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损伤与防护
2010-06-07黄玲
黄 玲
安徽省灵璧县人民医院手术室(234200)
医务人员因职业关系,接触致病因子的频率高于普通人群,长期以来,医院感染的控制主要是针对患者,而对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血液性传播疾病的情况关注甚少[1]。手术室护士因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决定。经常接触新仪器、设备、医用材料、血液制品、有毒有害气体、液体和许多锐器。尤其是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传染率较高的国家,和HIV感染又呈上升趋势,工作人员经常暴露于各种损伤中。加上医护人员自我防范意识较淡漠,缺乏相应的防护知识和措施,经血液传染疾病有明显上升趋势,所以有效的控制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损伤,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和个人防护,显的十分重要。近期对安徽省灵璧县人民医院20名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1年以上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结果如下。
1 研究对象
安徽省灵璧县人民医院20名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1年以上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2人,占10%,女18人,占90%;年龄19~55岁;护龄1~35年;中专9人,占45%,大专11人,占55%;主管护师7人,占35%,护师4人,占20%,护士9人,占45%。
2 研究方法
笔试答卷,发放问卷20份,收回20份,无缺项,有效回收率100%。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①手术室护士职业损伤常见的10个项目(表1、表2)。②护士认知程度:分为知道、不完全知道、不知道、或有、无锐器损伤。③防护措施:分为有防护、不完全防护、不防护。④上报院感:分为有、无。
表1 手术室护士职业损伤调查表汇总
表2 手术室护士锐器刺伤调查表汇总
3 讨 论
3.1 经常性职业安全防护教育与培训相结合
从上述统计数据来看,护士对接触环氧乙烷灭菌物品和接触含PVC成分的一次性用品认知的程度最低,几乎不防护。长期接触这类产品可致子宫内膜异位,内分泌失调及癌症[2]。对接触有毒有害气体、液体、放射线等防护意识也比较淡漠。从理论上讲,大家都知道长期大量接触放射线可致自主神经生理紊乱、造血能力下降、晶状体浑浊、精子生成障碍,甚至诱发肿瘤等[1]。但在实际工作中,护士怕操作不便、麻烦,加上工作量大、较忙,有相当一部分护士不穿防护服或穿着不全,长期下去把身体搞坏了,影响了健康。所以必须经常开展职业暴露安全防护知识教育和培训,提高护士的自我防范意识。对新上岗护士培训内容应包括:①手术室职业暴露常见的因素和防护。②感染性手术正确处理流程。③锐器在手术中正确的传递方法。④锐器刺伤后正确的处理方法。⑤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3.2 规范操作规程
锐器伤是职业暴露感染HBV、HCV、HIV的主要传染途径[3]。所以必须规范各项操作规程 。
3.2.1 戴单层或双层手套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必须穿戴手套操作。医务人员皮肤有破损者或接触血液传染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必须戴双层手套,脱手套后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3.2.2 接触锐器时,禁止直接接触使用过的针、刀片等锐器[1],特别是污染的锐器必须放入无漏的利器盒内安全处置。
3.2.3 手术中传递锐器时尽量使用无接触传递技术代替用手进行或其他锐器传递[1]。
3.3 医疗废弃品的正确处置
锐器和一次性医用废弃物分别放置,送焚烧炉焚烧,并做好登记记录[4]。
3.4 建立和完善职业暴露损伤报告、登记、处理制度
从表1和表2中统计来看,护士在被刺伤、割伤后,首先能正确的处理伤口,但报告制度做得欠佳,约占57%,强调客观理由。如暴露源为HBV者,约70%的护士在24h内能注射乙型肝炎高效球蛋白,但跟踪随访一年的只占到30%左右。
3.5 健康体检
手术室护士每年至少一次健康体检,按要求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1] 朱丹,周力.风险管理[M]// 朱丹,周力.手术室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22.
[2] 侯琳,张彦虎, 胡晶敏,等.手术室护士职业损伤的认知及防护行为的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08,8(5):22.
[3] 刘翠月,张品超,洪瑞乔.手术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J].护理管理杂志,2005,5(4):51-53.
[4] 李晓玲.手术室器械和物资的管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6,3(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