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年—2008年载文、引文、作者及基金资助分析研究

2010-06-14孙育华哈尔滨理工大学图书馆哈尔滨150080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0年1期
关键词:载文情报学比例

●孙育华(哈尔滨理工大学 图书馆,哈尔滨 150080)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以下简称《理论与实践》)创刊于1979年,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学会、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主办。原名为《宁夏图书馆通讯》,1986年更为今名并获准面向国内公开出版发行,季刊,2000年改为双月刊,2009年又改为月刊,属图书馆学、信息资源管理学专业期刊。该刊立足宁夏,面向全国,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积极鼓励理论探索与学术争鸣,注重业界丰富实践的概括、总结与经验交流,在刊发名人名作的同时热忱扶持新人新作,连续5届获得全国图书馆学优秀期刊,多次多项入选全国社会科学信息科学类核心期刊和若干大型学术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笔者对2006年—2008年的《理论与实践》载文、引文、作者及基金资助情况进行了统计,并与图书情报界同仁对往年《理论与实践》载文的相关统计结果进行纵向对比分析,与图书情报界其他期刊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以研究其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

1 材料、方法及统计指标

1.1 数据来源

2006年—2008年出版的《理论与实践》共计18期,其栏目有:当代图书馆人、学术探讨·工作研究、综合评述、信息学·文献学、争鸣、三大类型图书馆事业、海外链接、民族文献·地方文献:研究与开发、专业史苑、基层图书馆、业务知识讲座、图书馆数字化技术平台、图书馆·信息服务业与西部大开发、经验交流、区域图书馆事业等。本文只统计其学术类和实践经验类文章,对动态·资料、通知、征文、报刊文摘等未予考虑。

1.2 方法及数据处理

采用文献计量法,从所选期刊中分别提取目录、引文、作者及基金资助等内容,利用办公软件Excel对各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相关数据。

1.3 统计指标

(1)载文统计指标:载文量及篇均页数、栏目设置;(2)引文统计指标:引文数量统计、引文类型分析、引文期刊分布、引文语种;(3)作者统计指标:作者合作情况、作者单位系统统计、作者地区分布、作者职称分布;(4)基金资助统计指标:基金资助论文数量、基金资助类型及所占比例。

2 载文统计指标

2.1 载文量及篇均页数

载文量是衡量一种学术期刊吸收和传递情报能力的主要指标。2006年—2008年,《理论与实践》总载文量为976篇,篇均页数为2.66页。而2004年—2005年《理论与实践》的篇均页数为2.29页。[1]与之相比,2006年—2008年该刊的篇均页数增加了0.37页/篇。这说明《理论与实践》所刊载论文的论述深度比往年有所增加。2006年—2008年《理论与实践》每期平均发文54.22篇,比我国主要中文科技期刊载文量的平均值13.5篇[2]高40.72。如2008年《图书馆杂志》的期均发文量为22篇,《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3年—2007年) 的期均载文34.97篇,2007年《图书馆建设》的期均载文量为40.20篇,相比之下,《理论与实践》的载文量明显多于其他同类杂志,说明该刊的信息量非常大。根据2006年—2008年《理论与实践》的排版页面,论文字数一般在3500—5500字左右,说明该刊论文篇幅适中,论述充分且有深度。见表1。

表1 2006年—2008年《理论与实践》载文量与篇均页数

2.2 栏目设置

栏目一般能较全面地反映学科特点,体现办刊宗旨和展现其个性。2006年—2008年《理论与实践》所开设的栏目以及每个栏目的载文情况如下。见表2。

表2 2006年—2008年《理论与实践》栏目发文统计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理论与实践》主题广泛,内容丰富,涉及图书馆学、情报学、目录学、文献学、信息学等各个方面;特别是“图书馆·信息服务业与西部大开发”栏目,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为西部地区研究人员的发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配合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为图书馆及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 引文分析

引文是衡量优秀期刊的指标之一,反映了作者对该专业领域信息意识和信息吸收、利用的能力。[3]笔者从引文数量、引文类型、引文期刊分布、引文语种四个角度对2006年—2008年《理论与实践》的引文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找出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人员吸收和利用情报的一些规律。

3.1 引文数量

引文数量即参考文献数。科技文献互相引用,体现了知识的继承与交流。论文的引文量既是文献知识交流、吸取情报能力的测试指标,也反映出论文作者利用文献、继承和吸收情报的能力,同时也是衡量专业期刊的吸收能力和渗透能力、发文质量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论文引文的多少是与作者对文献情报的吸收能力成正比的。因此,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时,可以认为,论文的引文量越大,则说明吸收文献情报的能力越强。

从表3可以看出,2006年—2008年《理论与实践》的篇均引文数为6.21条(平均值),与该刊2004年—2005年的篇均引文数6.26条并无多大变化。横向来看,《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3年—2007年)的篇均引文条数为5.70条,2008年《图书馆杂志》的篇均引文条数为7.65条,与同行相比,2006年—2008年《理论与实践》的篇均引文条数数量适中,但比国内科技期刊平均篇引量5.96条高出很多。

3.2 引文类型分析

引文类型反映该专业领域科研人员的的阅读范围和论文的主要情报源。研究引文类型的分布状况,可以了解相关论文的文献来源和成分构成比例,从而确定各类型文献载体的情报价值、地位和作用。笔者按期刊、图书、学位论文、网上资料、报纸和其他等类型对2006年—2008年《理论与实践》的6060条引文进行统计,结果见表4。

表4 2006年—2008年《理论与实践》引文的类型分布

由表4可见,在全部引文中,2006—2008年《理论与实践》引自期刊的引文数都是最多的,分别占各年度引文总数的53.58%、57.39%、57.06%,这说明期刊一直是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人员获取信息的首选情报源,这与我国自然科学期刊56.50%的论文引文来自期刊极为接近;其次是图书文献,占21.68%;再次是网上资料,占14.08%。期刊和图书占了引文文献的主导地位,这与2004年—2005年的情况相同。2004年—2005年《理论与实践》引文文献中,网上资料的比例为8.19%,低于2006年—2008年的6.61%,这说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从网上获取信息越来越方便、快捷,同时也说明了不仅期刊和图书是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信息源,电子资源也逐渐成为图书情报学研究的主要信息源之一而越来越受到《理论与实践》作者们的青睐。

3.3 引文期刊分布

专业期刊论文被引用的多寡是衡量刊物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的重要标准之一。[3]引用次数的多少与该期刊的学术水平直接相关。研究引用文献的期刊分布,可以大致了解被引用期刊的影响范围和学术地位。一般来说,一种专业期刊若被引用的次数越多,则越能说明它在本学科领域里的影响力和作用就越大。

笔者通过对2006年—2008年《理论与实践》引文所属期刊加以统计,合计得出每种期刊被引次数,根据被引次数的多少,将图书情报学刊物由高到低列出了10种,具体结果见表5。

表5 图书情报学期刊被引排序

由表5可见,被引最多的期刊是《理论与实践》,为263次,其余依次是《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大学图书馆学报》《图书馆》。这5种期刊的被引次数远远高于其他图书情报学刊物,说明这5种期刊是目前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人员利用的主要情报源,尤其是《理论与实践》,被引次数最多,这肯定了其核心期刊的核心地位,同时也说明了该刊办刊既善于吸收和采用新观点、新思想,其刊载的论文参考源广泛、多样,也说明其与国内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有密切的联系,具有连续性,形成了自己的学术风格和专业特点。

3.4 引文语种

2006年—2008年《理论与实践》引文中,中文引文文献比例占81.32%,虽比前两年该刊的89.99%低一些,但仍无可争议地占据了引文文献中的首要地置。其次为英文,其比例为13.82%,比前两年该刊的8.72%高出5.10%,无疑大大前进了一步。由此可以看出,《理论与实践》的作者们专业研究视野日渐开放,吸收国外研究成果的能力日见增强。而其他语种的外文文献的引用量很低,依次为日文2.73%,俄文0.94%,德文0.61%,法文0.47%,印度语0.11%,虽与前两年该刊相比有所增加,但仍有待提高。

4 作者统计分析

4.1 作者合作情况

论文作者合作度是指在一确定时间内每篇论文的平均作者数(即:作者总数/论文总数)。合作率是指合作论文在总作论文中所占的比例(即:有两个及以上作者的论文数/论文总数)。文献计量学通常用合著率和合作度两项指标衡量论文的合著情况。笔者分别统计了2006年—2008年各6期中的独著、两人、3人或3人以上合著的论文数量及其比例。见表6。

表6 2006年—2008年《理论与实践》作者的合作情况

从表6可以看出,2006年—2008年《理论与实践》的独著比例为69.36%,比2004年—2005年该刊的71.95%低2.59%,比2008年 《图书馆杂志》的71.81%、2007年《图书馆建设》的74.27%和《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3年—2007年)的73.82%分别低2.45%、4.91%和4.46%,这说明虽然《理论与实践》中大部分论文以个人独立完成为主,但是无论与该刊的往年相比还是与类似刊物相比独著比例都在降低;而合作率在增加,这说明《理论与实践》集体合作研究能力在增强,尤其是跨学科、跨行业作者的合作潜力在增强。2006年—2008年《理论与实践》的合作度为1.40,而《图书馆杂志》2008年为1.29、《图书馆建设》2007年为1.36、《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3—2007年)的1.27也足以印证了这一点。

4.2 作者单位系统统计

统计作者的工作单位是为了研究作者群的分布,以便了解各系统的科研水平。从表7可以看出,在作者所属单位系统中,包括高校图书情报院系和高校图书馆在内的高校系统比例高达75.11%,显示出高校作为人类知识的集散地,是我国从事包括图书情报学科在内的科学研究的顶梁柱,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其发文比例占到第一位,达到61.07%,占作者总单位量的六成多。另外,2006年—2008年《理论与实践》作者所属单位系统中,公共图书馆也较为突出,其比例达到10.14%,居第三位。

表7 2006年—2008年《理论与实践》作者单位系统分布(以第一作者为准)

表8 2006年—2008年《理论与实践》作者地区分布(以第一作者为准)

4.3 作者地区分布

稿件来源的广泛性是一种期刊质量保证的重要因素。从表8可以看出,《理论与实践》的作者在全国30个省、市都有分布,说明其研究具有全国性,有较强的影响力。2006年—2008年《理论与实践》载文中,华东地区作者人数最多,占的比例为31.87%,其次是中南地区、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比例分别为25.23%、23.35%、13.31%;但其在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作者却很少,所占比例分别为4.3%和1.94%。可见,《理论与实践》主要的作者来源为华东地区、中南地区、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尤以宁夏为最(作者有165位,比例高达16.91%,遥遥领先),表明该刊在宁夏的影响之大,也充分体现了其“立足宁夏,面向全国”的办刊方针;但其对西南区和东北区的影响力却不容乐观,有待加强。

另外,表8也表明:我国各地区图书情报学研究发展很不平衡,除宁夏作者数高达165人以外,居第二至第五位的分别是江苏97人、广东88人、北京87人、山东78人;但是边远地区作者人次数较少,应鼓励这部分地区的作者踊跃投稿。

4.4 作者职称分布

职称是衡量专业人员工作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笔者对2006年—2008年《理论与实践》载文作者进行了细致的整理,详见表9。

表9 2006年—2008年《理论与实践》作者的职称比例

从表9可以发现,2006年—2008年《理论与实践》的中级职称(含馆员、讲师、工程师)和副高职称(含副研究馆员、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作者发文最为积极,占的比例最大,二者加起来比例达到86.92%,比该刊 2004年—2005年的 73.32%高出13.60%。说明中级职称和副高级职称人员是图情研究创作的中坚力量。他们年富力强,科研活动多且创造力强。

除拥有各类职称外,作者中博士生导师9人,博士12人;硕士生导师13人,硕士18人,反映出我国图书情报界人员的知识结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从载文、引文、作者及基金资助这四个方面分析了《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年—2008年论文的情况。可以看出:该刊立足宁夏,面向全国,在全国享有广泛的知名度,且学术水平、学术声誉在逐年提高。栏目设置科学、合理,信息量大,篇幅适中;拥有一个科研活动多,创造能力强,分布在全国各高校、各公共图书馆的作者群,作者合作度和合作率高,引文类型以中文期刊为主。美中不足之处是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作者人数偏少,应鼓励他们踊跃投稿。愿《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在编辑和作者们的共同努力下,为推动我国图书情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祝《图书馆理论与实践》越办越好!

[1]易红,徐军华.2004—2005年《图书馆理论与实践》载文及作者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1):29-30.

[2]韩芝萍.2007年《图书馆建设》文献计量学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8):61-62.

[3]辛水红.《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3—2007年)文献计量统计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3):135-136.

猜你喜欢

载文情报学比例
开放与融合:公安情报学进入情报学方式研究*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文以载道与道以载文
人体比例知多少
构建中国特色的情报学
国内图书馆情报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探索
卷首语
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