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感性眼炎的护理体会及预防
2010-06-01任海清
任海清
交感性眼炎是指穿通性外伤或内眼手术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肉芽肿性全葡萄膜炎后,另一眼也发生同样性质的全葡萄膜炎。可发生于外伤或手术后5天至56年内,但多发生在2周到2个月内[1]。从1996年元月到2009年12月,我科收治交感性眼炎12例,经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12例,其中男10例,女2例。年龄8~50岁,眼球穿通9例,球内异物3例;2-8周内发病的8例,<2周的2例,>8周的2例。本组病例药物治疗均在半年以上,炎症得到有效控制。
1.2 方法
1.2.1 心理护理 是近年来提倡的一种特殊护理工作,且是一种科学的较为情感化的护理范畴。患者因眼外伤后视力极差甚至失明,因此心情相对较差。当未受伤眼因炎症反应视力有所下降时,多数毫无思想准备,打击很大,更有个别患者认为对外伤眼治疗不当是造成未受伤眼视力下降的原因,因此对医护人员的医疗护理工作不配合。经过我们耐心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使其了解到坚持配合治疗,这种疾病是可以控制的。
1.2.2 病情观察及护理 对交感性眼炎的患者早期观察和治疗非常重要。当未受伤眼炎控制后。视力可迅速提高,当如果发生玻璃体,晶状体浑浊或继发青光眼等并发症,则视力提高会受到影响。我们注意观察患者眼部及全身情况,注意有无感染征象。
1.2.3 用药的护理 本组眼局部均使用激素及消炎药。我们耐心向患者讲解散瞳的目的及必要性。散瞳时嘱其压迫泪小点2~3 min,减少瞬目及交谈。长期使用激素可使患者出现外形改变。我们反复向患者讲解遵医嘱用药的必要性,使其了解和接受使用激素后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
1.2.4 预防 改善生产设备:尽量使生产设备先进化,做到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无害化和远程操作。进行安全教育:厂矿企业单位领导必须设有专职人员负责安全生产,督促检查工作。必须有完整严密的岗位责任制和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加强个人防护:为防止个人在生产过程中受伤中毒,个人的安全防护极为重要。防止眼受伤的最好方法是戴防护眼镜,防护盾和防毒面罩等。
2 结果
经过一系列护理干预及采取积极主动的预防措施后,交感性眼炎的发病率由原来的67%下降到33%,见表1。
表1 交感性眼炎始发因素统计 人(%)
3 讨论
3.1 视力 一般眼前节病变发展迅速而预后较差。眼后节病变的过程较缓和,预后较好。越早越积极治疗愈后越好。且受伤眼的严重性及交感眼的视力显著相关[2]。眼病患者对视力的变化比较敏感.我们针对患者的心理变化特点,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影响视力恢复的原因。
3.2 瞳孔 眼前节炎症反应较重时,如失于治疗或治疗无效时,可发生虹膜后粘连[3]。患者在使用散瞳药物后视物模糊。我们加强对患者的生活护理,防止因视力不清而发生意外。
3.3 眼压 房角葡萄膜是营养眼球的重要组织,有分泌房水的作用,因虹膜睫状体靠近前房角,发炎时不但有大量渗出物进入前房或玻璃体,同时也影响房水循环,引起继发性青光眼,使视力严重损害。
3.4 视网膜脱离 由于后极部出现炎性反应,脉络膜出现灰白色病灶,使视网膜水肿混浊,炎症渗出液较多时,可致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是交感性眼炎的常见体征,患者常出现眼前漂浮物,某一方位闪光感,眼前阴影遮挡等临床表现,随着炎症的控制,症状可逐渐缓解或消失.
3.5 感染 治疗葡萄膜炎及眼外伤时,在应用抗菌药物的同时,应用皮质类固醇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由于大剂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发生感染;同时使用免疫抑制剂使炎症反应不明显,易被忽略而致严重后果。
3.6 用药 对葡萄膜炎尤为重要,四例眼前节炎症反应较重时应用短效扩瞳剂滴眼液散瞳,解除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痉挛有止痛作用,减少睫状肌对血管的压迫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眼前涂眼膏,防止虹膜后粘连。早期全身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当炎症不能迅速控制时加用或改用环磷酰胺或环孢霉素等免疫抑制剂[4]。
3.7 预防 由于我们所处的环境属重工业地区,工矿生产单位的安全防范至关重要,眼外伤及其后遗症不仅给患者本人及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因此它的防治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工作,必须引起广泛的社会各界的重视,利用一切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其危害、影响及其可避免性。
[1]蒋春雷,路长林.应激医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5.
[2]崔焱.护理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0.
[3]刘家琦,李凤鸣.实用眼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76.
[4]李凤鸣.中华眼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