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幼畜肺炎25例报告
2010-06-01张成
张 成
(青海省民和县总卜乡兽医站,青海民和810804)
肺炎是幼畜临床常见疾病,多为支气管肺炎,四季均可发病,冬春季多见,笔者见 2005年11月至2009年5月,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幼畜肺炎,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均为门诊病畜,根据临床症状确诊为肺炎或支气管肺炎,共49例,随即分为2组。治疗组25例中,肺炎病畜18例,支气管肺炎病畜7例,马属家畜11例,牛10例,猪4例,平均年龄3月龄至1.5岁。对照组24例中,肺炎病畜19例,支气管肺炎病畜5例,马属家畜12例,牛9例,猪3例;平均年龄2.5月龄至1.5岁。2组患畜品种、年龄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骤,体温升高,呼吸,脉搏加快,咳嗽,流黏性鼻液,鼻翼扇动,呕吐,烦躁不安,汗出热不退,诱咳呈阳性,且疼痛敏感,胸部叩诊后期可出现较大面积的浊音区,听诊肺部病初肺泡呼吸音减弱,可闻及捻发音,可听到湿啰音或干啰音,有时肺泡呼吸音消失。舌质红、苔黄腻,脉象滑数。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以抗生素控制感染,止咳、祛痰药物改善症状,用青霉素治疗,马属家畜和牛 80~160万IU,猪 40~80万 IU,祛痰止咳选用氯化氨马属家畜和犊牛10 g,仔猪2 g灌服。5 d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
2.2 治疗组 在采用西医常规疗法的同时灌服麻杏石甘汤加味。处方:生麻黄8 g,石膏30 g,苦杏仁、葶苈子、桑白皮各15 g,生甘草 5 g。加减:高热不退者加鱼腥草30 g,青贝母、黄芩各15 g;痰热内盛者加胆南星、竹如各 12 g;热退咳喘甚者将生麻黄改为炙麻黄 10 g;痛性抵制性咳嗽加全瓜篓 20 g、丹参、赤芍各 15 g;痰多转白稠者去石膏加紫苏子、莱菔子、法半夏各 12 g;喉间痰鸣者加射干 15 g。仔猪剂量减半。具体剂量可根据年龄、品种及体格大小适当增减。每日1剂,水煎2次,2煎混合约600 mL,分3次灌服。3 d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消失,肺部听诊、叩诊均正常。显效:症状明显减轻,大部分体征消失。有效:症状减轻,部分体征消失。无效:症状或体征无减轻或加重。
3.2 治疗效果 治疗组治愈19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对照组治愈 13例,显效2例,有效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5%。2组总有效率比较,极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
表1 2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平均天数)
4 讨论
中兽医学认为,幼畜肺炎属肺炎咳喘范围。临床以发热、咳嗽、气促、鼻煽为主要特征。病位在肺,可累及脾。因为幼畜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或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外因为风邪(风寒、风热)。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以降为顺。“肺不伤不咳”,“脾不虚不久咳”。外邪犯与肺卫,卫外不固,肺失宣肃,闭阻肺络,迫气上逆而咳嗽、气促、鼻煽。肺气郁闭,若不能及时达邪外出,易郁而化热,热灼津液成痰,痰热互结,表现为发热,咳痰黄稠,喉间痰鸣。“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若脾虚失运,痰湿内生,上贮于肺,痰湿郁久化热,郁闭肺气,阻塞肺道,气滞血淤,肺络不畅,表现为咳嗽、发热、胸闷,叩诊后期出现较大面积的浊音区,听诊肺部可听到湿啰音或干啰音等症状。可见痰热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临床上尤以痰热闭肺型多见。笔者拟清热涤痰、止咳平喘、宣肺开闭为治法,佐以活血化瘀通络,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方中麻黄宣肺发汗,用量宜轻,行开肺之效;热退咳喘甚者生麻黄为炙麻黄。现代研究表明,麻黄煎剂有抗病毒和发汗作用。石膏清泄肺热,用量远大于麻黄,一般是麻黄的3~6倍,制麻黄亦温之性,两者共奏清热宣肺之用。青贝母性寒味苦,具有很好的化痰止咳,清热润肺功效,桑白皮清泄肺热、祛痰平喘,葶苈子下气泻肺、化痰平喘,三者常相须为用,以治咳喘之实证。甘草和中解毒。麻黄、石膏与青贝母、桑白皮、葶苈子,一宣一降,使肺气畅达,经络通畅。丹参活血化瘀,通畅肺络,促进痰液排除,缩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而中后期热象已解,气阴必伤,可予益气养阴之太子参、麦冬、玄参、五味子等扶正去邪,增强体质,减少肺炎的复发。
本观察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幼畜肺炎,在退热、止咳、平喘、化痰、肺部干湿啰音消失、肺部叩诊浊音区消失、总有效率方面效果显著,既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又能防止其他病证的发生,且治疗彻底。因此,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幼畜肺炎较西医治疗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