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内树突状细胞的免疫组化分析
2010-05-31罗海军赵林练亿香
罗海军 赵林 练亿香
从DC角度入手,人们在肿瘤、感染、免疫缺陷、移植排斥、变态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发生机理的研究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认识,对于某些分子机理有了更确切的了解,但这些研究结果或结论大多数来源于动物实验,尚有待于临床研究的确证。但是,到目前为止,有关DC临床研究的报道还很少、空白点还很多。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DC的分布,形态特点及其在子宫内膜各个不同时期表达的差异性,藉以推断雌、孕激素对其数量的影响,进而探讨女性子宫内膜病变的发病机理。
1 对象和方法
2005~2008年长沙市中心医院病理科的60例标本,因患其他不涉及子宫内膜的良性妇科疾病而接受子宫全切或者次全切除术的患者。所有标本具有完整临床资料。育龄患者均有正常月经周期,术前至少半年未接受过放疗、化疗以及性激素治疗,也未曾使用宫内节育器避孕。术后经病理诊断为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行子宫全切或次全切除术后立即取离体子宫纵向剖开,于子宫底部取1cm×1cm×1cm大小子宫内膜,贯穿子宫内膜全层达子宫肌层,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冲洗去表面血液。取下的标本分别投入质量分数为10%的中性甲醛(广州化学试厂)中固定12~24h,以备光镜样品制作。将充分洗净预先干燥的玻片浸泡于稀释后的多聚赖氨酸(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溶液数十秒或提拉十次,沥干,于室温下凉干12~24h待用。
应用M icrosoft Excel进行数据的整理,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正常子宫内膜HE染色结果 增生期早期子宫内膜比较薄,腺上皮呈立方形或者低柱状,核位置参差不齐,呈假复层状,间质较致密。增生期中期子宫内膜腺体数量增多增长,呈弯曲状,腺上皮细胞呈柱状表现增生活跃。增生期晚期子宫内膜腺上皮呈高柱状。腺上皮仍继续生长,核分裂相增多,腺体更长,形成弯曲状;分泌期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表面可见分泌泡。腺体呈弯曲状或锯齿状,细胞高柱状,早期呈假复层,可见核上空泡及核下空泡,腺细胞顶浆分泌活跃。至分泌中晚期子宫内膜较前更厚并呈锯齿状,腺体开口面向宫腔,有糖原等分泌物溢出,腺腔呈磨损状。间质高度水肿疏松,螺旋小动脉增生,弯曲,血管管腔也显著扩张。绝经期子宫内膜萎缩菲薄,腺体少而小,腺管窄而直,腺上皮为单层立方形或低柱状细胞,间质少而致密,胶原纤维相对增多。
2.2 正常子宫内膜DC的形态和分布特点 在全部60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中有27例标本可见HLA-DR+DC,其中增殖期26例中有18例呈阳性表达,分泌期24例中有8例表达阳性,绝经期10例中仅一例呈阳性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9.2%,33.3%和10%。HLA-DR阳性DC为棕黄色细胞,细胞形态不规则,胞体较大,表面可见长短不一,数目不等的树突状突起,细胞核不规则。绝大多数DC位于子宫内膜的功能层,呈区域性分布于腺体周围的间质内,可见到几个DC聚群包绕腺体的现象。光镜下观察发现增殖期子宫内膜组织中HLA-DR+DC与分泌期子宫内膜组织中的HLA-DR+DC在细胞形态和分布方面没有明显差别。绝经期子宫内膜的阳性细胞数量很少,在内膜中稀疏分布,其中阳性细胞着色较浅,表面分支减少,细胞多为无突起的圆形或椭圆形,胞浆突起变短、变少。阳性对照的胸腺组织内可见大量散在分布的抗HLA-DR免疫染色阳性反应细胞,细胞表面可见大量分支。阴性对照的胸腺组织皆呈抗HLADR免疫染色阴性。在全部60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中共有24例标本呈CDIa染色阳性,其中增殖期26例中有16例呈阳性表达,与18例HLA-DR+增殖期子宫内膜中的16例吻合。分泌期24例有8例呈阳性,与HLA-DR标记阳性的分泌期子宫内膜均为相同病例,绝经期10例均未见阳性表达,各组阳性率分别为61.5%,33.3%和0。CDIa+细胞形态及部位与HLA-DR+细胞形态及部位基本相同,但是阳性细胞数量较后者为少,而且大体分布相对后者更为表浅。
2.3 H LA-DR和CDIa阳性细胞与子宫内膜分期的关系见表1。
阳性率的比较用x2检验:H LA-DR,x2=12.437,P=0.002<0.05,CD Ia,x2=12.137,P=0.002<0.05。阳性细胞数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H LA-DR,t=-2.517,P=0.045<0.05,CDIa,t=-3.117,P=0.021<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增殖期子宫内膜与分泌期子宫内膜、分泌期子宫内膜与绝经期子宫内膜、增殖期子宫内膜与绝经期子宫内膜HLA-DR和CDla染色阳性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增殖期子宫内膜和分泌期子宫内膜阳性细胞数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HLA-DR阳性率、阳性细胞密度与子宫内膜分期的关系(例,%)
3 讨论
目前许多研究都集中在疾病的外周血或骨髓来源的DC的表型变化和免疫功能状态上,但是,大多数学者认为如果能够研究病变局部或与病原体/致病因素相接触的部位/微环境中的DC数量与功能,则更有临床实际意义。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DC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在人体泌尿生殖器官方面DC的研究远不及血液、消化道、甲状腺等组织DC的研究广泛和深入。人们也越来越多地注意到,妇科领域的很多疾病的发生都与免疫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比如不孕症、流产、子宫内膜异位症甚至子宫肌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绒癌等各种良、恶性肿瘤。因此,从免疫学角度阐明各种疾病的发生机理将为临床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对这一领域的探索也势必成为今后人们研究的热点。已有的研究表明,正常宫颈上皮和妊娠蜕膜组织均含有DC,在子宫局部T细胞介导的针对肿瘤抗原,抵御病原体入侵的免疫反应以及母胎之间的免疫调控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1-2]。然而国内外尚没有关于正常子宫内膜中DC的研究。子宫是性激素依赖器官,雌、孕激素对子宫的发育与功能活动的重要性己为人们所熟知,但其对DC在子宫的分布以及数量有何影响尚待研究。通过研究DC在各个时期子宫内膜的表达及影响因素将为进一步探讨各种子宫内膜病变的免疫学发生机理打下基础,给这些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本研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人正常子宫内膜在月经周期不同时期DC的分布,并比较其在不同时期分布以及数量的差异,结果证明:人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有DC的存在,DC在子宫内膜不同时期分布和数量有差异,增殖期子宫内膜组织HLA-DR和CDIa阳性率均高于分泌期子宫内膜组织,增殖期子宫内膜组织中阳性细胞数也多于分泌期子宫内膜。而绝经期妇女子宫内膜中极少有DC的存在。提示性激素可能参与调控子宫内膜DC的分布以及数量变化:雌二醇(E2)可以使增殖期子宫内膜DC数量增加,而黄体酮可以使分泌期子宫内膜DC数量减少。这种DC在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可能是为了适应子宫内膜在不同时期的功能状况,如调低分泌期子宫内膜的免疫应答水平,导致母体对胚胎的免疫耐受,为受精卵在子宫内膜的着床打下基础,保证妊娠的顺利进行。正常免疫反应过程中,T细胞与捕获抗原的APC之间直接的细胞间接触启动T细胞活化过程。机体组织器官发生癌变时,APC作为癌组织局部免疫活性细胞参与反应,将信息传递给淋巴细胞,使淋巴细胞向癌灶浸润。DC作为主要的APC,可以识别肿瘤特异性抗原,直接提呈抗原给T细胞,与T细胞发生聚集,促发一系列免疫反应,若APC不递呈抗原,则T细胞的诱导将不能发生。DC作为位于皮肤或黏膜中执行免疫监视系统传入支的APC,其数量的减少可以直接影响机体局部的免疫状态,造成局部病变的发生[3-4]。
因此DC在局部组织的浸润程度代表了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的一个方面。本研究中绝经期子宫内膜DC检出率很低,绝经期DC位于子宫内膜间质内孤立存在,只有少而短的细胞质突起,表明这些细胞绝大多数处于非活化状态。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绝经期妇女。由本研究结果推测绝经期妇女子宫内膜癌高发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绝经期子宫内膜组织中DC缺如以及子宫内膜原位DC处于非活化状态而无法激发特异性CTLS反应,局部缺乏有效的免疫监控机制进而导致肿瘤发生。绝经期子宫内膜组织中DC减少的机制尚未明了,是否因为绝经期受到雌激素分泌减少的影响引起子宫内膜原位DC数量的减少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龚选举,阎玉虎,吴建平.肺癌组织中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对预后的影响[J].中华肿瘤杂志,2000,22(3):135-137.
[2]赵瑞景,冯惠东,王秀荣,等.树突状细胞浸润与肺癌预后相关性研究[J].中国肺癌杂志,2002,5(2):112-114.
[3]申洪.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量方法研究[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1995,4(1):89-92.
[4]廖剑辉.DAB同步浸染显色法在免疫组织化学中的应用[J].暨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996,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