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侧卧位插胃管法在抢救昏迷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10-06-07符钻英唐汉媛张梅萍林秋炜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17期
关键词:管法侧卧位胃管

符钻英 唐汉媛 张梅萍 林秋炜

插胃管是临床护理工作上最为常见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也是抢救昏迷患者最重要措施之一。能及时有效为昏迷患者插胃管是减少并发症极为重要的关键环节。但是往往昏迷患者病情比较复杂,多伴昏迷抽搐、呕吐、舌根后坠等,难能配合术者,使胃管置入困难。也可因多次反复的插管而造成口腔黏膜损伤或喉头水肿等并发症发生,按常规的方法插胃常常难于成功。为了提高昏迷患者插胃管的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护理工作量,我们对昏迷患者采取左侧卧位插胃管法的应用研究,认为左侧卧位插胃法是昏法患者首选和最理想的体位,现概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在2000年3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昏迷患者中,随机选择需要插胃的昏迷患者100例,按入院先后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常规插胃管法和左侧卧位插胃管法两组,每组50例。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种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分布和病种,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1.2 方法

1.2.1 左侧卧位插胃管法

置昏迷患者左侧卧位,操作者站在患者左侧,先观察了解患者鼻腔的通畅性,如有分清秘物时应及时清除,并选择患者较为通畅的一侧鼻腔;检查胃管质量和通畅,按常规量好胃管长度,用液状石蜡油充分润滑胃管前端,操作者将戴上手套,用一手拿纱布持住吸管,另一手持镊子轻轻夹送胃管的前段,从鼻腔将胃管插入胃内。在充份证实胃管在胃内后将胃管妥善固定好。在整个置管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有异常时立即报告医师处理,更要体现“人本”护理服务的精神,插胃管时动作要轻柔,进管的速度要适中,以避免损伤鼻腔和食管的黏膜。

1.2.2 常规插胃管法[1]

按全国中等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基础护理》教科书鼻饲法中的插胃管法。

1.2.3 插管效果判断

1.2.3.1 成功

将胃管顺利进入胃部,并且胃管可在咽喉部上下提插一次,但过程是无呕吐及无呛咳等情况。

1.2.3.2 失败

胃管被迫拔出鼻孔外重插或需不拔出但仍在咽喉处上提下插,同时可引起比较明显的呕吐或呛咳情况。

1.2.3.3 证实在胃管插进胃内,以常规检验为标志(用一次注射器从胃管内能抽出胃液;或用听诊器在胃区可听到气过水声;将胃管外口置于水中当患者呼气时无气泡冒出3种方法)。

2 结 果

表2 两种插胃管方法效果比较

表3 两种插胃管方所致的并发症

2.1 观察了100例需要插胃管治疗的昏迷患者,50例昏迷患者采取左侧卧位插胃官管法,一次插管的成功48例,二次插管成功2例,没有失败例数。一次插管成功96%,见表2。

2.2 在插胃管过程中患者多发生呕吐、呛咳、窒息等为主要并发症。采用常规插胃管方法50例患者中,无呕吐、无窒息,只有6例昏迷患者发生呛咳的现象。也就是说按全国中等卫生学校护理专业用《基础护理》教科书鼻饲法中的常规插胃管方法进行插管50例患者并发症较为严重,见表3。

3 讨 论

3.1 根据气管的解剖特点,气管是由14~16个气管软骨构成,气管软骨为“C”型透明软骨环。软骨环在后缺如由软组织填充。而食管系肌性管道紧邻气管后方,如昏迷患者带有气管插管时,由于气囊对气管内壁的推压作用,其软组织向后突然,间接压迫食管壁。按常规管可使胃管置入困难。而采取左侧卧位插胃管法,并先排除气囊内气体后,置患者左侧卧,当胃管经过了气囊处食管段后,再将气囊填充,可顺利将管置入胃内。

3.2 根据食管的解剖特点,食管系一个肌性管道,以软骨为支架的气管间接压迫食管壁,如按常插胃管法插骨管时如果抬起患者的头部虽然能加大咽喉部的弧度,但同时也加大了对食管的压迫,使胃管的置入增加了困难。另外,由于昏迷患者的舌肌和会厌部肌肉松弛而容易发生根后坠[2]。在插胃管时如果置患者平卧位时,由于重力作用更使根的后坠加重,后坠的根堵塞呼吸道而影响通气造成患者呼吸困难。而采取左侧卧位插胃管法,使患者头、颈、躯干在同一水平线上,可以减轻下颌部气管及食管的压迫,同时也避免了舌根后坠而造成口咽部通道的堵塞,减轻对食管压迫,使胃管插入顺利。

3.3 采取常规插胃管法为昏迷患者插胃管,在胃管置入至患者的咽喉部时,需要另一护士抬起头部,增加了护士操作时比较复杂。而采取左侧卧位插胃管法护士操作容易,只需单人操作便可,不需他人或其他器械的配合才能完成。

3.4 对于食物中毒引致昏迷的患者,如使用常规插胃管方法所取插管体位不当,毒物可沿着胃道进入肠道,更加加快了毒物的吸收,而采取左侧卧位插胃管法,胃底处于最低位,胃的动非常弱,加之 门保护性痉挛收缩,使毒物储存在胃底,提高了门的位置利于胃管在胃底部抽吸,同时减少了毒物推入小肠,从而减少毒物的吸收[3]。

3.5 如果置患者仰卧位关发生呕吐时,呕吐物不能顺体引流,如果不能及时清理呕吐物,极容易导致患者呼吸道窒息。而采用左侧卧位时,胃位于左季肋部,胃喷门口向右上方。胃内容物不容易因反流而发生呕吐,即使呕吐左侧卧位也得于呕吐物流出,避免窒息的发生。

3.6 颅脑损伤早期的患者,头部不宜过度的抬高和扭曲,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颈项较为强直。如果采取常规插胃管法时,使患者的下颌靠近胸骨柄有一定困难。而采用左侧卧位插管法,不爱患者头颈部活动的限制,比较适用于任何原因所造成左侧卧位。

3.7 采取左侧卧位插胃管,并无增加对患者的不必要的损伤和痛苦,更能体现“人本”的关怀,符合护患关系的伦理要求。

通过本研究的观察,左侧卧位插胃管法可以减轻患者因插胃管所致的并发症,提高一次插管的成功率,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左侧卧位为昏迷患者插胃管(尤其是中毒患者)最理想的体位。

[1] 崔焱.护理基础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69.

[2] 徐亚金.舌后坠病人插管方法探讨[J] .中华护理杂志,1999,34(5):308.

[3] 许效松,孔静.改良洗胃法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103例[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9):22-23.

猜你喜欢

管法侧卧位胃管
侧卧位和俯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研究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直接铺管法在砂质地层大口径管道中的应用
菊花枕改善血压失眠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头高侧卧位护理在新生儿胃食管反流中的应用效果
Seldinger置管法腹腔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大于80°侧卧位的通气效果观察
基于微根管法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细根直径分布、空间变异与取样数量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