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肉牛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2010-06-04徐敏云曹玉凤芦春莲高玉红于海川张凤仪谭洪亮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0年5期
关键词:存栏母牛定点

徐敏云 ,曹玉凤 ,芦春莲 ,高玉红 ,于海川 ,张凤仪 ,谭洪亮

(1.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保定 071000;2.河北省隆化县畜牧局;3.河北省平泉县畜牧局;4.河北省大厂县畜牧局)

河北省肉牛业的发展得益于黄牛改良和秸秆养畜示范县项目的实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形成了“北繁南养、西繁东育”的格局,充分发挥着草地、山峦和平原秸秆的各自优势,肉牛业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成为国内肉牛生产第二大省。同时,也成为优质活牛出口的主要省份,被农业部列为全国肉牛优势产区。肉牛屠宰加工也在廊坊市等地迅速发展,并进入了国际市场,也是活牛供港供澳的主要省份。但近年来由于禁牧、机械化的普及和利润的不稳定,使得能繁母牛数量不断减少,肉牛业出现了滑坡。基于上述原因,开展了河北省肉牛饲养状况的定点调研,同时提供饲养、疾病防治等方面的技术咨询服务,旨在了解河北省肉牛养殖存在的问题,探究制约河北省肉牛业发展的原因,为制定促进河北省肉牛产业发展的对策提供依据。

1 实地调查方法

1.1 定点调研户的选取 河北省肉牛产业以承德、张家口、沧州、衡水等市的17个县为主繁育区,以廊坊、唐山、保定、石家庄等市的20个县为主育肥区,定点调研户的选取也充分考虑了主繁育区和主育肥区的分布,并考虑了地形、饲养方式的差别,以张家口沽源县、承德丰宁县作为坝上高原地形、放牧饲养方式的代表,以承德市平泉县、隆化县作为冀北燕山山区、半舍饲半放牧和舍饲育肥饲养方式的代表,以保定易县作为太行山山地丘陵地形、半舍饲半放牧区及舍饲育肥饲养方式的代表,以沧州市盐山县、廊坊市大厂县作为平原地形、农区舍饲饲养方式的代表,具体调研户的分布及定点调研户(场)所属行政区域的基本情况见表1。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对养殖户的选取要求是养肉牛3年以上的固定养殖户(场)。调查内容:肉牛场(户)基本情况、肉牛存栏、出栏情况、日粮结构、疾病情况以及技术需求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肉牛存栏情况分析 定点调研户(场)肉牛存栏情况见表2。全部定点调研户(场)上半年肉牛平均存栏205头,购入体重250~450 kg,多为350 kg,购入价格14.0~18.0元/kg,多为14元/kg;下半年户均存栏为236头,购入体重250~400 kg,多为300~350 kg,购入价格多为13.5元/kg。肉牛来源大多为本地、东北和坝上地区。

上半年,冀北燕山山区半放牧半舍饲和舍饲育肥为主的平泉、隆化,以及坝上高原半放牧半舍饲以放牧为主的丰宁、沽源等县具有一定数目的母牛和小牛,4个县母牛占畜群结构的比例分别为18.79%、4.40%、37.50%、15.07%,小牛在畜群结构中的比例分别为5.98%、1.63%、25.00%、9.59%,而在太行山山地丘陵半放牧半舍饲和舍饲育肥为主的易县和平原农区舍饲饲养的盐山、大厂基本不饲养母牛和小牛。

作为河北省最大的肉牛屠宰加工基地的大厂县,淘汰奶牛在定点调研户(场)肉牛存栏中的比例远高于其他地区,淘汰奶牛在大厂县定点调研户的存栏比例为上半年16.64%、下半年14.77%,而在平泉县的上半年比例为2.56%、下半年为2.16%,而在其他地区的调研户中,没有淘汰奶牛育肥存栏。

在畜种结构上,由于西门塔尔牛的育肥效果好,定点调研户的肉牛存栏基本为西门塔尔牛,其他的如夏洛莱牛、安格斯牛和草原红等也有一定的比例,但存栏数较低,大厂县存在一定数量的荷斯坦淘汰奶牛,上半年比例为12.28%,下半年为11.82%。

表1 定点调研户所属行政地概况

表2 河北省定点调研肉牛户(场)2009年存栏情况

坝上地区、冀北燕山山地饲养区的平均饲养规模要小于平原农区的饲养规模。各地饲养经营方式亦存在较大差异。坝上地区,因以放牧饲养为主,随着禁牧政策的执行,饲养规模不断缩小。丰宁、沽源牧区,户均存栏一般为5~6头。冀北燕山山区的平泉和隆化,以舍饲为主,母牛养殖一部分放牧饲养,大规模育肥养殖户仍以舍饲形式为主。在平泉县,规模较大的肉牛饲养场存在半数以上的合作社经营方式,养殖户集中饲养,统一饲养模式,这和其他地区的饲养经营方式有着较大的区别。在平原农区的盐山,有着类似平泉县的合作社经营方式,但养殖户仅仅依靠规模较大的养殖户(场)出售育成牛。河北省最大的肉牛加工屠宰基地大厂县,与其他地区的差别在于,屠宰加工厂同时经营肉牛育肥场。

2.2 肉牛出栏情况分析 定点调研户(场)肉牛出栏情况见表3。上半年户均出栏373头,出栏体重500 kg左右,出栏价格在12~15元/kg之间,销售区域多为北京、上海、山东等经济发达地区。下半年户均出栏为232头,出栏体重多在600 kg左右,出栏价格大多为14元/kg,销售区域和上半年没有差别。

不同饲养区域,出栏肉牛的体重有一定差别。坝上饲养区,肉牛出栏大多为300 kg的架子牛,用于继续育肥,大多销往其他地区。其他饲养区,肉牛出栏大多为500~600 kg,直接屠宰加工或销往北京、天津、山东等地。

不同饲养区域,出栏肉牛的利润也有一定差别,这和出栏的体重以及日粮构成有很大关系。坝上饲养区,主要靠放牧饲养、饲养成本较低,出栏肉牛主要为架子牛,利润较高。而其他饲养区,出栏肉牛主要为育肥牛,饲养成本较高、利润较低。

调研中发现,肉牛市场流通机制并不健全,主要表现为,缺乏市场中介和信息发布机构,养殖户无法把握市场行情,从而影响了养殖决策,也影响了肉牛存栏和出栏数量,进而影响了牛肉的市场价格。再者,由于市场流通信息缺乏,也增加了养殖户购买架子牛的成本,主要是运输成本。信息缺乏和对养殖户养殖状况无法掌握,也是造成牛肉质量问题和产品无法细分和升级的原因之一。

2.3 肉牛日粮结构分析 定点调研户(场)肉牛饲养成本及效益情况见表4。河北省肉牛养殖日粮结构基本相似,这和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紧密相关,尤其是粗料基本上属于就地取材。粗饲料以玉米干秸秆、玉米秸秆青贮、玉米秸秆微贮为主,其他主要有酒糟、醋糟等。精料也差别不大,自配料主要以玉米、麸皮、棉籽粕等为主,不同地区由于存在其他精料来源,也会选取其他下脚料作为精料,例如面包屑、葡萄干末、啤酒浆等。

饲料总成本,按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大厂>易县>隆化>平泉>盐山>丰宁>沽源,而饲养效益(盈亏),按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沽源>丰宁>易县>盐山>平泉>隆化>大厂,和饲料总成本基本为相反的顺序。

坝上高原区肉牛养殖,5—10月为放牧饲养,不喂任何精料,饲养效益以坝上高原区的丰宁县、沽源县为最高,其次是冀北燕山山区的平泉县、隆化县,效益最低的是平原区的大厂县。

表3 河北省定点调研肉牛户(场)2009年出栏情况

表4 河北省定点调研肉牛户(场)2009年日粮构成、日增重及盈亏情况

肉牛日增重和饲养地区有着密切关系,坝上区由于气候寒冷,冷季肉牛养殖主要依靠青干草,不添加任何辅料,肉牛日增重低于其他地区。造成地区间日增重差异的另一原因是饲养管理水平的差异所致。

3 河北省肉牛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河北肉牛养殖初步形成北繁南育的流向结构,养牛结构区域化正在开始形成[1],呈现生产水平提高、良种率增加、养殖规模扩大、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增强,以及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等特点。但随着近年来产草量降低,国家实施禁牧政策,河北省实施的“北繁南育”和“西繁东育”生产模式日益受到挑战,本次调查结果也表明,虽然坝上高原区存在一定比例的母牛,但其比例和绝对数量已大幅下降,其作为肉牛繁育基地的功能地位在不断下降。

3.1 存栏数量大幅下降 与2002年[2]相比,2009年10月全省肉牛存栏下降了36.02%、可繁母牛下降了59.43%、肉牛出栏下降了24.52%、牛肉产量下降了20.20%,肉牛生产呈现滑坡趋势(见表5)。因牛源不足,部分肉牛屠宰加工厂不能正常运转,造成设备闲置。

近年来,由于无序屠宰和行业薄利,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散养农户放弃养殖母牛,屠宰场泛滥又导致争抢牛源的恶性竞争,加之肉牛的繁殖期较长,能繁母牛结构和数量出现萎缩,犊牛繁育已成为肉牛业发展的瓶颈,使河北省肉牛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滑坡。

表5 河北省肉牛存栏和生产情况

3.2 肉用奶公犊资源亟待开发 调查中奶公犊饲养很少,河北省奶牛存栏185万头,每年应有50多万头奶公犊,但相关育肥技术滞后,利润较低。使得奶公犊资源利用有限,没有成为增加牛肉产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3.3 饲养管理粗放 日粮配方随意性强,或不能满足肉牛的营养需要,或某些营养过剩,或育肥期用同一个配方等。阶段育肥技术、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等新技术使用较少。饲料的质量、安全问题没有得到重视。

牛舍简陋,环境控制难度大。部分牛场卫生条件很差,养殖专业村,分散饲养、人畜混居,粪污污染严重。

4 河北省肉牛产业发展对策

4.1 加强对肉牛养殖财政补贴的扶持力度 为防止繁殖母牛的再度滑坡,保护养殖母牛的积极性,建议采取财政专项补贴方式,对配种和冷冻精液进行补贴;如同现行的粮食价格补贴政策,制定犊牛价格补贴保障政策;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应当对规模化养殖设备如规模牛场建设、TMR搅拌机、青贮设施等进行补贴。

4.2 加强对肉牛产业发展资金的支持 积极开展肉牛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能繁母牛和育肥牛保险、贷款抵押。加大对规模化养殖和母牛饲养的信贷扶持,放宽贷款额度和时限,并制定贷款贴息、贷款展期等优惠政策。

4.3 稳定技术研发队伍,提高肉牛产业技术研发水平从肉牛养殖,疾病防控、牛肉产品加工到环境控制技术,应设立专项科研课题,给予长期、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稳定技术研发队伍,解决制约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

4.4 组建县级、乡镇、村级技术推广与服务体系 在肉牛主产区,通过制度和机制改革,建立稳定、结构和人数合理的技术推广与服务体系,吸纳大学生,稳定技术队伍,彻底解决“上有技术、下无推广队伍”的瓶颈问题。

[1]贾青,李运起,孙少华,等.河北省肉牛“北繁南育”生产模式的建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9,22(4):116-120.

[2]中国畜牧业年鉴编委会.中国畜牧业年鉴2002[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存栏母牛定点
母牛分娩前管理要点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母牛常见产科病及治疗措施
例谈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问题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解析几何中定点问题的处理策略
直线过定点的5种特优解法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