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地区饲料霉菌污染情况调查研究

2010-06-07潘振亮刘景喜杨鸿雁陈龙宾王文杰

饲料工业 2010年15期
关键词:天津地区总数霉菌

潘振亮 刘景喜 杨鸿雁 陈龙宾 王文杰

天津地区养殖场霉菌污染对畜牧生产带来的隐患日趋严重,曾暴发多起动物玉米霉变清洗后饲喂中毒事件,也有大型奶牛场由于饲喂劣质粗饲料,毒素含量超标出现流产的情况,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饲料霉菌污染也日益被关注,天津地区霉菌污染情况资料匮乏,仅王金娥等(2005年)进行了调查,其研究中所采集的93例饲料样品100%被霉菌污染。我们针对天津地区样品进行间断性采集,了解天津地区在不同时期的霉菌污染源情况,以其找到在自然环境下贮存的饲料及原料霉菌污染情况的变化规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原料:于天津地区选择固定饲料厂,进行45 d间隔采样。

主要测定指标,测定样品中的霉菌总数,测定玉米、豆粕和猪浓缩料样品中黄曲霉毒素(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呕吐毒素(DON)、赭曲霉毒素含量(OTA)。

1.2 检测方法

1.2.1 霉菌总数的检测

依据GB/T 13092—2006饲料中霉菌总数测定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培养基为高盐察氏培养基。

1.2.2 毒素检测

根据酶联免疫吸附法,采用试剂盒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赭曲霉毒素含量水平。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霉菌总数的检测结果

所有采集样品按国标方法进行活菌计数,测得霉菌总数结果见表1。

表1 天津地区不同采样时间霉菌总数调查结果(个/g)

从表1霉菌总数结果可以看出,霉菌污染存在季节性,主要污染时期是4~7月份,饲料及原料不添加防霉剂的情况下,此期间霉菌总数较高,超出国家卫生标准(GB 13078—2001)的限量标准最高值:≤5×104个/g,且霉菌总数呈递增的趋势。8月30日采样测定霉菌总数结果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与此时期饲料生产中应用新原料有关,在原料收获季节霉菌污染情况较轻,从8月30日~10月15日霉菌总数有增加趋势,这一时期温度、湿度仍利于霉菌繁殖,而10月15日与2月28日霉菌总数测定结果相差不多,10月中旬之后温度、湿度均较低,不利于霉菌生长、繁殖,是其霉菌总数相对稳定的因素之一。

2.2 毒素测定结果

2.2.1 玉米中各种毒素污染情况

各时期玉米样品毒素含量水平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AFB1在8月30日采样样品中的含量水平最高,为 22.62 μg/kg,国家标准(GB 13078—2001)限定玉米中AFB1的标准为:≤50 μg/kg,天津地区6次采样样品超标率为0%;OTA在4月15日采样样品中的含量水平最高,为 81.7 μg/kg,国家标准(GB 13078.2—2006)限定玉米中OTA的标准为:≤100 μg/kg,天津地区6次采样样品超标率为0%;DON在2月28日采样样品中含量水平最高,为4261 μg/kg,国家标准(GB 13078.3—2007)限定各种配合饲料中DON的标准为:≤1 mg/kg,若配合饲料中玉米添加量按50%计算,天津地区6次采样样品超标率为33%;ZEN在7月15日样品中的含量水平最高,为1070 μg/kg,国家标准(GB 13078.2—2006)限定玉米中ZEN的标准为:≤500 μg/kg,天津地区6次采样样品超标率为100%。2.2.2 豆粕中各种毒素污染情况

表2 天津地区被检玉米中4种毒素含量(μg/kg)

各时期豆粕样品毒素含量水平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AFB1在10月15日采样样品中的含量水平最高,为 17.1 g/kg,国家标准(GB13078—2001)限定豆粕中AFB1的标准为:≤30 μg/kg,天津地区6次采样样品超标率为0%;OTA在7月15日采样样品中的含量水平最高,为37.8 μg/kg,国家标准未限定豆粕中OTA的限量标准;DON在2月28日采样样品中含量水平最高,为3060 μg/kg,国家标准未限定豆粕中DON的限量标准;ZEN在4月15日样品中的含量水平最高,为2312 μg/kg,国家标准未限定豆粕中ZEN的限量标准,但豆粕中ZEN含量100%超出国家标准(GB 13078.2—2006)对配合饲料和玉米的限量标准≤500 μg/kg的限量。

表3 天津地区被检豆粕中四种毒素含量(μg/kg)

2.2.3 猪浓缩料中各种毒素污染情况

各时期猪浓缩料样品毒素含量水平见表4,由表4可以看出,AFB1在10月15日采样样品中的含量水平最高,为 54.69 μg/kg,国家标准(GB 13078—2001)限定生长肥育猪浓缩料中AFB1的标准为:≤20 μg/kg,天津地区6次采样样品超标率为33%;OTA在7月15日采样样品中的含量水平最高,为31.52 μg/kg,国家标准未限定猪浓缩料中OTA的限量标准;DON在2月28日采样样品中含量水平最高,为2230.1 μg/kg,国家标准(GB 13078.3—2007)限定猪配合饲料中DON的标准为:≤1 mg/kg,天津地区6次采样样品测定值均高于这个限量值;ZEN在7月15日样品中的含量水平最高,为 2419 μg/kg,国家标准(GB 13078.2—2006)限定配合饲料中ZEN的标准为:≤500 μg/kg,天津地区浓缩料制成配合饲料后ZEN含量有超出国家限量标准可能。

表4 天津地区被检猪浓缩料中四种毒素含量(μg/kg)

3 讨论

3.1 霉菌总数方面,邹玲[2]对10份原料和5份配合饲料进行了抽样检测,与GB13078—2001比对后发现,抽测的15份样品中超标率为20%。姜翠翠等[3]研究表明,在环境湿度小于65%的条件下,肥育猪浓缩料的贮存时间可以长达56 d,且霉菌总数符合GB13078—2001的标准要求,但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15 d霉菌总数达到7.7×105cfu/g,超过国家标准限量。龚国利[4]研究不同贮存条件下鱼粉中霉菌总数变化,结果表明:湿度为65%时17 d超出国家限量标准2.0×104cfu/g,湿度为75%时10 d超出标准,湿度为85%时5 d即超出标准。

3.2 由于饲料中各种毒素测定费用较高,研究费用投入较大,相对其他研究不够深入,各种毒素的限量标准未能完全建立,而且各生产单位也依据不同标准来判断,对生产指导意义不明确,一线工作人员未能领会和掌握,对于畜产品安全留下隐患。

3.3 本研究中发现呕吐毒素在2月28日温度较低时含量最高,且在整个年度里含量均较高,超出国标限定标准。张丞等[5]调查研究表明各种原料中霉菌毒素主要为呕吐毒素、伏马毒素和玉米赤霉毒素。可以看出呕吐已经成为饲料污染的主要毒素。

3.4 霉菌污染情况2008年轻于2007年(张丞,2008),也轻于本实验室2009年样品毒素测定结果,充分说明霉菌污染情况与季节有关,并且与年份有关,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

4 结论

饲料是动物维持、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物质,若动物饲料出现安全隐患,将会给整个食物链带来危害,最终导致人类食品污染。由于饲料企业与养殖企业不同的生产经营目的,采取的判定标准不统一,应根据企业性质进行霉菌污染的防治,保障饲料安全。

饲料霉菌污染情况与季节性相关,与物料自身水份相关,但与物料的形态、营养成分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霉菌总数与毒素含量之间相关性不明显,各种毒素在不同物料、不同气候条件下可能存在一些协同、拮抗作用,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各种毒素的消长、变化规律有待进一步研究。

若干篇,刊略,需者可函索)

猜你喜欢

天津地区总数霉菌
天津地区口感型蔬菜品种介绍
天津地区黏虫迁飞发生特征及监测预报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超12万个
天津地区光伏电站发电量影响因素分析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一半”与“总数”
天津地区地热流体化学成分垂向演化特征研究
霉菌的新朋友—地衣
地衣和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