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36张不合格处方点评分析

2010-06-02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年5期
关键词:用法制剂合格

周 璐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洪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宁波 315020

我院处方点评小组对 2007年 1月 ~2009年 12月期间我院处方进行了点评,从中发现一些不合理用药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

1 方 法

随机抽取本院 2007年 1月 ~2009年 12月处方共 16533张进行点评。由医院处方点评小组按《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规范》要求,主要包括前记、正文、后记三部分,重点点评处方的药物临床使用适宜性,包括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

2 结 果

16542张处方中,不合格处方 836张,不合格率 4.68%。不合格处方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07年处方不合格率分别与 2008年、2009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见表 1~ 4。

表1 16533张处方点评情况

表2 2007年不合格处方简要情况分类

表3 2008年不合格处方简要情况分类

表4 2009年不合格处方简要情况分类

3 讨 论

2007年 8月以前,我院采用手工处方,处方前记主要问题是患者地址不详、科别、年龄、体重、电话、诊断等漏填或填错。自 2007年 9月医院实行电子处方后,处方前记就比较完善,包括处方单位、处方编号、姓名、性别、年龄、体重、科别、费别、门诊号、住院号、电话、家庭地址、职业、工作单位、诊断等漏项情况比较少,主要是婴幼儿、儿童年龄未写到日、月,体重未写明,诊断书写不规范;处方后记漏签名问题也解决了。通过三年的处方点评,我院的处方合格率大大提高。目前,处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药物临床使用合理性。

3.1 药物选择 诊断与用药不符。某些患者在诊治时,基础疾病多,医生出于方便患者考虑,为其开具治疗基础疾病的药品,而缺少诊断;某些药品的适应症和治病目的不符。抗生素越级使用和选用不当 住院医师开具二线以上抗生素,不规范联合使用抗生素;围手术期患者使用抗生素,选择非首选和次选的药品,围手术期患者使用抗生素,提前使用;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

3.2 给药途径 改变给药途径。说明书注明是口服的,但医生却嘱咐患者外用;由于厂家变化,注射剂只能静脉滴注的改为静脉推注,存在安全隐患,如进口奥美拉唑改为国产奥美拉唑时,国产的不能静脉推注。

3.3 用法用量 缩短或延长给药时间。缓控释制剂规定 1天 2次的,用法改为 1天 1次或 1天 3次,达不到治疗效果,或增加毒副作用;如头孢曲松,一般 1天 1次,改为 1天 2次而影响治疗或增加患者费用等。加大剂量,超说明书用法。如奥美拉唑注射剂,说明书中老年人为 1天最多 80mg,改为每次 80mg,1天 2次等。五官科和外用制剂,外用制剂,涂多少,涂几次,难以描述;喷剂喷多少量;滴鼻剂用多少量,多少间隔时间等。

3.4 药物相互作用 四环素类与钙、铁制剂合用,降低疗效;丁胺卡那加速尿,增加毒副反应等。

3.5 配伍禁忌 说明书规定单独使用的中药注射剂加用抗生素制剂;心力衰竭合并哮喘患者使用 β受体阻滞剂,加重哮喘;青霉素类联合氨基糖苷类输液,中间不隔开,产生沉淀等。

3.6 其他问题 重复给药;门诊处方超 1月量;单张处方超5种药物;二类精神药品超过 7天量;同一天,同一患者在不同科就诊,医生开同一药品等。

3.7 减少不合格处方的对策 ①院领导重视。医院成立由主管副院长为组长的处方点评小组,定期检查、总结,并把结果公示,院领导在院周会上强调共性问题。②医院处方点评小组隶属于院部直接领导,独立检查,不受其他科室干扰。每季深入各科讲课,与临床医生沟通,对不合格处方多的科室,个别指导,以解决不合理处方的共性和个性问题。③按处方点评制度进行奖罚。对查到的不合格处方,医院处以适当处罚,对处方规范的科室和医务人员予以奖励、表扬。

通过领导重视,制度落实,医院处方点评小组人员和临床医生等各方共同努力,我院的处方合格率从2007年的 90.2%提高到 2009年的 98.9%,特别是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的不合格处方明显减少,2009年我院用药纠纷比以往明显减少,提高医院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猜你喜欢

用法制剂合格
address的高级用法你知道吗?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作”与“做”的用法
特殊用法
元胡止痛系列制剂4种工艺比较
不合格的洗衣工
做合格党员
固体制剂常用设备清洁验证研究
句子的合格与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