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业界新星(二)——杨广富

2010-04-13刘海新

中国畜牧业 2010年4期
关键词:鲁西头牛养牛

○特约记者 刘海新

出场人:杨广富

职 务:董事长兼总经理

单 位:山东广富畜产品有限公司

▲杨广富(左二)利用当地的牛源优势上项目、搞深加工,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了当地牛业大发展。

今年37岁的杨广富生肖属牛,他养牛、贩牛、宰牛、发牛财,在牛行里摸爬滚打二十几年,圈内人称“老牛”。

说起“老牛”与牛的故事,当地人可是如数家珍。

杨广富,如今是山东广富畜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阳信县河流镇刘庙大寺杨村村委会主任,滨州市农业产业化“十佳带头人”。

“老牛”相牛

“这头牛550千克,出290千克肉。”一头牛从杨广富眼前一过,他脱口报出了两个数字。上秤一称,上下差不过2千克。

他相牛的本事可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从14岁起他就开始贩牛,跑遍了大江南北。

经验的累积,使杨广富练就了一双识牛的“火眼金睛”。

2001年,杨广富一天一次贩运300头牛,净赚6万元,这让他在国内贩牛圈名声大噪。当时,北京一家牛肉加工厂,要求在一天内收齐300头重500千克以上的鲁西黄牛,并必须在当日的24点前运抵北京,一头牛给经纪人200元的差价。消息传来,阳信贩牛圈里没人敢接这个差。

杨广富却有这个胆。因为,他看到了背后的商机。北京的那家牛肉加工厂是阳信最大的客户,如果能赢得这个客户,以后贩牛就不愁销路了。从上午9时杨广富接到电话的那一刻起,他的这一天都在按秒计算。

这回杨广富在牛行里闯荡十多年积累的“人缘”派上了大用场。到了中午,养殖户、牛贩子给他牵来了400多头牛。可是要给每头牛过秤称重,400多头牛就得称一天。为了抢时间,他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全凭自己的一双眼睛、一双手,给牛“称重”。凭着过人的本事,他用了不到4个小时的时间,就选出了300头500千克以上的肥牛。

当天夜里,300头鲁西黄牛准时到达北京的那家牛肉加工厂,最后称量的总重量与杨广富目测的结果,误差不到50千克。

“疱丁”解牛

2002年底,杨广富像平时一样运牛到北京,交接时与客户的闲聊,竟然让他产生了改行念头。原来,客户给他算了一笔账:屠宰牛比贩牛利润高得多。2003年4月,他拿出贩牛积累的100万元投资建厂,搞屠宰加工。可是3个月过后,算盘一打,不但没赚到钱,还赔了20多万元。

原来,杨广富不懂精细加工,牛身上的肉都按一个价卖,咋会不赔钱?年底,他以15万元的年薪“挖”来了一位“行家里手”——李师傅。一个懂活牛,一个懂肉类分割,厂子一下子就柳暗花明了。一头900千克重的鲁西黄牛,李师傅按照不同部位、不同的吃法,分割出210个种类,每个种类分销给不同的客户,一头牛“宰”出了2万元高价。现在,厂里几乎每头牛都能卖到1.5万元到2万元。生产的牛肉打入了知名餐饮业,每天仅北京的销售量就在3吨左右。

终端市场的高利润,又让杨广富看到了餐饮业的发展空间。2005年6月,杨广富相继在滨州几个市县开了3家肥牛火锅店,这样他手中的一头牛可不止值2万元了。

对牛“弹琴”

别看“老牛”文化不高,却爱赶“时髦”。这不,他让养殖基地的牛儿“悠闲地”听起了音乐,说是充分考虑“动物福利”。而且基地的牛儿实行封闭式、无公害绿色养殖,清一色的鲁西黄牛。

为了确保产品从基地到餐桌的健康安全,杨广富舍得投入。2004年,他首先建立并实施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了认证;2005年,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2006年,先后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和HACCP食品安全认证;2007年,又获得了ISO14001环境保护体系认证。公司生产的“鸿安”牌鲜冻分割牛肉2007年度被评为“中国名牌”,成为全国首批4家鲜冻分割牛肉中国名牌之一。2009年11月,“广富”牌牛肉被评选为全国“十大优秀牛肉品牌”。

6年时间,杨广富的公司越做越大,建成了1.5万头优质鲁西黄牛的养殖厂,屠宰加工能力达9万头、产值3亿元的屠宰厂和辐射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吸纳就业4000多人、年营业收入达2亿元的31家餐饮连锁店,使企业发展成为集肉牛育肥、屠宰、分割、销售及餐饮服务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联合“养牛”

杨广富是名穆斯林,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他常说:“回民和汉民都是一家人,谁也离不开谁”。他企业中70%以上的职工是汉民,汉族企业管理人员近50%。

畜牧业的大发展,使得肉牛在当地格外紧俏。但一个矛盾也随之出现:许多汉族群众有劳力、有饲料,但无资金买牛饲养;回族群众手中有资金买架子牛和牛犊,但无劳力、无草料饲养。有钱的顾不上养牛,能养牛的却买不起牛。宰牛的和养牛的人都只能“望牛兴叹”。

在杨广富的倡导下,回族群众将架子牛或牛犊按照高于市场10%的价格赊养给附近村的汉族群众,养大育肥后,再由回族群众收购。通过赊养,回汉群众之间逐渐形成一种松散型的养牛联合体,走出了一条“一方出钱、一方出力,一方养牛、一方运销,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产业化新路子,促进了当地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回汉群众团结互助的重要纽带。通过联合“养牛”,带动农民15600户,实现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民族关系更加融洽。

杨广富的人生感悟:

经过二十几年的摸爬滚打,我靠贩牛、养牛、宰牛,成了当地“牛老大”。生活告诉我,年轻人就要敢想、敢干、敢闯,不去经历一番风雨,哪能见到美丽彩虹。把过去的失误化作教训,让它不再发生;把对未来的担心化作措施,让它不能发生,那就会有今天的成功。要记住:财富不是靠省出来的,而是靠赚出来的。

猜你喜欢

鲁西头牛养牛
秋季养牛羊 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夏季养牛提高利润有办法
多少头牛能“炸飞”学校?
天上有头牛
杨伟军:养牛脱贫谋致富 “牛劲十足”奔小康
和利时成功签约鲁西化工120万吨/年双酚A装置项目
某师傅一年要杀多少头牛?
五毛钱能买多少头牛
鲁西化工并入中化集团
情系老区抓养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