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要大国之间交往史及重要历史事件

2010-06-04张华中

新高考·高三政史地 2010年7期
关键词:资本主义

张华中

【高考展望】

历年高考考查主干知识是明显的趋势,而主干知识又由大国之间的交往以及重要历史事件构成。如2009年江苏卷第17题考查了苏联的斯大林模式;第18题考查了罗斯福新政;第19题考查了美苏争霸;第23题考查英国的政治民主化;第24题考查了布雷顿体系和欧洲的一体化;第25题B考查了印度圣雄甘地。翻阅其他省份的试卷,在这一方面有的更胜一筹,有的大致相当,只有个别稍少一点。在中国崛起、大国博弈的今天,可以预计,大国交往与重大历史事件联系考查将成为近几年历史新课程高考的不朽主题。

【考点梳理】

一、 新航路的开辟大国——葡萄牙和西班牙

1. 两个封建大国开辟新航路的史实

2. 两个封建大国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①经济根源: 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根本原因)

②社会根源: 随着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西欧对黄金、白银的需求日增,受《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很多人希望到东方去“寻金”。

③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切断了东西方传统商路。

④思想根源: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精神。

⑤宗教原因:西欧人热衷于传播天主教。

3. 两个封建大国开辟新航路的意义

①世界市场联系之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②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世界各大洲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③思想震撼之路:证实地圆学说,冲击了神学理论;

④制度变更之路:引起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导致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⑤殖民掠夺之路: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的开始,导致东方国家日益贫困和落后。

二、 十七世纪最典型的资本主义大国——荷兰

1. 荷兰能够成为世界范围内殖民帝国的条件

①优越的地理位置。

②素有经商和从事手工业的传统,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地区之一。

③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④1581年,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

2. 殖民扩张的表现

①成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

②袭击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船只,抢掠其财物。

③积极探索新航路,抢占殖民地。

3. 荷兰的殖民地范围

①非洲——从葡萄牙手里夺取好望角;

②亚洲——在印度沿海建立殖民据点,夺得马六甲和锡兰,侵入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一带,占据中国的台湾;

③北美洲——建立新尼德兰等殖民地。

三、 “日出”和“日落”——英国

1. 日不落帝国的形成

(1) 1588年英国与西班牙“无敌舰队”之战。从此西班牙失去海上霸权,英国开始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2) 英国在印度建立殖民据点;在北美建立第一个永久居留地詹姆士顿,并以此为中心发展为弗吉尼亚殖民地。后陆续建立13个殖民地。

(3) 英荷争霸

①直接原因: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②目的:发展本国的海上运输业,维护英国资产阶级利益(根本)打击荷兰海上贸易(直接)。

③结果:荷兰战败。英国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殖民地,改名为纽约。17世纪末,荷兰失去海上殖民霸权。

(4) 英法争霸——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①时间: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最重要的是1756~1763年发生的七年战争。

②结果:英国胜利,从法国手中夺取北美的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还在印度扩大殖民势力,侵占更多领土。

③英国在争霸斗争中获胜的根本原因:先进的社会制度必定战胜落后的社会制度。

④英国在争霸中具备的优势:

地理优势——地处大西洋航运中心;

经济优势——手工业发达,资源丰富;

制度优势——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军事优势——拥有欧洲最强大的海军。

2. 日薄西山的老牌帝国主义国家

(1)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国家过渡,被美德超越。

(2) 二战后,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被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取代。

四、 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盛衰——苏联

1. 1922年,苏联成立,至1925年,在新经济政策的影响下,经济得到发展。

2. 1924年斯大林上台,1925年实行工业化,1927年实行农业集体化,1928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形成单一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1932年取得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建设成就。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3. 1953年上台的赫鲁晓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体制,1985年上台的戈尔巴乔夫改革先是在经济改革失败后,转向政治改革,直接导致1991年苏联的解体。

五、 从殖民地到唯一超级大国——美国

1. 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诞生;1783年美国赢得独立。

2. 1787年,华盛顿在费城领导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联邦制共和政体的基本原则:总统制、民主制、联邦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3.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美国超越英、法,成为工业总产值世界第一的国家,经历一战和二战,美国成为二战后两个超级大国之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霸主。

4. 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率先从美国爆发,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其特点是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罗斯福新政虽然没有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但使美国走出低谷、缓和了社会矛盾、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5. 1944~1945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建立,其基本特点是黄金与美元挂钩,各成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1947年,美国主导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为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三大支柱,构成了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

6. 二战后,美国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一样,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福利国家的兴起、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7. 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致力于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单极世界,世界格局也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但由于欧洲的联合、第三世界的兴起、日本的崛起、中国的振兴、俄罗斯的经济恢复,世界多极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六、 欧洲合合分分的主角——德国、法国

1. 法国

(1)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推翻封建的波旁王朝的统治,但共和派和保守派的斗争直到1875年才告一段落,以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制。

(2) 意义: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使工业资产阶级得以分享政权,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

2. 德国

(1) 19世纪中期德意志的四分五裂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在“铁血宰相”俾斯麦领导下,通过三次王朝战争,1871年,德意志统一。

(2)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标志德意志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3) 确立的意义:使德国迈入了资本主义门槛。德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到19世纪末,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3. 欧洲走向联合

(1) 原因

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现实因素:二战使欧洲丧失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外部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潮流的推动;思想渊源: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可能因素:欧洲宿敌法国和德国的和解。

(2) 形成过程:

1950年,“舒曼计划”:法国外长舒曼提出西欧国家在一些具体经济领域实现联合的计划;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6国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7年,西欧6国签署《罗马条约》;

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成立;

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1973~1986经历三次扩大。先后有英国、爱尔兰、丹麦、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加入;

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1999年欧洲单一货币欧元诞生。

(3)影响: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动摇了美国的霸权地位,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两极格局受到冲击,促进了世界政治和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七、 经济大国与“政治侏儒”——日本

1. 经济崛起的原因: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这就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美国的帮助和扶持;朝鲜战争提供的有利条件;日本政府制定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日本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

2. 经济崛起的表现: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 经济崛起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重难点突破】

知识整合和考点归纳之后,可以再从不同视角出发,打通专题之间的知识通道,延伸问题和放宽视野,以拓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1. 大国崛起的启示

(1) 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全面发展,提高综合国力。

经济是发展的基础,综合国力的重要表现;片面强调某一方面使国家发展缺乏坚实的基础;各方面综合发展,和谐发展使国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2) 重视文化的作用,文化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软实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思想创新,革新观念,解放思想,以人为本;加强教育,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发展科技,要十分重视激励科技的创新、应用以及转化为生产力。

(3) 重视制度创新。

建立和健全民主法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保障,提高全体公民的政治素养,激发公民的积极性。

(4) 强国的道路是多元的。

选择正确的强国道路是强国的根本;选择的正确道路必须符合本国国情。

(5) 政治家的胆识在关键时期能对国家发展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

2. 二战后至今的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演变的

(1) 二战后,由于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国家被打败,美国和苏联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推行霸权主义政策。而苏联则被美国看作其称霸全球的主要障碍,再加上两国社会制度的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根本对立,美国积极推行反共、反苏政策,即“冷战”政策。美国相继出台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苏联则对应成立了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以及经互会。1949年美国策动成立北约;1955年,苏联为对抗北约,成立华约。这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的全面对峙,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2)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随着欧洲各国生产力的发展,它们强烈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和束缚;为保障自身的安全和发展,西欧各国走向联合,1967年成立欧共体。随着欧共体的发展和扩大,其实力不断增强,政治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严重削弱了美国的霸权地位。日本在1956~1972年经济高速发展,逐渐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决策。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这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是对美苏两极格局的冲击。二战后,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不结盟运动形成,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这些使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但仍以美苏两极格局为主。

(3)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瓦解。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加强。

【创新演练】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我们塑造了建筑,而建筑反过来也影响了我们。”下列是一组有关政治建筑的材料,请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坐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故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材料二它或许是英国通过建筑和特定样式来代表它自身的一个最明显的例子。两排绿皮椅,坐席间距为两个半剑身……温斯·丘吉尔说:“英国议会机构的全部特质建立在这样一个事实上,即议会下院是长方形而不是半圆形的结构。”

丘吉尔概括了议会下院最为重要的两大特征:“长方形的会议厅更适合政党体制。对个人来说,所谓‘左‘右立场很容易改变,但是穿过发言席的行为则需要慎重的考虑……其次,它的会议厅不用大到同时容纳所有的议员……否则十分之九的讨论将在拥挤而迫切的氛围中进行。”

——(美) 迪耶·萨迪奇·海伦·琼斯著《建筑与民主》

材料三 美国国会大厦俯瞰着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这座由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亲身奠基的大厦,对历任美国总统来说都是一个需要小心应付的地方。

美国的开国者们因为长久的自治传统,……使他们对一个坐拥大权的政治领袖患有极大的忧虑,……因此他们想方设法地约束总统的权力。不仅是司法、立法制度上的约束,甚至在宪法中加上了弹劾权,对犯有“叛国罪、贿赂罪或其他重罪轻罪”的总统和其他行政官员进行弹劾,并予罢免。

——《大国崛起·美国》

材料四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国事会议的地方,建于1958年,整体风格庄严雄伟,壮丽典雅,富有民族特色。……万人大礼堂是人民大会堂的主体建筑,平面是扇形,所有的座位都可以看到主席台。一层座位为代表席,每个座位有电子表决器和12种语言的译意风。主席台600平米,设座300个,有声、光、电设备,礼堂顶部有500盏满天星灯和一个巨大的红五角星,放出70道光芒,周围以葵花环和三层水波形暗灯槽,一层大于一层。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这种政治制度在中国古代长期沿用的社会经济基础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是怎样“约束总统的权力”的?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

【参考答案】

(1) 特点:皇权至上,中央集权,等级森严。基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2) 君主立宪制,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实行责任内阁制;政党通过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控制国家政权。

(3) A、国会掌握立法权;B、国会有弹劾总统的权力;C、司法独立,联邦法院若认为总统或国会的某些法律、条约和政策“违宪”,可宣布无效。

(4) 地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5) 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案;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层民主不断扩大。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
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与警示
改编电影《远大前程》的多层主题探究
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博弈——世界近代史经济初探
浅析玉米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作用
浅析玉米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作用
论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视域中的列宁《帝国主义论》
问诊资本主义
也谈资本主义一词的使用
不要给资本主义过多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