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本土音乐教育的教材与教学法——以重庆接龙打击乐为例
2010-05-31刘念,罗仕艺,王华
音乐在中国的教育中自古以来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古人曾用“琴、棋、书、画”检验人的素质,衡量人生的成就,以乐为礼,乐礼造就人生,和谐家庭,治理国家。自封建统治的结束,几千年的乐礼已被社会淡漠,以乐教化于人、以乐修养人生已被人们渐渐淡忘。古老的私塾教育和师承教育已被现代化学校教育取代,民族音乐已从主流位置上退让下来。
近年来,随着民族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凸显,本土音乐越来越来引起教育的重视。教育部《新课标》提出了“为弘扬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体现各地区音乐教学的特色,各地可自选乡土教材,其比例可占教学内容总量的20%。” 本文以重庆中学本土音乐教育选用“接龙吹打”教材为例,通过教材和教法的分析,着重论述中学本土音乐教学的重要,教材的选用和教法的合理性。
一
中学阶段是人生从幼年走向成熟中重要的过渡时期,如果说之前还处于懵懂和幼稚,那么这个时期则是渐醒和渴望求知的转折阶段。近年学术界把国人的母语学习界定为汉语的学习,民族音乐的学习则是第二母语的学习。这就是说,在中学阶段加大加强本土音乐的学习,则是进一步巩固儿时在脑海中渐已形成的乡音,增强乡情的色彩,完成第二母语文化学习的重要阶段。由此可见,慎重选用什么样的本土音乐作为各地中学音乐教材的重要。重庆是一个古老而现代,中国西部地区中西文化交融较早的地区,音乐文化早已呈现出多元因素聚集的状态,仅本土音乐就十分繁复。本文选用“接龙吹打”为重庆本土音乐教材,详述请参阅课题拙文《论接龙吹打与重庆本土音乐教育》。
接龙镇位于重庆市巴南区,上世纪90年代被定为“巴渝十大民间吹打乐之乡”后被国家定为非物质保护对象,“接龙吹打”是重庆诸多乡土音乐中保存完好且历史悠久的乐种,其历史可上溯到古老的巴渝音乐、竹枝词,仅现有资料已可找到明清时期的史料、文物。该乐种以“似声、指事、会意、形声等‘六书’异曲同工,揭示出中国书、乐构成都遵循一条相似、相同规律” 而让专家惊讶。而该乐种自身所具的乡土气息和丰富的曲牌更是研究重庆地方音乐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源。
二
选用中学本土音乐教材应具有通俗、易学、感人、乡土气息浓郁,这些特性在接龙吹打中都完全具备,同时接龙吹打中所呈现出的民俗性、即兴性、古朴性更是独具地域特色。
在民俗性中,仅嫁娶习俗就有八个程序之多:发亲、行路、回车马、拜堂、入洞房、开宴、坐堂和送客,所有程序均有相应的吹打乐曲与之相随,这些乐曲在实地演奏中更是乡土风味浓郁。如发亲时的吹打乐,当新娘准备就绪,唱完告别父母的哭嫁歌即开始举行发亲上轿仪式,锣鼓齐鸣鞭炮震天,乐手们立即演奏《戴花》、《上轿》、《娘送女》、《离娘调》等曲牌,乐曲依序而奏不可交错,必须严格依照民俗,尊重主人家的讲究。即兴性主要表现在,民间乐手们在演奏中见什么奏什么,想什么奏什么,拥有无限的创造性和自由性。如接亲路上,乐手们见到阳雀就奏《阳雀思春》、《阳雀儿》;见到斑鸠就奏《斑鸠上树》、《斑鸠打架》;见到家禽就奏《鸭子下滩》、《金鸡叫》;见到姑娘就奏《采花姑》;歇气再行就奏《哪里哪里抬起来》,有时乐手们还会与轿夫相互交流,当轿夫喊:“天上明晃晃,地上水凼凼,踩左又踩右哟,新姑娘你莫要慌啊!”,乐手就奏“嘟哩嘟,罗哩罗,哩罗哩罗的哩罗”的乐声,颤悠颤悠的花轿伴随着热闹的情绪,呈现出一派幽默风趣的村野接亲情景。其古朴性体现在该乐种的昆词调、青山调与将军锣鼓之中,昆词调是中国元明时期四大声腔在重庆民间的活化石,青山调与京剧前身的二黄同出一辙且时间大致相同,而将军锣鼓则可追溯到巴渝音乐。
三
接龙吹打保存较好,仅现有资料整理出来的乐曲录音就多达2000分钟以上,录像1500分钟,文字资料30万字。曲目总数为983首。按吹打乐、锣鼓乐和吹打唱三类分,吹打乐曲385、锣鼓乐曲397、吹打唱201,其中,丫溪调152、下河调125首、青山调108首、教义调138首、将军锣鼓21首、伴舞锣鼓18首、昆词63首。上述众多的资料中,作为中学本土音乐教材应选择逻辑性较强、音乐性格鲜明、易学易记的曲牌种类,本课题主要选择了丫溪调、下河调、青山调、昆词和将军锣鼓等五种。
丫溪调以接龙丫溪河得名,该种类曲牌丰富,基本乐器为头台或二台唢呐、二鼓、大鼓、大锣、大马锣,辅以板鼓、竹节鼓、大镲等。乐曲属于大吹大打,速度偏慢约为每分钟60拍。由于唢呐吹奏时常常发出天鹅叫声,乐手们称之为“天鹅声”,这是因为唢呐口径过大,乐曲中乐音突然升高7度,随着气息量的加大,其声音具有“呵、哦”或“噗、噗”的声音而致。典型的曲牌为《鸭子下滩》、《草猪伢猪》、《颠倒板》等,教材中选用了《漤黄瓜》、《半边月》、《大开门》、《状游街》、《三叠》、《双排子》、《犀牛望月》。
下河调为丫溪河的下游吹打锣鼓,两种锣鼓为同源乐种,使用乐器与曲目大体相同。不同点在于下河调“花头”多即多装饰,速度更慢。教材中选择了《排朝》、《问答》、《无名7》等。
青山调泛指接龙与周边綦江和万盛交界地区吹打锣鼓曲调,该种类属于大吹大打,音乐具有平缓、浑厚、沉婉风格,速度有缓慢和偏快两类,其中《马风声》以唢呐吹奏马叫声别具特色。曲牌多运用在当地红白喜事之中,乐曲音域较宽,情绪多样,色彩丰富。教材中主要选用《鸡公调》、《清水音》、《老年高》、《高山落地金钱》等。
昆词是江苏昆山腔流入接龙后形成的吹打锣鼓,该种类多为套曲是吹打唱三位一体的民间形式,其演唱十分讲究,以三打三吹开场,再转入唢呐套打后进入演唱,最后以锣鼓唢呐套打结束。演唱中以唢呐竹笛伴奏,沿用昆曲中引子、过曲、尾声正格程式。教材中选择了《园林好》、《清板》和《锦芙蓉》等曲牌。
将军锣鼓各地均有,但接龙将军锣鼓其历史可追寻到巴渝乐舞和竹枝词等古老音乐。演奏乐器以盆鼓为主,配以打锣、钹锣、马锣、包锣等打击乐器。该种类在接龙吹打年难度最大,不易学习。教材中只选用了《遂宁》和《各打各》两曲。
以上所选曲牌是接龙吹打较为使用于中学音乐教学的曲牌,在实际教学中应采用先易后难、先小后大、先单后复的原则合理安排教学。如丫溪调的曲牌《状游街》,乐器只用唢呐和鼓,从声部的组成仅为旋律和节奏两个部分,演奏旋律的唢呐可多可少,而节奏声部则可有多少学生用多少鼓或节奏乐器。乐曲速度中速稍慢,学习中注意把握旋律重拍的节奏,轮奏时值的准确。单旋律声部的齐奏应注意整体的音准,对旋律音程的五度、六度跳进控制好气息。(谱例1)
《大开门》是旋律声部与三个打击声部的组合。全曲整体速度偏慢,旋律声部音域控制在一格八度内,打击声部中堂鼓节奏变化较大,附点音符、切分音符和休止较多;饺子和大锣两个声部相对简单,两者一前一后形成问答似的对话,它们与堂鼓形成的节奏对位使得打击音响产生丰富的音响色彩。教学中注意旋律声部的音准与节奏变化,更多精力应集中于三个打击声部自身的变化,以及与旋律声部的统一性。(谱例2)
《懒龙翻身》是旋律声部与四个打击声部的组合。全曲速度偏快,旋律声部除注意曲调的流畅外,还应注意七度、五度等音程的跳进。四个打击声部中各部,除大鼓节奏变化较大,其余三个声部较为简单,教学中应注意四个打击声部的组合,特别是大鼓的附点节奏,同时还应注意乐曲整体的节奏,突出小快板内在的活跃性。(谱例3)
《漤黄瓜》由旋律声部与五个打击共六个声部组成,这是接龙吹打乐种较为复杂的组合。乐曲的旋律声部相对单一速度,它也可以用高低两组唢呐组成,五个打击声部大鼓声部最为简单但较为突出,大锣与钹时而问答时而并行纠缠不休,铛锣声部均为匀速节奏,马锣休止较多只要出来就能画龙点睛。教学中首先注意打击声部的组合一定要准确,在熟练后注意各声部力度的对比变化。与此同时还应注意它们与旋律声部的协调。(谱例4)
接龙吹打乐中将军令的各类曲牌均属于纯的打击乐曲,有的学者把它称为“清锣鼓”,它与川剧锣鼓同出一辙,音响也非常相似。这类组合由于没有旋律声部,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且难度较大,一旦掌握又会觉得非常有趣,演奏起来非常带劲,最能体现打击音乐色彩。如将军令中的《各打各》,这是一首五个打击声部组成的乐曲,乐曲中除包锣、大马锣节奏单一外,其余各声部节奏变化均有不同程度难度,其中大钹连续交替出现的十六分音符与休止和后面的八分音符与休止学习起来难度系数就非常大,教学中应把速度放慢让学生通过慢练。(谱例5)
除上述注意事项外,更要懂得民间打击乐的学习方法,运用背诵锣鼓经的方法由口如心,最终变成手上动作。(谱例6)
接龙吹打乐中昆词的咏唱是吹、打、唱的核心,集中体现了昆词的特色,唱腔中歌词的文学性较高,艺术性较强,更具有戏剧色彩,有的甚至是完整的折子戏唱段,这就需要注入更多学习和艺术修养。同时接龙吹打又不是戏剧音乐的翻版,在唱法上它突破了古老的苏昆那种秀美清俊、古雅深奥的韵味和行腔,旋律又不似川昆那样悠扬委婉,柔情细腻,更多的是山乡民间的情趣,民歌中的田园情景。形成了高雅中的通俗、细腻中的粗犷,可以说接龙吹打乐的昆词是民俗化的高雅艺术(由于篇幅所限,另文阐述)。
中学音乐教育引入本土音乐,这是新时期赋予学校音乐教育的使命,抓住民族音乐复苏的大好时机,整合各地本土音乐资源,切实地在中学音乐教育中深入做好本土音乐教学,让民族音乐透过学校音乐教育生根于华夏大地,深入民族子孙。
[1]接龙吹打乐.徐万德、张勇.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8
[2]巴渝戏剧舞乐.张永安.重庆出版社.2004.1
[3]乡乐新韵-接龙吹打论文选.徐万德、张勇.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