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2010-05-24唐巍洋
唐巍洋
认真审视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动手操作不难发现,相当多的操作活动只注重生动活泼的“形式”,追求课堂气氛的“热闹”,却缺少活动中数学思维的含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呢?笔者以自己的教学经验与课堂所见,就本文作一些探讨。
一、有备而“动”——充分地导
操作活动应该以有充分的学具、教具准备为前提。教师在设计操作活动时,在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学内容、确定目标的同时,要全面了解学生实际,做到教材、教况、学情了然于胸。然后确定教学中是否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用哪些学具进行操作,在什么地方设计操作。只有“万事俱备”,操作活动才能顺利开展,教师的引导才能有效、充分、到位,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明旨而“动”——有序地导
动手操作的过程是让学生感悟、理解和实现知识的“再创造”的过程,需要经历由易到难,由“扶”到“放”的过程。活动中如果一味地让学生自由操作、随心所欲,他们只能就事论事,为操作而操作,就不能从操作的过程中得到思维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操作前应该向学生提出操作要求,让学生明确操作目的,知道通过操作要解决什么问题,克服操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课前每个学生准备15根小棒。
师:今天我们一起用小棒来学数学。用你们手中的小棒一份一份地摆,每份的根数要相同,每份可以摆几根?把你摆的結果记录在表格里。(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摆小棒,填表。)
师:观察表中的结果,你发现什么?可以分成哪几种情况?(生讨论回答,师根据摆的结果,列成除法算式。)
师:把多出来的小棒再分一份,行吗?为什么都不动手了?……
(师根据摆法列出除法算式。)
师:请大家仔细地观察,这些算式中的余数有什么特点?
教师有序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一份一份地摆,每份的根数要相同,每份可以摆几根?”进行操作,明确了应该怎么操作,再根据教师出示的表格,更加清楚该在操作中找到什么知识。学生第一次摆,逐步理解了整除与有余数除法的区别,加深了对“平均分”的内化;第二次摆。“余下的数不能再摆一份了”,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特点——“余数比除数小”的理解,应比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的记忆会印象深得多。
三、留时为“动”——有度地导
学生的操作活动既要有明确的要求,又要有一定的层次和开放性,为不同的学生的数学思考留有合理的时间与空间,才能确保操作的有效性,体现操作的价值。
如,某教师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做了如下设计:
师:今天的学习任务就交给大家自己来完成。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一张圆形纸片、一块橡皮、一根一米长的绳子、一盒水彩笔、4个苹果图、一幅熊猫图。要求是:以1/2为例,运用这些材料,动手切一切、折一折、分一分。试一试能不能用不同的材料来说一说1/2的意义。(学生自由操作。)
师: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1/2的?
生:把圆形纸片对折,其中的一份表示它的1/2。
师:还有其他表示方法吗?
学生纷纷举手展示自己的操作结果:把一块橡皮平均分成二份,每份是它的1/2;把一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二份,每份是它的1/2;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二份,每份是它的1/2……
师:请大家想一想,在表示1/2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它们都平均分成了二份。)
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内容不同,有的是一个物体,有的是多个物体组成的。)引导学生归纳单位“1”。
师:刚才大家通过操作、讨论、分析、归纳得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二份,这样的一份都可以用1/2表示。
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灵活处理教材,把几个例题转化成了学生的操作材料——抓住1/2这一分数,给学生的操作留下了充分的探索空间与时间,学生通过充分地操作,相互交流,运用不同的材料说明了1/2的意义,突破了单位“1”这一难点,把分数意义上升为理性认识。
四、促思而“动”——有效地导
操作启动思维,思维服务于操作,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相互作用,使操作、思维、表达融为一体,有效地促进活动内化,从而达到智慧的生长和创造力的凸现。教师在指导学生操作时。必须把操作与思维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1.在学生的认知生长点“动”。有效的学习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在学生认知生长处,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试一试,亲身体验知识的获得,而不是给他们“现成的”数学。如,在《直线、射线、角》的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直线与射线都可以延伸,是画不完的。现在我们进行一个画线比赛。
师:(出示“·”)通过这个点画直线,猜一猜,可以画多少条?(生猜)
师:通过这个点,你在30秒的时间内可以画多少条直线。(计时,生画线。)
师:你画了多少条?(指名汇报)
师:看来在规定的时间内,大家画出的条数各不相同。如果时间无限多,你可以画多少条?说明了什么?(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出示“··”)猜一猜,要同时经过两个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生猜)
师:大家来试一试,答案就一目了然了。(生画线)
师:你想说什么?(生汇报)
让学生先猜猜,再试试,有效地“导”,引发学生有效地思维和有效地操作,思维“融”入“动”中,经历观察、猜测、操作、体验、思考的“动”,学生获得更为丰富、更为深刻的认知体验,他们的思维也将得以有效地发散,这样“做”出来的数学才让学生终生难忘。
2.在学生的认知冲突点“动”。教师在学生的认知冲突中创设情境,积极引导操作,“动”让思维经过碰撞进发火花。并把它引入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如《认识圆的周长》一课,老师充分挖掘学生思维中的创新思维因素,创设多次认知冲突,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师:龙潭湖公园有一个圆形花坛,为了保护花草,师傅们正准备沿着花坛围一圈篱笆,请你们帮忙计算一共需要多长的篱笆呢?请用手中的工具,小组合作探索周长的计算方法。(生操作)
生:把圆形纸片立起来放在刻度尺上滚动一圈,就测出了它的长度。
师:如果一个很大的圆形水池,要求它的周长,能用你们小组的方法把水池立起来在刻度尺上滚动一圈吗?(设置冲突,生再次进行操作。)
生:我们先用绳子在水池周围绕一圈,再量一量绳子的长度,就是水池的长度。
师:(拿出了一端系有小球的线绳,在空中旋转了一圈,又旋转了一圈。)小球走过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圆,要想求这个圆的周长,还能用你们的方法吗?(再次设置冲突,生静默无语,再次进行操作。)
活动中的认知冲突让学生不断地操作,不断地把学生的思维推向一个个新的高潮,学生的思维从肤浅走向深刻,思维力度得到有力的提升。
3.在学生的知识拓展处“动”。创新源自良好的思维品质,而知识的拓展延伸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形成的制高点。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在认知延伸处开展动手操作,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并能创造性地进行运用。
如,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在学生明确了“平均分”的含义和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后,在运用巩固知识的环节中,老师设计了操作练习,使“几分之一”的抽象概念得以“内化”“活化”。
师: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折出它的1/2。(生操作并展示:)
师:你是怎样折的?
师:这些表示1/2的纸片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吗?为什么?(小组讨论)
……
师:请用另外两张长方形纸分别折出它的1/4、1/8,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折好后,同桌互相交流折的方法,说说每份表示它的几分之几?(生操作)
通过折、想、说、议等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对“平均分”的概念的理解,让学生的操作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思维也得以发展。
五、“动”后反思——有味地导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思维发展的过程是内部的外部活动逐步内化的过程。操作固然重要,它能有效促进思维的发展。但只是一味地操作,而不注重操作后的展示、反思、交流、表述、概括,那操作只能是一场作秀,是为操作而操作的“空中楼阁”。因此,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语言表述操作过程,对操作进行反思。这样,操作才能与思维有效、完美地结合,使思维更活跃,操作才更耐人寻味。
(责编林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