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运动减肥心中有数

2010-06-01穆道宏

体育师友 2010年5期
关键词:能量消耗氧量时速

□穆道宏

学生运动减肥心中有数

□穆道宏

现在学生中胖子越来越多,减肥已成为他们的热门话题。对于要减肥的人来说,首先应衡量自己是否肥胖,确认自己肥胖后,再确定减肥目标并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同时计算每次运动的能量消耗和时间,做到心中有数。只要坚持不懈,肥胖者也可以塑造一个健美的自我。

标准体重;运动项目;能量消耗;运动时间

现在学生中胖子越来越多,体重超过100公斤的学生已屡见不鲜。肥胖使人身体臃肿,行动不便,同时也给人带来了许多疾病,使人的生活质量下降,学习与工作的效率降低。目前,减肥已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人们在通过各种方法进行减肥。然而,由于盲目性和缺乏毅力,致使许多人的减肥效果不明显,甚至半途而废。其实,对于大多数肥胖者而言,运动减肥是既有效又有利于健康的减肥方法。只要在实施前设定减肥目标并进行简单的计算,完全可以心中有数地进行减肥。

对于准备减肥的人来说,首先应该衡量一下自己是否肥胖,然后再确定是否需要减肥和如何减肥。

一、计算标准体重确认是否肥胖

现在流行的关于标准体重或理想体重的计算方法有许多,如BMI计算法、简便计算法、男女分别计算法、分地区计算法等。其中简便计算法与BMI计算法的结果最接近。

1.BMI计算法

BMI即体重指数,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测量肥胖的方法。一般认为BMI值为22是最标准且不易患病的健康标准。我国的一些专家认为,中国人BMI的最佳值是20~22。

计算公式: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

标准体重(公斤)=22×身高(米)2

以身高1.72米的人为例:标准体重=22×1.722≈65.08(公斤)。

2.简便计算法

这种方法用心算就可以得出结果,使用方便,其标准体重的计算结果与BMI接近。

计算公式: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0]×0.9

以身高1.72米的人为例:标准体重=(172-100)×0.9= 64.8(公斤)。

为了便于操作,建议大家采用简便计算法来计算自己的标准体重或理想体重。

计算结果出来后进行比对和判定,一般体重低于或高于标准体重10%以内为正常,体重超出标准体重10~20%以内为超重,体重超出标准体重20%以上者为肥胖。体重在正常范围内的人不必减肥,超重者只要身体状况良好也无须减肥,但应控制体重,肥胖者应查明肥胖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减肥。

二、查明肥胖原因确定减肥方法

如果确属肥胖,应先查明造成肥胖的原因,然后确定减肥方法。肥胖引起的原因分为三种:

1.继发性肥胖:是内分泌紊乱或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种疾病,需要进行治疗。

2.药物性肥胖:是在治病的同时,由于药物引起的肥胖,停止用药后状况会改善。

3.单纯性肥胖:是由于饮食过量、运动不足造成的,有一定的遗传性。肥胖者中95%以上属于单纯性肥胖,可以通过控制饮食量和进行适当的运动来减肥,即“管住嘴,迈开腿”。

“管住嘴”就是要通过控制饮食量,使每天摄入的能量低于消耗的能量。一个人一天的能量消耗,可以通过查各种活动能量消耗表,进行计算得出。例如一个身高1.72米、体重80公斤的学生,一天中睡眠、休息、吃饭、盥洗、学习等各种活动的能量消耗,通过查各种活动能量消耗表计算为2600千卡。那么,他一天摄入的能量必须低于2600千卡。

“迈开腿”就是要在“管住嘴”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运动,每天再消耗300千卡以上的能量。运动减肥,主要是进行一些持续时间长,强度适中,以有氧氧化供能为主的有氧运动。这时脂肪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供二磷酸腺苷再合成为三磷酸腺苷。

三、确定减肥目标计算每次运动的能量消耗

单纯性肥胖者在实施运动减肥前,应先确定年减肥目标和周运动次数,然后计算每次运动的能量消耗。

研究表明:在65%Vo2max(最大摄氧量)强度下运动时,脂肪氧化所占供能比例是最高的(约为54%)。如果每天保持在这种强度下运动消耗300千卡能量,其中162千卡能量则是由脂肪氧化供给的,而1克脂肪可释放9千卡能量,162千卡能量就可消耗掉18克脂肪。设定一个人保持在这种强度下,一周运动5次,年脂肪消耗目标6千克,一年按52周计算。

计算公式为:每次运动能量消耗(千卡)=年脂肪消耗量(克)÷年周数÷周运动次数×1克脂肪释放能量(千卡)÷ 54%。

将上面数据带入计算:每次运动能量消耗=6000÷52÷5× 9÷54%≈385(千卡)。即每次运动要消耗385千卡能量。

然而,摄氧量在运动实践中不便测量和掌握,而在多数运动中摄氧量与心率紧密相关,所以,在运动实践中,一般以心率来控制运动强度。要保持在65%Vo2max(最大摄氧量)强度下运动,20岁以下的人心率应控制在150次左右;20~29岁的人,心率应控制在145次左右;30~39岁的人,心率应控制在140次左右;40~49岁的人,心率应控制在135次左右;50岁以上的人,为安全起见,心率应控制在180减年龄为宜。

四、选择适宜运动项目计算每次运动时间

既有减肥效果又便于实施和掌控的运动项目有快步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登山、有氧健身操(瘦身操)等。

在计算出每次的运动能量消耗后,通过查各种活动能量消耗表进行计算,可以得出不同运动项目,在不同速度下每次需要的运动时间。

计算公式为:每次运动时间(分钟)=每次运动能量消耗(千卡)÷体重(公斤)÷每公斤体重1分钟消耗能量(千卡)。

仍以身高1.72米、体重80公斤的学生为例,每次运动能量消耗385千卡,查表得出不同运动项目,在不同速度下每公斤体重1分钟消耗能量,进行计算得出每次运动时间分别为:

同时,教师利用微课教学应当认真进行教学内容的构思与设计,一个知识点可能是另外诸多知识点的必要基础,那么讲清楚、弄明白这一个知识点就直接关乎到其他知识点是否能够充分理解。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椭圆这一小节就是以后学好圆锥曲线必不可少的一个知识点。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当针对椭圆这一知识点进行充分的备课与设计,结合椭圆既是本节微课的主题,又是教学大纲中的重难点这一双重性质,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具体可以采用“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验探究——总结归纳”这些环节,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丰富微课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1.快步走

时速6公里:每次运动时间=385÷80÷0.0667≈72(分钟)。

时速7公里:每次运动时间=385÷80÷0.075≈64(分钟)。

2.慢跑

时速8公里:每次运动时间=385÷80÷0.13≈37(分钟)。

时速9.6公里:每次运动时间=385÷80÷0.1667≈29(分钟)。

3.游泳

每分钟50米的速度:每次运动时间=385÷80÷0.17≈28(分钟)。

4.骑自行车

时速15公里:每次运动时间=385÷80÷0.1003≈48(分钟)。

时速20公里:每次运动时间=385÷80÷0.1427≈34(分钟)。

5.登山

时速5.5公里上山,坡度小于40度:每次运动时间= 385÷80÷0.0983≈49(分钟)。

6.健身操(瘦身操)

有氧较快节奏进行:每次运动时间=385÷80÷0.0983≈49(分钟)。

计算后选择运动项目进行体验,通过测试心率来确定哪项运动,什么速度可以达到或接近65%Vo2max(最大摄氧量)强度。例如:年龄20岁的人,以时速9.6公里跑步,心率保持在145次左右,他就可以采用此速度跑来减肥。

只要确定年减肥目标和周运动次数,计算出每次运动的能量消耗和每次的运动时间,选择运动项目并控制在65% Vo2max(最大摄氧量)强度下运动,就可以心中有数地进行减肥了。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快步走、慢跑和有氧健身操是最便于操作和掌控的运动项目,只要充分利用体育课、体育活动和课余时间,制定计划并付之行动,减肥效果会逐渐地显现出来。

肥胖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减肥也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要有恒心和耐性,要坚持经常锻炼,一周至少应运动3次。减肥的开始阶段是艰辛的,必须靠坚韧的毅力坚持,渡过此阶段后,艰辛会被时间淡化,运动就会成为习惯,这时减肥变的轻松并能体验到运动的乐趣。运动既可以减肥更能强身健体,只要坚持不懈,一定能将自己身上的赘肉减掉,重塑一个健美的自我。

[1](英)罗纳德.J.莫恩.运动营养[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59-72,182-187.

[2]夏伟恩,吕坤选.实用运动营养问答[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140.

[3]李洪兹.运动与健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6,258.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各种活动能量消耗表

猜你喜欢

能量消耗氧量时速
太极拳连续“云手”运动强度及其能量消耗探究
中年女性间歇习练太极拳的强度、能量消耗与间歇恢复探究分析
一种催化器储氧量的测试及计算方法
残氧量模型的修正方法在比例控制型烧嘴上的应用
没别的可吃
来一场极致酷跑
无人驾驶小巴
提高跑步成绩看最大摄氧量
时速600千米磁悬浮列车真的来啦!
660MW机组锅炉氧量测点安装位置对正确测量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