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寒牧区肉用羊与甘细羊杂交后代舍饲育肥试验

2010-06-04曹永林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0年5期
关键词:细毛羊天祝牧区

曹永林

(甘肃省天祝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天祝 733200)

2008—2009年,天祝县实施了“高寒牧区细毛羊多向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引进了特克塞尔羊、萨福克羊、陶赛特羊等优良肉羊品种对本地甘肃高山细毛羊(简称甘细羊)进行了大规模的杂交繁殖试验,年产杂种肉羊5万只以上。为了探索F1代杂种羊在高寒牧区的育肥性能和适应性,特开展本试验,以便为高寒牧区发展肉羊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地设在高寒半干旱的芨芨滩村和果曲村,每村选择养殖数量大、积极性较高、耕地面积大、饲草料供给有保障的养殖户,进行舍饲育肥试验。

1.2 试验羊 试验分为特甘F1组(特克塞尔羊×甘细羊)、萨甘F1组(萨福克羊×甘细羊)、陶甘F1组(陶赛特羊×甘细羊),对照组为甘细羊。年龄均为6月龄,出生日期相差不超过4d。

1.3 时间 试验从2009年10月5日至12月5日进行,共2个月。分为预试期和正试期。

1.4 饲养管理 早晚各饮水1次,试验开始前1天,防疫注射,驱虫健胃。早上空腹称重,打号记录。每只羊日均喂精料0.5 kg,自由采食饲草(1.0~1.2 kg)。

1.5 饲料配方及配合饲料 以高寒牧区所产的作物为主,进行筛选与配方,做到就地取材廉价实用。精料配方为:玉米40%,豌豆20%,燕麦20%,麸皮18%,添加剂1%,食盐1%。根据配方,将饲料粉碎混合后,贮存待喂。饲草为青干草70%,氨化草30%。

2 结果与分析

2.1 增重 从表1看出,通过60 d的全舍饲育肥,特甘F1、萨甘 F1、陶甘 F1日增重分别为 131、128 和 122 g;总增重分别为7.86、7.69和7.32 kg;特甘F1日增重和总增重最高,但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3个试验组分别比甘细羊多增重2.40、2.23和1.86 kg,差异显著(P<0.05)。从增重效果看,3个杂交组合能很好地适应高寒牧区的自然条件,在舍饲条件下,增重效果明显高于甘肃高山细毛羊。

表1 不同杂交组合增重、增值情况

2.2 屠宰性能 从表2看出,3个杂交组合的屠宰率分别比甘细羊高4.98、3.33和3.38个百分点;胴体重分别高 5.59、4.07 和 3.84 kg(P<0.01);每千克羔羊肉按 30 元计,特甘F1、萨甘F1、陶甘F1分别比甘细羊多增值167.7、122.1和115.2元,舍饲效益十分明显。

表2 杂种羊与甘细羊屠宰性能

3 讨论与小结

3.1 从3个杂交组合的育肥效果看,特甘F1不但育肥效果高于萨甘F1和陶甘F1,而且屠宰率也高出1.73个百分点和1.6个百分点,产肉性能最佳。

3.2 高寒牧区在秋末冬初进行反季节舍饲育肥效益明显,能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育肥60 d每只羊可获纯利润115元以上,最高可达170元以上,值得大力推广。

3.3 在细毛羊产区,用低等级的(即二级羊以下)母羊和肉羊进行杂交,获取产肉性能高的F1代杂种羊,既能增加养羊收入,又不搅混细毛羊血液,是完全可行的。

猜你喜欢

细毛羊天祝牧区
妊娠后期云南半细毛羊维持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民族地区开展社区教育的实践路径——以天祝县为例
牧区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策略
内蒙古牧区旗县三产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凉山半细毛羊肺炎支原体病的病原分离及生化鉴定
彭波半细毛羊公羔在放牧条件下产肉性能研究
简论天祝方言亲属称谓词
锡林郭勒盟牧区储水窖工程建设探究
试论肃南县细毛羊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