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不同方法检测梅毒的结果比较分析
2010-06-08蓝兴锐
蓝兴锐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检验科(511400)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引起患者全身组织、器官病变,近年来呈现出逐渐增多趋势[1]。目前,临床上检测梅毒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甲苯胺红血清不需加热试验(TRUST)、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为了探讨3种不同方法对于梅毒检测结果的敏感度及特异性,现将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收治的1650例受血者的血液标本梅毒检测结果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对2009年1月至2009年10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收治1650例受血者的血液标本进行梅毒检测,其中男893例,女757例,年龄2~81岁,平均年龄44.7岁;均为早晨空腹抽血,分离血清待检。
1.2 试剂
ELISA法检测试剂盒由厦门英科新创股份有限公司提供;TRUST试剂盒由上海荣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RPR法检测试剂盒采自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试剂盒由日本株式会社生产。采用酶免自动分析仪检测。
1.3 方法
每份标本均用ELISA法、TRUST法和RPR法分别进行检测,对所有可疑标本全部采用TPHA法进行确证试验。且各项试验均严格按照试剂盒内说明书要求操作。
2 结 果
表1结果表明,1650份血清标本经ELISA法、TRUST法和RPR法分别进行检测,共检出梅毒阳性标本17份,其中ELISA法检出17份,阳性率为1.03%;TRUST法检出13份,阳性率为0.79%;RPR法检出12份,阳性率为0.73%。经χ2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1 3种方法检测结果分析
表1 3种方法检测结果分析
2.2 可疑标本经TPHA法检测结果分析
表2结果表明,17例梅毒可疑阳性标本经TPHA法确认,ELISA法的假阳性率为6.67%(1/15),假阴性率0%;TRUST法的假阳性率为13.33%(2/15),假阴性率为13.33%(2/15);RPR法的假阳性率为20.0%(3/15),假阴性率为20.0%(3/15)。由此可见,ELISA法监测梅毒的准确率最高,适合作为梅毒项目检测的优选方法。
表2 可疑标本经TPHA法检测结果分析
3 讨 论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以性传播为主要途径的疾病,梅毒患者血液中可存在两种抗体。一类为非特异性类脂质反应素抗体,即抗心磷脂抗体,又称反应素[2]。另一类为抗梅毒的特异性抗体。近年来,梅毒在我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输血传染的机会较大,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对输血前的患者进行了梅毒血清学检查[3]。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甲苯胺红血清不需加热试验(TRUST)、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
ELISA是测定梅毒感染的特异性密螺旋体抗原试验,将梅毒螺旋体基因重组抗原固相化在微孔反应板上,利用HRP标记重组抗原,通过双抗原夹心法检测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因此,对梅毒感染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RPR和TRUST是以类脂质为抗原,检测血清中的抗类脂质抗体,为梅毒非特异性抗体,但使用RPR和TRUST检测梅毒常存在生物学假阳性[4]。本组资料中,1650份血清标本经ELISA法、TRUST法和RPR法分别进行检测,共检出17例梅毒可疑阳性标本经TPHA法确认, ELISA法的假阳性率为6.67%(1/15),假阴性率0%;TRUST法的假阳性率为13.33%(2/15),假阴性率为13.33%(2/15);RPR法的假阳性率为20.0%(3/15),假阴性率为20.0%(3/15)。
由此可见,RPR和TRUST不但有假阳性结果,而且假阴性的比率很高,作为判断梅毒感染的诊断实验有较大的局限性,尤其是作为筛检试验。而ELISA法检测梅毒的准确率最高,特异性和敏感度均很高,适合作为梅毒项目检测的优选方法[5]。
[1]李荣.不同方法检测梅毒结果比较[J].中国输血杂志,2001,14(5):312.
[2]何春辉,彭及良.ELISA双抗原夹心法在梅毒检测中的重要性分析[J].检验医学,2004,19(3):238.
[3]王福俊.梅毒螺旋体ELISA测定方法的建立和应用[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0,15(4):L18.
[4]王靖,王丽,王春风.梅毒临床诊断3种检测方法的应用评价[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3):19-20.
[5]丛宪玲,姜日花,朱明姬,等.580例梅毒患者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3,7(3):2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