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真菌桑黄的系统发育分析*
2010-05-30杨民宝伊洪伟
王 丹,邹 莉,杨民宝,伊洪伟,罗 丽,王 义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桑黄”是担子菌中针层孔菌属 (Phellinus Quel.)一类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大型真菌,近几年来成为传统中药研究和开发的热点,但由于这类真菌在药用功效上确实相同或相似,因此在学术和市场交流中出现了多种同种异名、同名异种的混乱 “桑黄”物种[1]。
通过对东亚地区 “桑黄”物种[2]进行了诠释,在传统的形态分类的基础上,试图通过ITS序列分析,对中国的鲍氏针层孔菌 (桑黄)(Phellinus baumii)过去定名为裂蹄针层孔菌 (P.linteus)与朝鲜桑黄 (Phellinus linteus)、韩国桑黄 (Phellinus linteus)进行同源性比对,确定其亲缘关系,证明是否是同一物种鲍氏针层孔菌 (桑黄)(P.baumii),为其分类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菌株朝鲜桑黄 (Phellinus linteus)、韩国桑黄 (Phellinus linteus)、中国桑黄 (Phellinus baumii)、中国桑黄火木针层孔菌 (Phellinus igniarius)、斜生褐孔菌 (Phaeoponus obliquus)由东北林业大学潘学仁教授提供,文中分别以sh1、sh2、sh3、sh4、sh5表示,其中朝鲜桑黄和韩国桑黄其产地和形态特征是不同的。
DNA提取和检测:用接种钩刮取培养基表面适量菌丝,置于研钵中用液氮冷却,迅速研磨成细粉,将其放入1.5 mL离心管中,加入少量的 PVP、500 μL预热的 2%CTAB提取缓冲液及20 μL β-疏基乙醇,轻轻混匀,置65℃水浴锅中温浴30 min,其间不时轻轻摇动离心管,使材料充分混匀。取出放至室温,加入500 μL氯仿:异戊醇(体积比 24∶1), 缓慢颠倒混匀, 12 000 r·min-1离心 10 min。将上清液转入另一离心管中,弃下层。重复抽提2次,直至中间层透明。吸取上清液放入1.5 mL离心管中,加入3 mol·L-1NaAc,混匀后,加入2/3体积的异丙醇,室温沉淀1 h以上,12 000 r·min-1离心10 min,弃上清。加入1 mL预冷的70%乙醇洗涤1次,再加入1 mL预冷的无水乙醇洗涤,以除去DNA表面附着的盐或试剂小分子物质。室温干燥后,加入30 μL的无菌去离子水溶解DNA,放于-20℃冰箱中保存备用。
1.2 引物序列
ITS1:5’-TCCGTAGGTGAACCTGCGG -3’; ITS4: 5’-TCCTCCGCTTATTGATATGC-3’,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公司合成。
1.3 PCR扩增反应体系
制备 25 μL 反应体系, 其中 ddH2O 18.375 μL、 模板DNA 1 μL、 10×buffer (Mg2+)2.5 μL、 浓度为 10 μmol·L-1正 反 向 引 物 (ITS1 和 ITS4)各 0.5 μL、 dNTP 2 μL、TaqDNA 聚合酶 0.125 μL。
1.4 PCR反应程序
94℃预变性 5 min, 95℃变性 30 s, 58℃退火 45 s,72℃延伸2 min,30个循环,72℃延伸7 min,4℃保存。
1.5 PCR产物的检测
取5 μL PCR产物,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1.6 PCR产物的测序
PCR扩增产物,委托上海生工生物公司测序后,将测序的ITS序列在NCBI Genbank进行BLAST,对获得的同源序列进行序列分析。利用BioEdit的Sequence工具下的Nucleotide Compisition分析各菌株ITS序列的长度及核苷酸G+C含量,采用MEGA3.1系统发育分析软件中的UPGMA法和Clustal X1.83构建系统进化树。
图1 PCR产物电泳效果图
供试菌株ITS分布情况见表1,G+C的含量比较见表2,同源性比较见表3。
表1 供试菌株ITS分布长度的比较
表2 供试菌株ITS的G+C含量分布情况
表3 供试菌株ITS同源性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rDNA ITS序列的扩增、测序
扩增结果见图1。
从图1可看出,引物ITS1和ITS4能成功扩增出5个菌株的ITS区段,经测序5个菌株的ITS序列片段长度分别为704 bp、669 bp、681 bp、588 bp、738 bp,所得序列结果经碱基比对和分析后提交NCBI中的Genbank数据库,并获得Genbank中的登录号,分别为FJ190410、FJ190411、 FJ190412、 FJ190413、 FJ190414。
2.2 供试菌株亲缘关系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5个供试菌株中其中sh1、sh2、sh3之间的5.8S rDNA的G+C具有100%的同源性,说明其保守性和亲缘关系均相当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作为对照的针孔菌属 (Phaeoponus)的sh5明显和针层孔菌属(Phellinus)的sh1、sh2、sh3亲缘关系较远,这说明桑黄菌株亲缘关系的鉴定可以采用ITS序列分析的方法,sh1、sh2和sh3是同一物种,sh4和sh5是另外2个不同的物种。
2.3 系统发育分析
根据美国生物中心 (NCBI)网站提供的真菌ITS1和ITS2的相关序列来确定供试菌株的亲缘关系,经BLAST比对,下载了与供试菌株同源性较高的ITS序列,通过Clustal X软件对其进行比对,并用分子进化遗传分析软件(Clustal X1.83,Mega 3.1)构建分子系统树,如图2所示。
图2 5个菌株的UPGMA系统发育树
从系统发育图中可以看出,与sh1、sh2、sh3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基因库中提供的Phellinus linteus、Phellinus baumii、 Inonotus linteus, 而sh4与Phellinus laevigatus较近、sh5与Inonotus obliquus较近。经BLAST比对,基因库中与sh1同源性高于90%以上的DNA序列有61个菌株,其中Phellinus linteus 25个,Phellinus baumii 15个;与sh2同源性高于90%以上的有73个,其中Phellinus linteus 27个,Phellinus baumii 23个;与sh3同源性高于90%以上的有54个,其中Phellinus linteus 23个,Phellinus baumii 17个;而与sh4同源性高于90%以上的菌株大多数为Phellinus laevigatus;与sh5同源性高于90%以上的菌株大多数为Inonotus obliquus。
从上述分析可看出,sh1、sh2、sh3是同一物种,名称混乱的 “桑黄”,而sh4和sh5分别是火木针层孔菌和斜生褐孔菌。
亲缘关系较近的sh1、sh2、sh3的ITS序列与基因库中提供的Phellinus linteus、Phellinus baumii都有较高的同源性,在这些菌株中,Phellinus linteus占多数。从数据显示中可以认为sh1、sh2、sh3与Phellinus linteus的亲缘关系较近,因此sh1、sh2、sh3的拉丁学名应为Phellinus linteus。但是对于这些Phellinus linteus的ITS序列,都是由韩国和中国学者提供,并没有发现有中美洲和南美洲学者提供的,戴玉成等从形态学角度研究确定Phellinus linteus的自然分布仅在中美洲和南美洲,而中国、韩国、印度、俄罗斯以及日本等国家并没有自然分布,这些国家学者所描述的菌物 “Phellinus linteus”,其正确的物种名称应为Phellinus baumii[3,4]。所以基因库中由韩国和中国学者提供的与供试菌株同源性较高的的Phellinus linteus,其真正拉丁学名应为Phellinus baumii,也就是与供试菌株sh1、sh2、sh3同源性较高、亲缘关系较近的菌株应为Phellinus baumii。经上述分子生物学分析,笔者支持戴玉成的观点,中国、朝鲜、韩国交流的 “桑黄”的物种为鲍氏针层孔菌(P.baumii Pilat),而桑黄、桑耳、针裂蹄、裂蹄针层孔菌均为鲍氏针层孔菌的异名[5]。
3 结果与讨论
对于分类混乱的、学名不定的菌株,经BLAST分析比较时,不能只看基因库中显示的菌株名称来确定其亲缘关系,因为,基因库中学者提供的菌株学名有些是在分类比较混乱的时候提供的,这个时候提供的并不一定是其真正的学名,例如笔者在提供 “桑黄”菌株时,并不确定其真正学名为Phellinus linteus,只是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的,所以在提交时就以Phellinus linteus提交,结果在基因库中最后显示的为Phellinus linteus。
从本试验结果来看,由于ITS片断较小和短,因此对于菌株之间的区分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对一些大的区段如18S rDNA效果会更好。笔者建议,结合形态特征对中国的 “桑黄”与中美洲和南美洲的Phellinus linteus ITS序列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确定其真正的亲缘关系。遗憾的是,笔者没有在基因库中发现与 “桑黄”菌株相似度较高的由中美洲和南美洲学者提供的Phellinus linteus的ITS序列,且没有收集到中美洲和南美洲的Phellinus linteus作为对照菌株。
[1]曾念开,王秋颖,苏明声.桑黄基原物种的探讨[J].中国食用菌,2008, 27(2): 56-59.
[2]潘学仁,邹莉.东亚地区 “桑黄”物种问题探讨[J].中国食用菌,2008, 27(1): 63-64.
[3]张小青,戴玉成.中国真菌志第二十九卷锈革孔菌科[J].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Dai YC,Xu MQ.Studies on the medicinal polypore,Phellinus baumii,and itskin,P.linteus[J].Mycotaxon,1998,67(1):191-200.
[5]戴玉成.药用担子菌-鲍氏层孔菌 (桑黄)的新认识[J].中草药,2003, 34(1): 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