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有人需要你”

2010-06-08

劳动保护 2010年4期
关键词:建筑安全工地分会

杨 璇

一提起建筑,人们自然会想到钢筋水泥,或者是高架林立、尘土飞扬的施工工地,这样的场景很难与女性的形象联系起来。而在我国的建筑领域,一位女性工作者已经为建筑安全工作奋斗了近半个世纪,她就是原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安全处处长,现任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安全分会(以下简称“建筑安全分会”)主任秦春芳。

“一线工作让我成长”

“我是个最没出息的人,”这是秦春芳见到记者说的第一句话,“我当了18年安全处长,然后就退休了,很少有人这么多年都不进步。”玩笑过后,秦春芳认真地告诉记者,自己并没有感到遗憾,因为她对这份工作充满着热情与激情。

1956年,时年19岁的秦春芳迈进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门。当时重点院校本科是5年制,秦春芳在土木系工民建专业的5年期间,学习了大量的建筑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是个男生的专业,当时班上只有5名女生。”谈及为何将工民建专业作为一生的选择,秦春芳回忆说,“当时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 冥冥之中就是喜欢,觉得盖房子是件了不起的事。” 所以,她毅然选择了这个专业。正是这个当时充满憧憬甚至天真的想法,引导着秦春芳一路走了下去。她从一名普通的工地施工员成长到质量检查员、安全员,到国家建设部安全处处长,再到现在的建筑安全分会主任,这一走就是49年,每一步都走得脚踏实地。

1961年,秦春芳大学毕业。“毕业后很有抱负,也充满理想,很想在实际工作中能有所建树,学有所用,所以首选就是去到施工现场第一线。”这一年,秦春芳被分配到了中建六局(现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投身大庆油田建设。秦春芳刚开始工作时,在施工工地担任施工员和质量检查员,主要就是检查施工质量,排除安全隐患。“我们那时强调的是比谁身上的油多,比谁身上的土多。”秦春芳回忆道,工地上质量检查员最辛苦,有时混凝土里石子太大,拿振动棒或者钎子搅拌,仍然很多地方浇注不下去,所以造成混凝土的“蜂窝麻面”和“狗洞”现象,工程质量就会出现问题。质量检查员这个时候就要发挥作用,哪里出现了问题,就得在那里和工人一起盯守,不分白天黑夜,直到大石子都被搅碎,工程顺利进行才能离开,转身又到另一个工作点检查。

“我在大庆工作了10年,真的非常辛苦。那时大庆刚刚建设,自然条件很恶劣。但是我很感谢那段在一线的工作,收获很多。那么艰苦的日子我都走过来了,现在觉得怎么样都幸福,所以人很乐观。”提到那段艰苦的日子,秦春芳平静地说道。

1970年,根据中央的部署,中建六局奉调南下,参加湖北荆门炼油厂大会战,用8个月的时间建成了一座年加工能力250万t的燃油润滑型炼油厂。1973年下半年,为振兴石油化工业,中建六局又奉调北上,支援燕山石化总厂“四烯”工程的建设。在这些建设工程中,到处都留有秦春芳的身影。

1979年3月,秦春芳被调到了国家建设部,直到退休,一直担任安全处处长,同时兼任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理事,从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与监督工作以及建筑安全技术与标准管理。这期间,她组织起草了《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JGJ59-8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等标准和规程,此外还组织编写了多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专著和培训教材。

1997年退休之后,忙碌了36年的秦春芳没有来得及休息,就被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安全分会各会员单位推举,当上了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安全分会主任。截至2010年,秦春芳已连续4届当选这一职务,73岁的她继续为建筑安全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安全的关键在技术进步”

“我认为安全工作一定要依靠技术进步,这是关键。”在与这位73岁老专家的交谈中,“技术进步”是出现次数最多的词。

秦春芳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安全工作中,非常重视建筑安全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第一个体会就是这个行业范围很广。”秦春芳进入建筑领域之后,发现技术在安全方面的应用范围很广,例如安全帽就是拿数十万个头模,经过研究、测算得出的,这就是一项技术。还有属于特种设备的塔吊,安全技术就要研究塔吊如何正常运行,何种情况下会发生事故,加固哪些装置可以防止事故发生等等,这也是安全技术。高处坠落是建筑安全的一大重点,对此秦春芳认为,“可以考虑改革工艺,将高处作业变为地面作业,将现场作业变为工厂式作业,这样很多隐患就可以消除了。例如现在推广的辅佐式升降脚手架,高度是13.5m。就可以利用一定技术在工厂制作,制作好了拿到工地在地面进行组装,组装后再辅佐到建筑物上,用电动葫芦自行升降,这样就减少了高处作业的风险。”

“第二个体会是安全这个学科很难。”这是秦春芳最深的感触,从建筑行业角度讲,一个施工现场最重要的就是质量和安全。建筑施工和其他工作不同是,产品固定,而人员流动,安全防护要跟随施工人员不停地移动。随着工程的变化,安全隐患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建筑安全很复杂、规律性差。“比如安全员今天在工地检查,各方面都合格。但是工程的进度是变化的,安全环境也就随之变化,明天来检查也许就有地方不合格了。”秦春芳解释说,这是建筑行业的一个特点。谈到这一点,秦春芳举了一个例子,2008年在湖南发生过一起施工升降机倒塌事故,死亡18人。升降机原本搭设在17层,给17层以下的楼层送料、送人。有一天施工方计划将升降机接高,从17层接到27层,接高将近30m。经过测量等一系列准备,当天下午16点开始安装,工人一直安装到晚上才下班。第二天没有经过任何手续、验收等程序,就开始使用接高的升降机,结果工作中一个立柱倒塌,吊笼掉下来,死亡18人。其实在升降机安装前,安全员刚刚检查过工地,各项工作均正常,但是随后就发生了事故。这虽然与监管不力有关,但是同时也说明建筑安全毫无规律的特点,因此要求施工现场安全监管人员要更加认真负责、时刻警惕。

“这么多年做这项工作,我做得很艰难,安全这根弦一直在绷着。但是安全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已经割舍不了了。”秦春芳说到这里,沉思了许久。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有人需要你”

1997年退休后,秦春芳仍然坚守在建筑安全部门,担任建筑安全分会主任。建筑安全分会拥有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部门、监督机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施工企业、生产厂家等多种会员单位,主要从事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咨询服务、专业培训、信息交流、调查研究、书刊编辑等项业务活动。秦春芳的工作包括组织交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方面的信息与经验;研讨安全生产工作;协助政府部门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推动建筑施工安全的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保护职工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与健康等。建筑安全分会还受建设部科技司的委托,对一些建筑施工的新产品做咨询服务。

秦春芳介绍,企业在研制建筑施工新产品时,一般都会与中国建筑业协会取得联系,寻求相关帮助。协会工作人员按照现行的规范,在图纸上对新产品进行咨询、修改,然后再到现场帮助企业改进。如目前正在推广的辅佐式升降脚手架,企业研究生产的脚手架达到要求后,协会就帮助企业申请部级鉴定。建设部委托中国建筑业协会主持鉴定,通过鉴定、颁发证书后,企业就可以在施工现场推广使用了。据统计,从1999年开始到目前,中国建筑业协会已经鉴定了大概50种辅佐式脚手架产品。

秦春芳到协会后,还组织开创了文明工地创建之最活动,2003年起开始评选“施工安全文明工地”,2008年又开始评选“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诚信工地”,她希望通过这些活动,促进施工工地标准化建设,消除事故隐患。

“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是仍然还不够,还存在很多问题。”秦春芳说道。现在在建筑领域,《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规定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但是经常出现企业乱编照抄等情况,不能完全落实实施。而施工现场千变万化,因此秦春芳建议,由总包单位去培养专业、有资质的技术人员编制方案。这样一来,遇到有变化的情况,就可以随时修订方案。

秦春芳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总包单位的安全监督体系至今没有建立起来。虽然相关法律规定企业法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但是企业法人还要负责生产、效益等工作,难免会厚此薄彼。而公司的领导层里面,又没有专职负责监督管理安全的人,这也是各项安全生产制度不能严格落实的一个原因。秦春芳建议,要在企业领导班子里设立一名安全总监,专职管安全。此外,企业的安全员最好能够站在第三方,监督执行安全管理工作,这样一来。企业的安全监管体系就全面了。

虽然面临一些问题,但秦春芳认为,我国建筑安全的总体形势还是越来越好的,因为人们对自己的生命越来越重视,管理的方式方法也都有一定进步。但是随着从业者基数逐渐增大,工艺过程变化,产品固定、人员流动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所以要想根本改变伤亡事故多发的局面,并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她建议各建筑企业,要考虑如何利用技术进步,把高处作业变为地面作业,把工地作业变为工厂作业,以确保劳动者的安全和施工质量。

采访结束时,秦春芳告诉记者,“到了我这个年龄,感觉工作着是美丽的,每天脑子里都是工作,很充实。第二个感觉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有人需要你。我几乎每天都会接到咨询电话,比如对方施工现场需要使用某种设备,问我能不能用。了解后我告诉对方不能用,为什么不能用,应该用什么,都解释清楚了,最后对方很满意。这是我最高兴的时候!”

编辑 杨 璇

猜你喜欢

建筑安全工地分会
中国农学会农业信息分会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波比的小工地
中勘协园林和景观设计分会
建筑安全重于泰山
黑马会喜事不断上海、泉州地方分会,房地产行业分会成立
新形势下建筑安全监督的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