成交通阻塞,使牧业点与外界隔离,给抗灾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3.后期灾情趋势不容乐观。近期的强降温降雪天气,已经造成

1.切实加强当前牧业防灾抗灾的组织领导。自灾害发生以来,畜牧厅连续发出通知,对畜牧业防灾减灾工作进行细致安排部署。1月10日,畜牧厅紧急下派3个牧业抗灾督导组,分赴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哈密地区等重点灾区,了解灾情,确定防灾抗灾具体措施,全力组织救灾。同时,建立健全牧业灾情报告制度,实行畜牧业防灾抗灾情况日报告,畜牧业重大灾情直报和抗灾保畜值班制度,坚持24小时值班,随时掌握畜牧业灾情和抗灾工作进展。阿勒泰、塔城大部分冬牧场积雪量较厚,给当地畜牧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如后期继续遭遇强降温降雪天气过程,很有可能发生大面积的严重雪灾。

二、采取的措施

2.多方筹措牧业防灾抗灾资金。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筹措牧业抗灾救灾资金。采取地方政府出资一部分、银行贷款一部分、牧民自筹一部分的办法筹措抗灾资金,广泛动员牧民购置缺口草料应对灾害。在自治区分两批紧急下拨1500万元抗灾资金的基础上,为解决重灾区草料短缺购置资金不足问题,经与财政部门协商,提前将退牧还草饲料量补助款兑现到户,用于购置草料。灾区地县两级积极筹措资金全力抗灾。据统计,目前全区已投入牧业抗灾资金1.6亿元,阿勒泰地区累计投入抗灾资金5584万元,哈密地区巴里坤县财政紧急安排200万元牧业抗灾专项资金,并为受灾牧民发放互助资金1500万元。

3.合理安排灾区牲畜。及时安排组织各级牧业救灾小组,深入灾区详细了解各牧业点草料储备量和可维持天数,确定救灾草料调入数量和转出牲畜数量。对草料缺口较大且调入困难的区域,尽量将牲畜转移至牧业定居点和农区越冬,目前已转移重灾区牲畜45.1万头(只),转移牧民7800人,维修加固牧民住房256间,搭建维修牲畜棚圈1500多座。

4.在灾区开展农牧民结对支援活动。将牧业村与农业村,农民与牧民结成对子,采取草畜互换等方式,尽可能地将农区富足秸秆、棉籽壳、甜菜废丝、玉米等饲草料调往受灾牧区,目前已向灾区紧急调运饲草料12700多吨,其中调运饲草8900多吨,饲料3800吨。

5.做好一线牧业救灾工作的组织。阿勒泰、塔城、哈密等重灾区共下派一线防灾救灾工作组138个,派出车辆8970多辆次,下派一线干部21000多人次,帮助牧民抗灾自救,及时解决牧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6.全力做好主干道路疏通工作。随时掌握灾区县乡主干道受阻情况,确保及时疏通,保证抗灾物资及时调配。阿勒泰地区出动168台清雪机,累计疏通通往定居点、远东牧草主干道4265公里;哈密地区已紧急疏通县乡道路500多公里。昌吉州木垒、奇台县调集20余辆清雪机械,连续六天,疏通主干道300多公里。

▲饥饿的羊群在积雪中难以觅食。

▲畜牧工作者正在将病弱牲畜运往牧民定居点。

内蒙古:齐心协力勇抗雪灾

2009年入冬以来,受强冷空气影响,内蒙古部分地区相继出现大风、降雪和低温天气,气温下降10℃至15℃,造成部分地区形成不同程度灾情。2009年12月中旬以后,呼伦贝尔市出现两次较大降雪,积雪深度为5~18厘米。昼夜温度平均在零下32~39℃,低温天气持续十天之久。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化德县、察右后旗、察右中旗、商都县等五个旗县遭受了历史罕见的暴风雪袭击,风力达到8级以上,并伴有扬沙和雪粒,最低气温零下30℃,呈“白毛风”天气。阿拉善盟风雪天气造成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阿拉善左旗部分苏木受灾,道路封堵,部分牲畜丢失。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遭受了沙尘暴侵袭,沙尘暴达到9级,持续近20个小时。

2010年新年伊始,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再次出现降雪天气。此次降雪使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等部分盟市遭受了严重雪灾。

截至目前统计,全区共有47个旗县、375个苏木乡镇、3835个嘎查村不同程度受灾,受灾草场面积4.8亿亩,受灾农牧户51.5万户、195.8万人,受灾牲畜2980万头(只),倒塌圈舍21.46万平方米,因灾死亡大小畜11.8万头(只),直接经济损失2.65亿元。

一、雪灾灾害特点

记者从内蒙古农牧业厅了解到,目前雪灾的灾害特点表现为:

1.降雪早。入冬以来内蒙古大部地区座冬雪比历年同期形成的早,乌兰察布市及以东地区、包头市北部、巴彦淖尔市北部在2009年11月上旬就已经形成座冬雪,其余地区在11月中旬后形成座冬雪,中东部地区积雪较深,积雪持续时间长。

2.极端低温天气频繁出现。2009年11月以来,影响内蒙古冷空气势力较强,造成全区气温偏低。入冬以来的平均气温与历年同期相比,中东部大部地区偏低2~4℃;西部地区和呼伦贝尔市东北部偏低1~2℃,个别地区最低极端温度达到零下47℃。锡林郭勒盟多数地区出现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三个低温年,各地极端地区均低于或接近零下35℃,西乌珠穆沁旗甚至突破历史极值,达到零下40.7℃。

3.降雪频次多,降雪量比往年偏多。入冬以来,内蒙古部分地区连续多次不间断降雪,并伴有5、6级大风,个别地区达到8级以上,“白毛风”次数明显增多。锡林郭勒盟从2009年入冬到目前,出现近10年来降雪量最大的一个时间段,特别是西部、南部地区明显偏多。巴彦淖尔市及以东大部地区被积雪覆盖,积雪深度为1~23厘米。其中,呼伦贝尔市大部、锡林郭勒盟中部及南部、乌兰察布市北部、包头市北部和巴彦淖尔市西北部的积雪深度大于10厘米。

▲畜牧工作者为牧民运来了饲草料。

4.灾害范围广。呼伦贝尔市大部、兴安盟局部、锡林郭勒盟南部和西部、乌兰察布市北部、包头市北部和巴彦淖尔市西北部的积雪深度10厘米至26厘米,且持续时间超过20天,出现了区域性重度白灾;赤峰市北部牧区、锡林郭勒盟北部的雪深为5厘米至8厘米,出现了中度白灾;中西部其余地区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轻度到中度白灾。目前,受降雪后气温偏低影响,造成草场被积雪覆盖,牲畜无法采食,牧区道路受阻,饲草料调运困难,给牧民生产带来了巨大困难。

二、采取的措施

面对严重的灾情,内蒙古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级领导深入基层指导抗灾救灾工作,帮助解决困难。

1.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早部署。针对内蒙古冬季灾情易发特点,农牧业厅入冬前对牲畜过冬度春工作就进行了全面部署,及时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牧区雪灾防范应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农牧部门及时与气象部门联系,随时关注天气变化,保证各项工作早安排、早落实,保证灾情信息畅通,要求各地防患于未然,防止突发性灾害发生,造成畜牧业不必要的损失。

2.加强对抗灾保畜领导,降低灾害损失。灾情发生后,自治区党委胡春华书记、自治区政府巴特尔主席、分管主席郭启俊同志分别作出指示,并深入灾区慰问受灾农牧民,指导抗灾救灾工作。内蒙古农牧业厅多次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并下发通知,要求各盟市加大抗灾保畜工作力度,对重点牧区雪灾和低温天气预防应对工作进行再部署。及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牧区暴雪低温天气防范和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重灾区及时启动《畜牧业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派出了抗灾救灾工作组,深入受灾嘎查村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受灾情况,帮助农牧民算清草料账,搞好抗灾救灾工作。

安排专人值班,及时掌握和上报情况。锡林郭勒盟农牧部门克服交通堵塞带来的不便,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形式发布灾情信息,提醒广大农牧民注意出行安全和加强抗灾保畜力度,力争把灾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紧急成立了150人的临时应急救援队,24小时待命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全区已出动抗灾人员20万人次。

3.抓好饲草料调运、调剂。各地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对受灾严重地区饲草料调运和调剂,及时将入冬前储备饲草料分发给受灾农牧户,解决牧民当前燃眉之急。通过协调毗领地区和周边农区调运饲草料,缓解饲草料紧张状况,保障受灾牧区畜群安全越冬。同时,针对农牧民购买饲草料困难的实际,各地积极采取补贴政策。锡林郭勒盟已安排1000多万元资金进行补贴。全区已经调运93万吨饲草和22万吨饲料,出动抗灾车辆5万辆次,投入抗灾资金1.2亿元。

▲牧民在给从雪灾地区运回的羊群投放饲草。

4.加大受灾地区牲畜饲养管理指导力度。各地积极组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上门服务,及时指导接羔保育工作,诊治病弱畜,指导农牧民加固棚圈,增加保温设施,强化饲养管理,确保牲畜安全过冬度春,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5.加大出栏力度。积极动员农牧民在保种畜、基础母畜和后备母畜的前提下,通过多种途径多出栏、快出栏,减轻对饲草料储备的压力。截至目前行业部门统计,全区已出栏大小畜5390万头(只),其中大畜290万头(只)、小畜5100万头(只)。

6.及时响应农业部主要畜产品价格日报制度。要求各地在加快牲畜出栏的同时,加强对牛肉、羊肉价格监测,防止受灾地区牛肉、羊肉价格出现下滑,给农牧民雪上加霜。从目前监测情况看,牧区牛、羊肉价格保持在30.42元/千克和28.64元/千克,与同期相比基本持平。

猜你喜欢

雪灾锡林郭勒盟抗灾
青海海西地区近41年雪灾时空分布特征
胡春华强调:切实抓好春耕生产和抗灾夺丰收工作
王文涛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 全力减灾救灾确保今年抗灾夺丰收
制度转型与认同建构:民族地区治理的历史经验——基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察哈尔盟的考察
“党员抗灾队”活跃田头地边
锡林郭勒盟潜在蒸散量和干燥指数的变化特征
打好农业防汛抗灾主动仗
历史时期以来山西省雪灾特征与气候变化
锡林郭勒盟牧区储水窖工程建设探究
2000-2010年新疆雪灾时空自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