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助机制强化企业应急管理

2010-06-08宋永胜郭艳秋

劳动保护 2010年4期
关键词:救援应急事故

李 刚 宋永胜 郭艳秋

建立应急体系为现代企业应对各类事故危害所必需。事故发生后企业能否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首先要看企业自身应急资源投入的多少,这一因素将直接影响事故控制的效果。而企业与周边单位建立应急互助机制,可以有效利用和整合企业周边的应急资源,弥补企业自身应急能力的不足,提高联合应急能力,为事故发生的企业提高事故应急处置效率,实现互相支援,良性互动,从而尽可能地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

互助机制的现状

企业建立应急互助机制,有助于周边单位快速有效地参与应急救援。只有实现周边单位间应急信息的有效沟通和应急资源的优化组合,根据周边单位综合情况,制订联合应急方案,提高联合应急能力,才能解决好相邻单位有效建立互助机制,共同参与应急救援的问题。

但是,目前多数企业应急管理自成体系,相互之间没有明确联系,缺少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和协调机制,使参与应急救援的有效性和协同性较差,影响了救援的效果。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相互间缺少有效的信息沟通平台,造成周边单位无法及时得到准确、充分的信息,无法确定事故的地点、性质、保护对象、救援方法等必要信息,影响了应急救援援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二是由于没有经过联合应急演练和有针对性的培训,周边单位救援行动无法有效融入事故企业的应急体系中去,结果导致援助效果差,无法形成合力,甚至有可能出现“越帮越忙”的情况;三是由于没有建立合理的救援投入补偿机制,参加应急救援将增加援助单位的各项负担。

互助机制的必要性

1.应急互助机制是事故应急救援的需要

事故通常具有衍生性和传导性,如果在事故发生初期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极有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灾害,甚至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事故的传播和扩大。2005年11月,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101厂发生爆炸,由事故引发了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约100t苯、硝基苯、苯胺进入松花江,致使松花江受到污染,导致吉林松原市停水7天,哈尔滨停水4天,同时还影响到俄罗斯边境的饮用水,造成极坏的国际影响。如此严重的后果和影响与事故初期处置不利、企业应急能力不足有着直接关系。

由于事故发生的突然性和事故救援的紧迫性,为提高外部支援的效率,企业就十分需要周边单位的帮助,以就近得到支援。从周边单位角度讲,一些单位有自身的应急救援队伍和物资贮备,这些资源平常处于备用状态,具备应急救援的物质基础。距离上的优势也使得周边单位能够迅速投入到事故救援中去,为控制事态发展、消除危害、抢救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2.应急互助机制是企业自身的需要

企业在建设应急系统时,应该对自身存在的危险源和安全隐患进行调查研究,在参考本单位和同行业事故的基础上,对周边单位应急资源和力量以及需要保护的对象进行调查研究,确定在危机发生时能得到的外部支援程度,从而能够指导自身的应急力量建设,确定应储备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数量,救援队伍的人数、规模等,这样才能更适应企业需要,不会出现应急资源不足或应急资源过剩的问题。

3.应急互助机制是企业应急管理体系的补充

目前大多企业的应急管理体系,是按行政区划单位为基础,自上而下的纵向分级应急系统,这一体系的缺点是缺少各单位和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事故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由于应急活动的复杂性,众多来自不同单位的应急力量在参与事故救援时,在信息沟通、行动协调、指挥、授权与职责、通信等方面会存在组织和管理的问题,影响了救援效果,因此应急管理需要各单位、各部门横向的协调、联运。企业建立周边应急互助机制,能有效加强应急处置的能力,补充现有应急管理系统。

4.应急互助机制可实现资源共享

建立应急互助机制可实现资源共享,对参与双方来讲是一种双赢。周边单位是企业的邻居,也是事故发生后最易受到影响的单位,从自身安全角度讲,应急互助同时也保护了救援单位的自身安全。通过建设应急互助机制,还可以了解企业与周边地区危险源分布状况、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队伍建设情况,为政府应急物资储备建设和应急队伍布局提供参考。

如何建立互助机制

1.应急互助机制的范围

建立应急互助机制,对互助单位有着一些基本要求。首先,企业必须是具有独立行为能力的单位;必须具有一定的应急资源储备、应急救援队伍或专业技术力量,可提供应急救援帮助,具备相互支援的基础。因此,建议企业优先选择同行业或相近行业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等建立互助机制,以使得互助救援更有效、更专业。

其次,要求互助企业双方必须距离较近,事故发生时能及时到达事故现场。如果是信息或技术上的互助支援,则不受地理位置限制。

2.应急互助机制的原则

互助互利、自愿参与原则。应急互助机制的建立应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各方自愿参与的原则下进行。

公开透明、对外开放原则。应急互助机制应向所在地其他单位和社会公众公开,发生紧急情况时,不至于引发公众猜测和议论。同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事故应急管理的领导和责任主体是各级政府,应急互助机制的活动必须到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备案,接受其监管和指导。

协调调度、统一指挥的原则。应急互助机制必须建立统一的临时性协调调度组织,或约定应急救援组织形式,以便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互助机构各成员单位的作用。

3.应急互助机制的内容

建立统一指挥机构。最大限度地发挥互助机构各成员单位的作用,形成应急救援合力。

建立指挥通信平台。建立应急救援机构间办公和机构负责人通信联络,并保持稳定、畅通。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建立网络信息平台,解决机构间信息沟通问题。

建立信息沟通和交流学习平台,以提高事故防范能力、应急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主要包括3种平台的建设:一是危险信息沟通平台,主要包括危险源防控信息,紧急情况应急处置、救援方法、防护措施及应急救援物资贮备情况等,并建立这些信息的定期更新机制;二是应急知识教育培训平台,建议在进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培训时,邀请应急专家参与,对本单位应急处置人员进行培训,使应急管理人员和救援人员熟悉掌握互助单位的性质、危险性、应急救援方法等必要的应急知识;三是事故预防交流学习平台,互助机构间在法律允许和不涉及对方秘密的前提下,定期开展日常隐患互查、危险源辨识与管理、风险评估等交流学习活动,以增加相互了解,促进双方隐患管理和事故预防工作,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

建立统一的应急互助方案、应急预案及定期应急联合演练机制。通过持续改进,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发现应急队伍建设和应急资源储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应急能力建设,同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所属区域规划和应急能力建设的意见和建议。避免由于规划问题出现高风险,同时对现有重点危险源周边的规划进行干涉,从而降低风险,提高所在区域的事故防范能力和应急能力。

建立应急物资消耗和人员费用的补偿机制,明确互助各方的职责、义务、互助范围等,并通过协议等形式由双方的法人代表或法人授权的最高管理者确认。

应急互助机制还应承担一定的社会应急救援义务。应急互助机制中的各单位,应在政府有关部门统一领导下,承担所在区域内的社会应急救援任务,对无应急处置能力的单位提供支援。

4.应急互助机制的组织形式

应急互助机制的建立一般应由重点企业、行业协会等组织,设立发起单位,召集所在地企业自愿参与并通过协议、共同章程、联合应急预案等形式,对各方权利义务、应急互助内容等进行明确规定。应急救援组织可按以下3种形式进行。

一是发生紧急情况时,由发生事故的企业报告给发起单位,由发起单位统一指挥调度所有互助单位参与救援。当互助机构内应急资源无法满足救援需要时,发起单位则要通知事故单位向政府报告;二是由发生紧急情况的企业通知互助单位应急组织,并统一指挥调度所有互助单位进行应急救援;第三种组织形式为前两种形式的混合型,由事故单位应急指挥机构担任现场指挥,由发起单位组织所有参加互助的单位进行应急救援。

编辑 杨 璇

猜你喜欢

救援应急事故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紧急救援
学中文
3D打印大救援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小恍惚 大事故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救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