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高大学语文教学实效的几点思考

2010-06-08

文学与艺术 2010年3期
关键词:教学实效大学语文

卢 杰

【摘要】大学语文课程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如何提高其教学效果,己成为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者们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们认为大学语文教学应做到不同专业教学要各有侧重,作品讲解与文学史结合,教学过程应渗透审美教育,以此提高教学实效。

【关键词】大学语文;专业侧重;文史结合;审美渗透;教学实效

大学语文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经过教学学者等多方人事的几经讨论、积极倡导和广泛宣传,特别是近些年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关注,使得通过大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加强他们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如何提高大学语文教学实效也成为语文教学工作者的研究课题和课改项目。笔者结合自己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摸索,提出以下促进教学实效提高的意见。

一、大学语文教学要与专业背景相结合,各有侧重,因人施教

大学语文是为培育全日制高校各类各系科大学生综合性民族文化素质和提高本国语文阅读与表达能力而设置的课程,因此各类教材都侧重在抓住共性,一般选文都以文学名家名作为例,因为文学名家名作涵盖思想内容最广,是人文精神、素质教育的有力载体,有时也选用其他人文学科如历史、析学、社会科学论文,以及阐明科学精神与研究自然科学的名家名作,从而起到文理贯通的作用。但这种选材方法不可能照顾到各个专业的知识特点。怎样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信心,这对教师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笔者认为,大学语文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根据所教专业的不同,适当地、有侧重地选择有专业特色的文学作品进行解读。

同样,对于高校其它的任何专业,我们都可以有侧重地选择教学内容进行讲解。但是,这也就加重了大学语文教师的工作负担。

二、大学语文教学要与文学史相结合,融会讲解,交叉贯通

随着大学语文教学必要性的社会共识的达成,各种大学语文教材犹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日前流行的大学语文教材的结构和体例设计方式不外以下二种:一种是以人文话题作为结构方式,一个人文话题作为一个单元,单元之内占今中外杂陈;一种是以文学史为结构线索,占代、现代、外国各占一块;还有一种是以阅读、写作、日语交际作为结构框架。各高校采用的教材也都有所不同,我们说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应立足于在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母语素养,培养学生对汉语文特别是现代汉语文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而文学作品对如何表达的关注超过其他任何问题,因此它是语文教育最重要的材料。

大学生在中学阶段接触到的文学作品基本上是逐篇讲授,中学语文教学既不将作家置于整个文化史中来认识其历史命运、现实处境和心态,也不结合整个文学史来认识众多作品的内在一致性、时代特色和个性风格。学生没有一个完整的文学史的轮廓,只是为了考试而孤立地掌握一篇篇作品的知识点,被动地接受教材和教师的观点,不能与作者、作品达到精神上的和谐共融,他们也未能获得更多的人文思考。基于这种情况,大学语文工作者应借鉴中文专业讲授文学史的经验,发挥中文教师的专业特长,将某一篇章置于整个文学史中考察,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全面认识作家、理解作品、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认知方式,而目可以让他们由此对历史、文化、人生、文学和审美有更深层的理解,还对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健全的心态和人格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由此达到素质教育的日的。

当我们讲到具体的作家作品时,学生自己往往就可以从文学的角度,实事求是地评价它们的思想和艺术成就,以及它们在文学发展史中的地位、影响和作用。以李白和杜甫为例,作为唐代诗歌的“双子星座”,各个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都不会忽略他们的作品。但同时由于大学语文课程的特点和课时安排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在教材中选用同一个人的多篇作品,而仅仅从一两篇作品我们又很难理解到不同作品之间由相互激发而生成的意义,对文学史的讲解则刚好可以填补这一缺憾。通过对李白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及其创作成就的了解,学生就很容易掌握其作品的浪漫主义特色及对屈原浪漫主义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三、大学语文教学要与审美教育相结合,有机渗透,互利双收

美感是一种审美意识、审美感受,是人对于美的主观感受、体验与精神愉悦,它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精神世界密切相关。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发现美、判断美、爱好美的能力教育。而大学语文是一门由洋溢着作者灵性的特殊教学内容而形成的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科日,是一门不仅能锻炼学生分析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而目能陶冶其情操,发展其个性,培养其审美能力,实现人格的完善与心灵的和谐的特殊科目。因此,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地渗透审美教育。

语文是人的精神家园,是人类审美的集中表现,大学语文教材是语文知识的大荟萃,是思想教育的“百科全书”,可以说,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美的典范,它们展现了一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为我们提供了审美教育的丰富内容。大学语文教学本质上应是一种以审美教育为主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思辨美、创造美作为自己的主要功能,同时兼顾其遣词造句、谋划篇章的工具性功能。大学语文教学一定要体现出与中学语文教学的不同之处,浓墨重彩地开展审美教育应是它的亮点。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应坚定地行走在审美教育的大道上。

为了使大学语文课程切实地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培养出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大学语文教师应围绕大学语文教学的日标,不断思考并探索各种教学方法,共同奏出大学语文教学丰富激越的旋律!

【参考文献】

[1]王建华,西渡.大学语文[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3

[2]陈迩冬.历代名篇赏析集成[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265

[3]李喜民.大学语文:行走在审美教育的大道上[J].新闻大学,2008(1):45-46

作者简介:卢杰,女(1977-),满族,北华大学师范分院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教学实效大学语文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一)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二)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关于高校大学语文学科定位及课程建设的思考
提高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实效的策略
试论如何利用结课技巧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实效
巧妙运用微课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