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生活 温婉情怀——解读许鞍华的电影《天水围的日与夜》
2010-05-31郭晶晶
简介:《天水围的日与夜》(以下简称《天》)是香港女导演许鞍华2008年拍摄的一部电影,曾获得第2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许鞍华)、最佳编剧(吕筱华)、最佳女主角(鲍起静)、最佳女配角(陈丽云)四个奖项。导演许鞍华生于1947年生于辽宁鞍山,50年代迁居澳门。就读于香港大学英国文学系,专修比较文学。197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后赴英国伦敦国际电影学院攻读电影课程。[1]1975年返港,先后在香港无线电视台和香港电台电视部任编导。1979年专业拍摄电影,首部大电影作品《疯劫》。1981年至82年分别拍摄越南三部曲中的《胡越的故事》和《投奔怒海》,皆大获好评。之后拍摄的电影包括有《倾城之恋》、《书剑恩仇录》、《客途秋恨》、《女人,四十》、《千言万语》、《男人四十》、《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天水围的日与夜》、《天水围的夜与雾》等,被誉为香港新潮导演之一。《天水围得日夜》所讲述的内容和该片的英文名字《The Way We Are》一样,展示的是“我们就是这样生活的”,导演用寥寥数笔勾勒出了天水围居民的平淡生活,让人感到丝丝暖意。
一、独特的视角
天水围位于香港西北陲,是香港的底层社区,现在的人口超过30万。这里曾爆发过震惊全港的灭门惨案,也是被传媒争相报道的“悲情”社区。刘国昌执导的《围•城》也是以天水围为故事背景,偏向于刻画这个社区的悲情事件,描写童党残酷物语,将社区内的暴力、毒品问题无限放大,其激烈、痛苦宛如失控的噩梦。[2]与之相比,天水围在许鞍华的眼中,只不过是香港另一个普通住宅社区,这里的居民一如普罗市民,默默耕耘、知足常乐。导演以贵姐与阿婆的故事显露了人形善良的一面,以及中国社会守望相助的群体精神。整个影片几乎没有剧情,亦没应有的戏剧冲突,而是平淡如流水的生活描写,导演以较大的篇幅刻画本地妇女生活得琐事与小情趣,如买菜、买油、搬电视、换灯泡、买报纸等生活场景,使影片洋溢着一种人情味,温婉平淡,宛似一曲波澜不惊的春江花月夜。
二、巧妙的人物设置
影片中设置了三位主人公:单亲母亲、儿子、独居的阿婆,他们刚好就代表了天水围社区里最为普通的三代人。
(一)年轻人的代表——儿子张家安
一个与母亲住在天水围的应届会考生,他在一个单亲家庭长大,与母亲一起相依为命,比较听从母亲的话,成绩也不算优秀。暑假等待放榜的日子里,他像其他孩子一样在家里看电视、睡觉过着百无聊赖的日子,偶尔也会去同学家玩玩游戏机,去参加一下团契的活动。有时也帮母亲做些家务,比如收衣服、拖地、买报纸、给生病的婆婆送饭等等。
(二)中年人的代表——母亲贵姐
一位单亲母亲,她在一家超级市场的生果档做售货员,对待工作尽心敬业,对待生活从不自怨自艾。在她年少时她把努力工作赚来的钱供两个弟弟到国外读书,现在与弟弟们之间虽然很少来往,但感情深厚。尽管贵姐在日常生活里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喜怒哀乐早就融解于她的坚强之中,她安心而平静的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并试图帮助别人,相信明天会更好。
(三)老年人的代表——邻居阿婆梁欢
梁欢丧偶丧女,与贵姐住在同一栋大厦,在年轻时前往香港市区的繁华地段卖生果为生,年老之后落叶归根回到了故土天水围养老,似乎有些漫不经心的数着日子生活,但她内心深处却急切地寻找着情感支柱,在寻外孙和姑爷无果之后,贵姐母子成为了她的精神寄托。
三代人的故事就像是一次的生命轮回,展现出了天水围居民各个年龄阶段的生活状态。他们三个人、甚至说三代人人就像多数香港平民一样,过着安静、平和、简单、甚至略带无趣的平凡生活,这样的人物设置有利于故事情节的展开。影片中甚至暗示了平平凡凡的张家安长大后将会到繁华市区工作,然后辛苦或者悠闲的打拼半辈子,最后再回到故居养老,这个暗示更突出了生命轮回的必然。
三、含蓄的叙事手法
《天》的叙事手法内敛含蓄,没有分析问题,或提出解决方案,也没有意图去辩解这个城市是否“悲情”。只是描绘了天水围一对母子和邻居阿婆的平淡生活。影片开始于天水围湿地公园的晨曦,故事主人公单亲妈妈贵姐,这一天如常开始超市售货员琐碎的工作。影片中间穿插了几个平凡的生活场景,贵姐和弟妹一起为母亲祝寿,张家安去同学家玩游戏机,张家安和表姐一起去医院看望生病的外婆,贵姐在超市买油并赠与阿婆,阿婆送冬菇给贵姐,,阿婆寻找外孙和姑爷扥等。影片结尾展现的是贵姐、阿婆、儿子三人共同度过中秋节,一起去菜市场买菜买报纸,然后三个人围坐在桌边吃柚子,依然平淡无奇,但人生的生、老、病、死,爱意关切,已然道尽。影片将细节藏在平淡朴实的话语和动作里,一步一步地展示出那种被称作温情的东西。
另外,影片中还大胆地尝试了插入黑白老照片,成功的抓住了若干个细节。阿贵姐的母亲住院时,她起身喝粥,影片浮现出一组黑白老照片,这组照片将贵姐辛劳的一生展现的淋漓尽致。当阿贵姐要将丈夫遗留的裤子扔进垃圾桶的时候,她是想了想,把它又从垃圾桶里掏出来,放在垃圾箱上,如同对着一个心爱的人一般轻轻抚摸着裤子。这时,电影镜头迅速将画面切换到阿贵姐丈夫逝世的那一刻,她悲痛的哭泣镜头真实的再现了这位乐观女性曾经悲伤的日子;然后画面又转回现实,她停留片刻,还是离开了垃圾箱,这暗示着导演所想表现的一些想法,即某些可以抛弃的遗留东西终究是要抛弃的。同样的手法出现在末尾,电影用了大量黑白照片来追忆香港人曾经一起过中秋的日子,点着烛光,在《明月千里寄相思》歌声中宛若回到过去,把现实与曾经生活交融到了一起。
这些黑白老照片的运用将贵姐的昨天与今天,进而是家庭与家族,最后是一整个天水围的过去与现在,由单一个体上升到时代环境,形成了丰富、多层次的变化对比。
四、平凡的叙事意象
影片中的叙事意向平淡无华,但给人的感觉真实、贴近生活。如母亲告诉张家安不要在楼下的报纸档买报纸,要去OK买,那里送一小包纸巾,在影片以后的情节里,多次出现了母子俩用买报纸送的纸巾擦手擦嘴,让人感觉心酸,但又不乏真实之感。影片中还多次展示天水围夜晚的万家灯火,一盏盏亮起的灯显示着这个社区的活力,如同一个个星星点缀着香江的夜空。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意象是影片中关于吃的画面,虽是粗茶淡饭但母子俩吃起来宛如美味佳肴。具体分析如下表:
母子俩每餐都大口咀嚼津津有味,虽是一般的粗茶淡饭,但吃得很惬意,仿佛人间美味。吃饭期间随意闲聊的话题展现出生活的平淡,仿佛这对母子就是我们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与此形成鲜明对比关于吃的戏是阿婆的晚餐,她买了十块钱的牛肉,和着青菜分两次将牛肉炒来吃。一道牛肉炒青菜,一碗白饭,画面是从屋里拍摄出来的,图景左边大半是门,右边是一个独住的妇人默默地大口吃饭。阿婆吃得认真又快速,不是欢乐的样子,那过程像是心中郁结人麻木的吃,像随时可能噎着样子,让人感觉心酸但又无奈。
此间还穿插了两场吃水果的戏,一是母子俩吃榴莲,儿子说很难切开,母亲却轻而易举的分开了,并且取了块大的给儿子,母爱的生活中不经意的流淌。最后一场戏,母子两人和阿婆围坐在一起过中秋,阿婆吃着张家安剥的柚子,幸福甜蜜的笑容写满了沧桑的面颊。
这些琐碎的生活片段构成了天水围的日与夜。它的真实产生了一种让人无法忽略的美,金灿灿的灼烧着观者的眼眸,心里一直暖和和。那些平淡的细节,不经意注目间却能发出耀人的光辉。
五、简单的叙事语言
《天》通篇渗透着一种朴素的感觉、一种淳朴的气息。剧情没有波澜壮阔、没有跌宕起伏;演员表演亦没有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有的只是平常到不能再平常的柴米油盐,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家长里短,甚至更像一部诞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天水围”社区港人生活纪录片。影片在台词对白的设计上更是惜墨如金、平实无华。母亲一声:“张家安”。儿子立即回应”哦”,接着便顺从的做妈妈吩咐下的事。比如,帮婆搬电视、换灯泡。
在贵姐的陪同下,梁婆专程赶去沙田见外孙。而在失意而归的途中梁婆对贵姐说:“我就是做鬼也要保佑安仔(贵姐的儿子)学业有成的!”台词设计的简单,但不乏真实。而贵姐此时的沉默,亦能变现出她的同情与对生活得无奈,她揽过阿婆的臂膀,用肢体语言表达,“没事,还有我呢。”如此简单的叙事语言,让人感觉亲切、真实。
电影另一独特之处是每一个人物的对话都是很生活化、很传统的粤语。与许多当代香港电影所讲的粤语比较,显得更具有原汁原味的语音与造句。这是电影为了反映真实的生活状态而不刻意去除的一些生活遗产。[3]
六、结语
《天》尽洗铅华回归朴素,它对戏剧化剧情的摒弃让影片泛上深深的怀旧色彩,关注平民的写实创作风格使电影温情四溢,总是在细微处展现出令人出其不意的感动。天水围的白天是普通的,虽然人人都在做着不同的事,但人们依然平凡过着平淡的生活,像绢绢细水一样过着水滴穿石般的生活。影片结尾,当孤单一人的梁欢和阿贵姐母子一起过中秋吃柚子的时候,一股温情如同暖流缓缓注入电影,使电影焕发出别样的感动,这种感动并不是刻意的,而是从真心能人感受到的力量,是一种朴素回归的力量。
[1]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view/211749.htm
[2]这就是是生活《天水围的日与夜》,电影世界,2008,12
[3]天水围的日与夜--许鞍华的平凡天使,www.mtime.com/my/100525/blog/188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