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枢协调障碍患儿的气质特征及其早期教育的临床研究

2010-05-30王晓红穆莉芳肖岷孙亚萍郜红梅周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20期
关键词:气质类型节律气质

王晓红 穆莉芳 肖岷 孙亚萍 郜红梅 周杰

中枢协调障碍(CCD)是指具有姿势反射异常的脑瘫高危儿,是早期诊断脑瘫的代名词[1]。CCD患儿的运动发育、智能发育落后于正常同龄儿,而气质作为小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个人特征,是儿童心理活动的情绪和动力特征,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疾病的治疗起重要作用。本课题主要探讨CCD患儿的气质特点以及早期教育对气质的干预作用,旨在使患儿身心更好的发展,并更好的配合疾病的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儿童脑瘫康复门诊接受训练的诊断为CCD的患儿60例,其中男28例,女32例,月龄6~12月。选择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定期保健的正常婴儿作为对照,共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月龄6~12月。为排除其他因素对气质的影响,研究前我们对两组婴儿的基本情况进行了配对t检验,结果表明两组婴儿的家庭背景、父母职业、文化程度以及经济情况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婴儿气质测量方法 采用上海惠诚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儿童青少年心理测验软件系统2.0中的Carey儿童气质量表系列的4月~1岁婴儿气质问卷,它是由95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按“几乎从不,极少、不常见、常见、很常见、几乎总是”等6个等级,根据儿童的日常行为表现进行评分,组合为9个气质维度:活动水平、节律性、趋避性、适应性、反应强度、心境、持久性、注意分散、反应阈,再根据节律性、趋避性、适应性、反应强度、心境五个维度的得分划分为4种气质类型:难养型(D)、易养型(E)、启动缓慢型(S)、中间型(I)。量表由主要抚养人在儿童保健专科医生指导下填写,评分由软件系统自动评测。

1.2.2 早期教育方法 两组婴儿每月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随访一次,检查内容包括:一般发育情况(体重、身长、坐高、头围、胸围、皮脂厚度、上臂长);神经系统发育监测:原始反射、立直反射、平衡反射、病理反射和生理反射,各关节活动度,肌力、肌张力,运动、智能发育与同月龄是否相符;指导喂养、护理以及疾病的预防。CCD组中随机抽取的30例除上述检查内容外,根据每个婴儿的气质特点,由专业儿童保健医生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并指导家长对婴儿进行训练,一般包括6个领域:婴儿刺激活动、社会行为、语言、生活自理、认知和运动;要求家长每天完成下列内容:视、听、触觉的刺激、婴儿操、抚触、亲子游戏等训练任务,并在下一次检查时核查完成情况,对训练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干预后每3个月做一次评估。

1.2.3 统计学方法 组间气质类型采用χ2检验,各维度气质特点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气质类型比较 CCD组易养型9例(15%),启动缓慢型7例(12.67%),中间型 38例(63.33%),难养型 6例(10%)。对照组易养型 30例(50%),启动缓慢型 3例(5%),中间型25例(41.67%),难养型2例(3.33%)。将气质特点为消极的难养型和启动缓慢型合并为一组,既消极型,CCD组共13例(21.67%),对照组共5例(8.33%),CCD组消极型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分析,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气质类型比较(例,%)

2.2 气质因子比较 CCD组的节律性、趋避性、适应性、心境、持久性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活动水平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气质因子比较()

表2 两组气质因子比较()

注:*P<0.05

CCD 组 对照组活动水平 2.71±0.62*3.89±0.70节律性 3.58±0.61* 2.96±0.78趋避性 3.36±0.66* 2.89±0.64适应性 3.55±0.56* 2.80±0.62反应强度 3.78±0.52 3.65±0.71心境 3.82±0.70* 3.49±0.75持久性 3.34±0.64* 2.92±0.55注意力分散 3.12±0.70 2.99±0.69反应阈3.81±0.53 3.52±0.72

2.3 早期教育前后气质因子比较 对CCD组随机抽取30例进行早期教育,并于3月后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早教后活动水平因子得分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其余因子得分均有所下降,但节律性、趋避性、适应性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表3)。

表3 早教前后气质因子比较()

表3 早教前后气质因子比较()

注:*P<0.05

治疗前 治疗后活动水平 2.73±0.70*3.11±0.75节律性 3.57±0.52* 3.04±0.54趋避性 3.38±0.72* 2.82±0.68适应性 3.56±0.54* 2.89±0.65反应强度 3.76±0.70 3.52±0.79心境 3.81±0.68 3.67±0.54持久性 3.35±0.51 3.32±0.71注意力分散 3.16±0.72 3.12±0.50反应阈3.80±0.75 3.73±0.72

3 讨论

中枢协调障碍(CCD)患儿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脑损伤,表现为运动、智能发育落后于同月龄儿,对小儿的身体、心理、生理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气质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是儿童个性中的动力特征,是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对不同情形的行为反应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儿童行为发展倾向,环境因素、自身慢性疾病对气质类型及气质维度均产生一定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CCD患儿气质类型不同于正常儿,CCD患儿气质类型为启动缓慢型12.67%、难养型10%,比对照组(启动缓慢型5%、难养型3.33%)明显增高,且差异有显著意义。这种气质特点可能与CCD患儿脑损伤有关,张凤等[2]研究发现,低出生体重儿消极气质多见,低出生体重多有不同程度的脑损伤,且也是脑瘫的高危因素,其气质特点与CCD患儿一致。在气质维度上,从各因子得分可以看出,CCD患儿较正常儿活动水平低,既婴儿在游戏、进食、穿衣或洗澡等生活中身体活动数量少。而在节律性、趋避性、适应性、心境、持久性上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说明CCD患儿在进食、睡眠、大小便等节律性生理活动规律性差;对新环境、新刺激表现出不主动接近,甚至躲避或退缩;对新环境、新刺激适应慢,很难适应新的变化;日常的情绪表现消极、被动;不能专心于某一活动,如眼神跟踪光线,保持注意的时间短。这些消极性气质特征可能阻碍患儿与外界接触,干扰患儿认知活动,更不利于对CCD患儿所进行的康复训练。

对CCD患儿早期教育后,CCD的活动水平因子得分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其余因子得分均有所下降,但节律性、趋避性、适应性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说明气质是可以改变的。气质虽然是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但受后天生活环境和教育方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改变,即气质的可变性。其中家庭环境、教育方式都是重要的影响因子[3],而且气质与儿童行为密切相关[4]。本研究结提示早期教育可以改善CCD患儿的气质特点的。早期教育是根据CCD患儿气质特点,制定相应的计划,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引导、模仿、感觉和循序渐进的积累以亲子游戏活动的方式和训练,有效激发和促进婴儿在体能、智能、认知、语言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发展的一种方法。早期教育能促进婴儿心理、智能发育,提高运动、认知、语言、社会交往能力,有利于婴儿良好气质的培养和适应行为的形成[5,6]。CCD患儿需要长期的康复训练,而大多婴儿对康复训练难以适应,训练过程中表现为哭闹、抵抗,严重影响训练效果。本课题结果提示通过早期教育使CCD患儿的活动水平提高,生物节律性加强,对新环境、新刺激适应性明显改善,从而使患儿对康复训练过程适应,使治疗效果得以提高。

总之,对于CCD患儿要进行早期气质评估,以利于早期发现问题,因时利导,针对性的进行早期教育,使婴儿更好地适应、接受康复训练,降低致残率,提高CCD患儿的生存质量。

[1]李树春.小儿脑性瘫痪.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09-229.

[2]张凤,姚凯南,杨玉凤.3~7岁儿童气质影响因素.中国校医,2002,16(2):110-112.

[3]张劲松,王玉凤.儿童气质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1):6-8.

[4]姬巧云.气质与儿童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0,8(2):117-119.

[5]段娅莉,朱晓平,张程华.早期教育对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影响的研究.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10(5):300-302.

[6]田莉莉,李莉萍,韩玫.0-4月婴幼儿早期教育效果的研究.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2):129-130.

猜你喜欢

气质类型节律气质
受得起,也是一种气质
气质类型对高职生心理健康及人际关系的影响分析
西海岸新气质
大学生气质类型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不同气质类型的散打运动员在噪音影响下反应时变化的实验研究
WHAT’S INSIDE DOESN’T COUNT
蚬木扦插苗人工幼林生长节律
慢性给予GHRP-6对小鼠跑轮运动日节律的影响
北京市通州区3~6岁儿童气质类型分布及气质维度特点分析
模拟微重力对NIH3T3细胞近日节律基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