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临床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前后鼻咽部带菌率调查①

2010-06-19刘新胜窦会娟

中外医疗 2010年19期
关键词:嗜血鼻咽咽部

刘新胜 窦会娟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漯河 462002)

正常人的体表及某些腔道可寄生一些正常菌群,口咽部携带有草绿色链球菌、奈瑟菌属及消化链球菌等正常菌群[1]。在鼻咽部菌群中,甲型链球菌被公认为是最重要的代表性种群和主要的拮抗致病菌、条件致病菌。临床专业学生实习是实践医学理论,提高临床技能的关键环节,医院是各种病原菌和抗菌药物使用最密集的场所,口咽部带菌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2],为了解学生实习前后鼻咽部带菌率变化,减少医院感染,我们以2005级临床专业学生为对象,采用咽拭子法取样分离细菌,采用经典的生化指标进行鉴定,结果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样品采集及处理

以某医学院校2005级临床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实习单位均在三级甲等以上综合性医院。实习前1d,随机抽取200个健康状况良好的学生,用无菌咽拭子经被检者的一侧鼻孔到达鼻咽部,轻轻旋转,并停留10s后缓慢退出,放入无菌试管内[3]储于4℃冰箱备用。实习1年后到校第1天用同样方法采集标本备用。

1.2 细菌的分离培养

将咽拭子分别接种于巧克力琼脂平板上,37℃培养20h观察结果,对培养到的细菌进行统计计数并作初步鉴定。

1.3 细菌的鉴定

如疑为流感嗜血杆菌(巧克力平板生长可见光滑、半透明可疑菌落)则进行卫星试验,同时做X、V因子需求试验,可疑肺炎链球菌做OP试验、胆汁溶菌试验等,各种菌株的分离与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4]。

表1 各种茵群在实习前后株数及分离率的对比

2 结果

学生实习前后检出细菌数量较多的是表皮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这与其他文献的报道结果基本一致。实习前,从200名学生的标本中共检出387株细菌,而实习后共检出423株细菌,比实习前增加18%。各种检出细菌中,实习后增幅最大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5%),其次为草绿色链球菌(9.5%),肺炎链球菌和其他细菌均有增加,而比实习前减少的为脑膜炎奈瑟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具体见表1。实习期间,学生经常和病人、医生接触,学生咽喉部所带细菌总数和致病性细菌有所增加。但学生此时的身体状况还是处于正常状态,是由于青年学生免疫力较强,身体状况还处于正常水平。但对于来诊的免疫力较弱的患者来说,就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3 讨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国外报道医院的医师和护士鼻腔带菌达到80%~90%,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5]。而此项研究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分离率在实习前后都有较大增高,提示学生在校期间,虽已从书本上学习了相关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然而临床实习是和病人、医生护士直接接触的工作,因此培养临床实习生树立严格的消毒灭菌和无菌操作观念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

[1]董蘅.老年人口咽部带菌情况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08,5(11).

[2]董蘅.住院与非住院老年人口咽部带菌情况比较[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11,20(8):86.

[3]罗小铭.中山市186例儿童鼻咽部带菌状况调查[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5,6(18).

[4]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5]Keiichi Hiramatsua,Yuki Katayamaa.Molecular genetics of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2002,292(2):67~74.

猜你喜欢

嗜血鼻咽咽部
浅述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咽部不适或是消化道疾病
颏下岛状瓣修复老年口咽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
鼻咽通气道在脑血管造影术中的临床应用
针刀针刺治疗中并发急性咽部出血死亡1例
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诊治体会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Ⅲ期鼻咽纤维血管瘤的手术策略
河市某规模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咽部菌群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