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固相缩聚法合成双酚A型聚碳酸酯

2010-05-29丁一刚丁晓娟乐武阳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聚碳酸酯双酚分子量

戢 峻,郭 鲲,丁一刚,丁晓娟,乐武阳

(武汉工程大学湖北省新型反应器与绿色化学工艺重点实验室,绿色化工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4)

0 引 言

双酚A型聚碳酸酯(BAPC)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热塑性工程塑料,由于具有极高的耐蠕变性、成型稳定性和较高的玻璃化温度,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电器、汽车、航空航天、医药和包装等领域[1-2].

BAPC传统生产方法有两种:由双酚A和光气在二氯甲烷溶液中界面缩聚反应得到产品;或用双酚A和碳酸二苯酯间的熔融酯交换反应制得BAPC.工艺条件苛刻,污染较大.且BAPC预聚体缩聚是可逆反应,为使反应向链增长的方向进行,一般采用高温、高真空脱除苯酚等小分子副产物.然而,随着产物聚合度增加,熔体粘度急剧增大,即使在很高真空条件下,小分子的脱除也很困难[3-8].

本实验采用固相缩聚法,在间歇式反应器中,由BAPC预聚体合成高分子量BAPC,反应温度明显低于传统工艺,无需使用有机溶剂, 路线简单,缩聚物为无定型.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

磷酸三丁酯、乙酸乙酯,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生产,均为分析纯.双酚A、磷酸三丁酯、硼氢化钠,化学纯,天津市大茂化学有限公司生产;碳酸二苯酯,化学纯,上海福芝化工厂生产;CO2、N2,武汉弘盛工业气体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催化剂DCA,自制.

1.2 实验原理

当体系加热至预聚体玻璃化转变温度129 ℃以上, 熔点253 ℃以下时,进行缩聚反应.缩聚反应式如下:

1.3 实验装置

图1 聚碳酸酯预聚体固相缩聚实验装置

为使双酚A型聚碳酸酯(BAPC)预聚体的缩聚反应向链增长的方向进行,需将小分子副产物移出反应体系,而N2在反应器底部鼓入汽提气,与反应物料逆流接触.汽提气在预聚体熔体中鼓泡,形成气-液界面,为小分子副产物提供了质量传递表面,使其由熔融相转入气相后被吹扫气带出系统进行缩聚.

1.4 BAPC预聚体的制备

以碳酸二苯酯和双酚A为原料,加入催化剂DCA,通氮气搅拌,反应初始温度为160 ℃、初始压强为真空度5.3 kPa,反应35 min后,温度升至220 ℃,减压至真空度为1.3 kPa,继续反应25 min,停止反应.趁热将产品倒入瓷钵,待其冷却后捣碎,装入样品袋,得到无定型BAPC预聚体,为样品1.

将样品1放入高压釜内盛有共溶剂磷酸三丁酯的容器.用小流量CO2吹洗高压釜使釜内达到无氧氛围后,用高压泵注入CO2,当高压釜压力达到30 MPa时,关闭进气阀,升温至140 ℃,反应6 h,得到结晶态BAPC预聚体,为样品2,X射线图解分峰方法分析其结晶度是36.11%.

1.5 BAPC预聚体的固相缩聚

称取0.3 g预聚体样品和一定量催化剂硼氢化钠置于孔径为0.075 0 mm不锈钢砂网上,装入管式反应器中,升温.待样品温度达到100 ℃时,从砂网下方吹入N2.当样品温度升至设定温度时开始计时,保持气体流量与缩聚温度不变.反应结束后,打开反应器,取出物料.

1.6 测试与表征

用Agilent 1100 型凝胶渗透色谱仪测定缩聚物分子量.聚苯乙烯作标样, 四氢呋喃为洗脱剂, 洗脱速率为1 mL/min,洗脱时间为30 min,测试温度为25 ℃.

电镜扫描采用JSM-5510LV型扫描电镜,产品在喷金制样后,观察其表面形貌.

热分析采用CDR-4P差动热分析仪, 相同的样品量(10.2±0.1) mg,升温速率10 ℃/min.

红外光谱(FT-IR)分析采用Nicolet 420型红外色谱仪,粉末样品与KBr共研磨后压片制样.

2 结果与讨论

2.1 缩聚时间对缩聚的影响

190 ℃条件下,调节N2流量为1.0 L/min,控制缩聚时间分别为6,7,8,9,10,11,12 h,缩聚物的数均分子量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随着缩聚时间的增长,无定型BAPC预聚体的缩聚物(图2a)和结晶态BAPC预聚体的缩聚物(图2b)数均分子量均增大.缩合9 h后,体系粘度逐渐增大,预聚体活性官能团接触的几率变小,小分子产物也逐渐增多,反应趋于平衡,分子量变化不明显,说明适宜反应时间为9 h.

图2 缩聚时间对缩聚物分子量的影响

2.2 氮气流量对缩聚的影响

200 ℃条件下,调节N2吹扫流量分别为0.6,0.8,1.0,1.2,1.5,2.0,2.5 L/min,缩聚8 h后缩聚物的数均分子量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随着N2流量的增加,体系中气相小分子物质产物浓度逐步降低,对应的气-液界面小分子的浓度也随之降低,熔融相内部小分子向气-液界面扩散传质速率增大,有利于预聚体的缩聚.当N2流量超过1.5 L/min时,缩聚物数均分子量增加不再明显.相同反应条件下,由结晶态BAPC预聚体固相缩聚所得缩聚物(图3b)数均分子量明显高于无定型BAPC预聚体的缩聚物(图3a).

图3 N2流量对缩聚物分子量的影响

2.3 缩聚温度对缩聚的影响

N2吹扫流量为1.5 L/min,缩聚9 h后,考察不同缩聚温度下缩聚物的数均分子量,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缩聚温度对缩聚物分子量的影响

由图4可知,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预聚体缩聚后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逐步提高.主要是因为升温提高了反应速率,同时降低了随分子量增加而增加的体系粘度,有利于小分子物质从体系中排出,使此可逆反应向着有利于聚合方向移动,从而提高产物的数均分子量.当温度超过最佳反应温度200 ℃时,催化剂活性降低且生成的缩聚物易于分解,结晶态BAPC预聚体的缩聚物(图4b)数均分子量增加趋势不再明显.

结晶态BAPC预聚体固相缩聚所得缩聚物(图4b)数均分子量可达71 163 g/mol,明显高于无定型BAPC预聚体的缩聚物(图4a),GPC分析得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37.

2.4 结晶态BAPC预聚体缩聚物红外图谱分析

图5 结晶态BAPC预聚体缩聚物的红外光谱图

2.5 结晶态BAPC预聚体缩聚物SEM分析

图6和图7分别为结晶态BAPC预聚体及其缩聚物的SEM形貌;由图可知,经缩聚后,由排列有序的片状BAPC预聚体晶体变成了无规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这是因为缩聚物的分子量较大,分子链缠结,链迁移困难,且缩聚时温度不高,不易发生热结晶过程.

2.6 结晶态BAPC预聚体缩聚物玻璃化温度的测定

结晶态BAPC预聚体经缩聚所得产物的DSC结果如图8所示,可以看出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0 ℃,与国际标准149 ℃相近.

图6 结晶态BAPC预聚体的扫描电镜图

图7 结晶态BAPC预聚体缩聚物的扫描电图

图8 结晶态BAPC预聚体缩聚物的DSC曲线

3 结 语

a.采用BAPC预聚体在N2吹扫下可以固相缩聚合成无定型高分子量的BAPC,最佳反应温度为200 ℃,最佳N2流量和反应时间为1.5 L/min和9 h.此时产物的数均分子量可达71 163 g/mol, 其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37,玻璃化温度为150 ℃.

b.结晶态BAPC预聚体缩聚所得产物的分子量比无定型BAPC预聚体缩聚得到的产物分子量要高.预聚体由无定形态变为排列有序的结构单元,具有活性的官能团接触几率增大,具有活性官能团的预聚体发生缩聚反应的几率增多,从而缩聚物的分子量增大.

参考文献:

[1]孙川,覃伟中,刘锋,等. 碳酸酯合成技术进展[J]. 合成树脂及塑料,2006,23(1):78-81.

[2]陈晓婷,李恺军,唐旭东. 三光气界面缩聚法合成高分子质量聚碳酸酯[J].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07, 22 (3):48-50.

[3]姚日生,豆海华,尤亚华,等. 三光气法超高分子量聚碳酸酯的结构与性能表征[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 21 (5):193-196.

[4]Kricheldorf H R,Bhme S, Schwarz G. Hydrolytic polycondensation of bisphenol-a-bischloroformate catalyzed by phase-transfer catalysts[J]. Macro-molecular chemistry and physics, 2003,204:1636-1642.

[5]吴选军,袁继祖,余永富,等. 聚乳酸/聚乙二醇共混材料的性能研究[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 31 (5):60-63.

[6]刘生鹏,程均,谭开军,等. HIPS/改性氢氧化镁晶须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 31 (7):18-22.

[7]Ajji A, Elkoun S, Zhang X. Biaxial orientation characterization in PE and PP using WAXD X-RAY pole figures, FTIR spectroscopy, and birefringence[J]. Journal of Plastic Film & Sheeting, 2005,12:115-126.

[8]Mochizuki H, Mizokuro T, Tanigaki N, et a1. Crystallization of bisphenol-A polycarbonate by a vacuum process[J]. Polym Adv Technol, 2005,16:67-69.

猜你喜欢

聚碳酸酯双酚分子量
加入超高分子量聚合物的石墨烯纤维导电性优异
食品用塑料包装中双酚F和双酚S迁移规律的分析
改良的Tricine-SDS-PAGE电泳检测胸腺肽分子量
不同对照品及GPC软件对右旋糖酐铁相对分子量测定的影响
双酚A型氰酸酯泡沫塑料的制备与性能
聚甲基亚膦酸双酚A酯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应用
氮-磷-硫膨胀型阻燃剂在聚碳酸酯中的应用研究
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化学改性研究进展
低分子量丙烯酰胺对深部调驱采出液脱水的影响
聚碳酸酯在高注射速度下成型超薄导光板的仿真试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