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务川黑牛品种简介

2010-06-09徐建忠梁瑞钦邬海星

中国牛业科学 2010年5期
关键词:管围务川胸围

徐建忠,梁瑞钦,龙 飞,邬海星

(1.贵州省遵义市畜禽品种改良站,贵州遵义563000;2.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青杠塘镇农技站,贵州遵义563300;3.贵州省遵义市务川县品改站,贵州 遵义564100;4.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品改站,贵州遵义 564200)

务川黑牛是贵州省优良的地方畜种,具有体形较小,行动灵活,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劳力较强,耐粗饲,抗病力强等诸多优点,是值得推广和保护的。通过近年来的调查,发现务川黑牛在生产性能、抗病力、适应性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它特有的品质,是值得推广和保护的地方品种。

1 产区自然、经济概况

务川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大娄山、东南麓,地形由西北、东南分别向中部倾斜,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仡佬族聚居的高寒山区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面积2777.59 km2,牧地面积 137.1万亩。主要优势牧草为羊茅、野青茅、野青蒿、穗序野古草、早熟禾、巫山箭竹、鸡脚草等,人工牧草为光叶紫花苕、白三叶、黑麦草、苜蓿,农作物主产玉米、小麦、马铃薯、荞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降雨量1284.4 mm,平均海拔为1034 m。全县辖辖10镇5乡、114个行政村(居),总人口人口41万余,生活着17个民族,其中以仡佬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人口总数的53%。畜牧业是我县的传统产业,也是务川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至2009年末,全县四畜存栏达85万头(只),四畜出栏达61.73万头(只),畜牧业产值达 3.11亿元,畜牧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上升为33.15%。

2 中心产区及分布

务川黑牛是一种以放牧为主的役肉兼用型地方品种,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自治县及近邻的凤冈、道真、绥阳、正安、德江、沿河等均有分布,适宜在海拔1000 m以上的山区生长、繁衍。中心产区在粟园、分水、涪洋等乡(镇),即海拔1000~1700 m范围内的二半山区。从调查中了解到产区范围内务川黑牛存栏4.5万头。

3 体形外貌特征及生产性能

3.1 外貌特征

务川黑牛全身被毛颜为黑色、细短、皮肤呈黑灰色、体重结实、体态匀称、结构紧凑、体格中等。头中等大小,公牛头偏大,母牛较小,额中等宽而平,公母均有角,角黑色偏小,公牛多呈“萝卜角”,母牛以“挑担角”为主;眼大有神,形如弹子,俗称“牛鼓眼”,眼前颜色为粉色。公牛耳大,母牛偏小,颈宽粗短,头颈长度适中,体躯细致紧凑,鬐甲高长不丰满。公牛肩峰丰满、中等偏高,中躯较短,结实紧凑;背腰平直,背长适中,结构紧凑;腹圆大不下垂。母牛鬐甲不明显,肩部肌肉欠发达,肋骨开张,呈弓形,背腰平直而不宽阔,长短适中,结合良好,尻部较短,稍微倾斜。母牛乳房小,乳头匀称。尾粗细适中,尾长达飞节以下,大尾帚。

3.2 生产性能

3.2.1 成年公牛、母牛体尺及体重 通过对21头成年公牛和21头成年母牛60头的测定结果如下:成年公牛体高120.62±10.77 cm,体斜长134.19±12.58 cm,胸围 162.93 ±14.05 cm,管围 18.57±1.82 cm,体重340.80±85.10 kg;其公牛体态结构为体长指数111.40%,胸围指数135.48%,管围指数15.43%。成年母牛体高117.61±8.56 cm,体斜长130.25±10.92 cm,胸围 153.63±12.06 cm,管围17.52±2.16 cm,体重 284.24±29.35 kg;其母牛体态结构为体长指数 110.79%,胸围指数130.82%,管围指数14.89%。(见下表1、表2)。

表1 务川黑牛体尺、体重表

表2 务川黑牛体态结构表

3.2.2 体态结构 在对21头成年公牛和60头成年母牛体尺的基础上,计算出其体长指数、胸围指数和管围指数(表2)。

3.2.3 繁殖性能 务川黑牛大多性成熟较晚,一般在18~24月龄才达到性成熟,公牛为18月龄,母牛利用年限一般在10~15年。母牛一牛四季均有发情,但主要在春秋两季交配繁殖为主,发情周期平均18~22 d,发情持续期12~36 h,妊娠期平均为258~300 d,一般3年产犊2胎,少数一年一胎,产双犊的极少,终身产犊6~7头。公犊初生重平均20 kg,母犊平均15 kg,哺乳期通常10~12个月,犊牛断奶成活率为90%以上。

3.2.4 役用性能 由于农耕对畜力的需要,各族人民在养牛方面,十分重视役用特征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经过长期的选育,形成了役用中小型黄牛品种。务川黑牛耙作力强,役用性能一般2~3岁开始使役,使役年限15~18年,体重425.00 kg的阉牛,5 m距离拉重的最大挽力为285 kg,其功率为1.95马力,最大冲力413 kg,役后10 min恢复正常。其每小时可耙地0.16亩,耙地速度0.61 m/s,耙地后6 min后各项生理指标恢复正常,说明务川黑牛劳力强,耐劳和持久,性情温驯,适应山地及田间耕作。

3.2.5 产肉性能 务川黑牛肉用性能良好,肉质细嫩,瘦肉率高。在中等饲养水平下,按照屠宰要求对成年公牛4头,共计4头进行屠宰分割,平均结果如下:宰前空腹活重 324.00±37.83 kg;胴体重166.35±20.26 kg;屠宰率 51.34%;净肉重138.08%;净肉率 41.89%;皮厚0.31±0.07 cm;大腿肌厚21.33±2.39 cm;腰脂肪厚0.20±0.28 cm;肉骨比1∶5.15;眼肌面积57.82±16.34 cm.(见表3)。

表3 务川黄牛屠宰测定表

4 饲养管理方式

务川黑牛以放牧、舍饲或舍饲与放牧相结合为主。放牧以采食天然牧草、树叶为主,舍饲以饲喂农副产品、人工牧草为主。放牧以自然村、组或联户组成牛群,各农户轮流放牧,收牧后各自补饲,补饲成份比较单一,蛋白质饲料少。由于牧草营养成份随季节变化较大,放牧牛的肥瘦、生长速度也受相应影响,5~10月牧草丰茂、气候温和,生长速度较快,日增重可达0.5 kg;冬春季节牧草枯萎,营养物含量急剧下降,加之气候冷,放牧牛生长较慢,平均日增重0.3 kg。

5 品种评估及展望

务川黑牛是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饲养方式下,经过当地群众长期的自然选择和自群繁育而形成役用小型黄牛品种,具有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劳力较强、管理粗放、抗寒、耐粗饲、抗病力强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着体格小、生长速度慢,体成熟较晚的缺点。

加强本品种选育,建立选育保种基地,划定保护区,达到提纯复壮的目的。在充分利用现有品种的基础上,引进优良肉牛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杂交改良,培育出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肉牛品种。开展务川黑牛遗传资源多样性的研究,尽快确立该品种的优良地方黄牛品种地位。

针对务川黑牛以役用为主,其体格较小,尻部尖斜,股部肌肉欠丰满,乳房发育欠佳,泌乳量低和生长速度较慢,体成熟较晚等缺陷等,在搞好本品种选育的同时,引进优良品种进行杂交改良,进一步提高产肉和产奶性能,使其目前以役用为主,向役肉兼用或肉役兼用发展,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若辅之以产品加工,便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并通过务川黑牛的杂交改良及农作物秸秆加工调制技术的推广应用,探讨务川黑牛的肉用杂交模式和黔北地区肉牛养殖模式。

猜你喜欢

管围务川胸围
探讨假体凸度对假体隆乳患者术后胸围及罩杯的影响
成年巴特肯羊体重与体尺指标的多元回归分析
不同品种的后备种猪、头胎种猪和二胎种猪体尺指标相关性研究
品种和胎次对丹系母猪管围的影响
不同杂交组合对务川黑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盛世仡佬 乐活务川
“骑在羊背上的务川”
后备母猪和 1胎、2胎母猪体尺相关指标研究
胸围革命
幸而今天买了胸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