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产品国际贸易对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贡献——基于广西桂林红岩村的调查

2010-05-24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黎昌贵李达

中国商论 2010年6期
关键词:红岩村欠发达农民收入

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黎昌贵 李达

欠发达地区农村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并且由于自然条件的相对劣势,因此,贫困落后是这种地区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在中国的西部地区更为常见。但是,在广大的西部仍存在部分地区在既不具备地理优势也不具备矿产资源优势的情况下,通过开发本地的种植资源优势并结合农产品国际贸易成功地促进了本地的经济发展,本文拟对该地农产品国际贸易对新农村建设的贡献进行考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条有益的思路和经验借鉴。

1 恭城红岩村的基本情况

恭城瑶族自治县是广西贫困县,位于广西东北部,距桂林市区108公里,全县辖6乡3镇,红岩村位于该县的莲花镇,距县城14公里,距莲花集镇2公里,地理条件并不优越,也不具备矿产资源优势。该村现有农户103户,人口403人;主要作物以种植水果为主,水果面积780亩,年人均产果6000公斤,年人均纯收入8000多元。自2003年该村启动以“改水、改路、改房、改厨、改厕”和“交通便利化、村屯绿化美化、户间道路硬化、住宅楼房化、厨房标准化、厕所卫生化、饮用水无害化、生活用能沼气化、养殖良种化、种植高效化”为主要内容的“五改十化”新农村建设工程以来,该村村民的居住条件、生活水平以及农民收入等都取得了明显的变化,同时,该村借助当地的丰富资源开办了独具特色的“农家乐”旅游,整体经济和社会面貌进一步提升,先后获得“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全国十大魅力乡村”“全国绿色家园奖”等称号。当前,随着每年一度的“月柿节”的成功举办,该村的独特风情越来越被世人所熟知,旅游收入逐年看涨,最近几年该村所接待的中外游客均超过了10万人次,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并进一步地推动了当地的新农村建设。

2 农产品国际贸易对红岩村新农村建设贡献的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270份,有效问卷265份,回收率为84.38%,调查访问对象主要为红岩村村民及相关管理部门人员。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红岩村农民的收入来源呈现多样化的格局,其中,农产品收入、旅游收入以及家庭副业和养殖业等构成主要的收入来源。其中,农产品收入占据55%的份额,是其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另外,由于在其他收入中的本地企业收入(3%)和自己创业收入(3%)也多与农产品的加工和流通相关。因此,总体来说,农产品收入对当地农民生活构成了巨大的影响,占据整个收入来源的60%以上。

表1 红岩村农民的收入构成

表2 本地区出口的主要农产品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红岩村所出口的主要农产品里,月柿占了46%,柑橘占29%,沙田柚占21%,这三种产品成为了红岩村农民的“金库”。特别是月柿,畅销日、韩、美等国家,独具特色的恭城沙田柚、柑橙,也远销俄罗斯、越南等国家,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表3 本地区农产品主要市场分布

上表显示,红岩村农产品的以内销为主,但是,国外市场(含港澳地区)仍然占据了22%的比重。其中,绝大部分的出口目的地仍然是港澳台和东盟地区。不过,出于对农产品运输期间保鲜问题的考虑,在国外销售的产品多为加工过的农产品。

农产品国际贸易对当地农民收入的贡献。如前所述,红岩村村民收入的60%来源于农产品种植相关的收入,根据前面调查所获得的结论,红岩村农产品中22%是用于出口的,可以推算,农产品国际贸易对当地农民的收入总体贡献度是13.2%。从具体的农产品来看,月柿、 椪柑、沙田柚等水果收入占了整个农产品收入的80%以上,其中,月柿贡献了全部收入的50%。根据前面的结论,可以算出,月柿、椪柑以及沙田柚等水果的出口对当地农民的收入贡献度约为10%,由于月柿是该村的主打农产品,因此,月柿出口单独贡献了当地农民收入5%的份额。另外,根据我们的调查,红岩村种植月柿的家庭年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比例高达约65%,3000~5000元的占据了约23%,1500~3000元占据了约10%,1000元以下约有5%,因此,月柿种植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如果按照22%的出口比例来推算,仅月柿出口就能给当地绝大多数农民增加年收入700到1100元。

3 基本结论

3.1 农产品国际贸易能够有效地促进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

农产品国际贸易对于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这种农民收入的提高会有力地促进农村的新农村建设。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农产品国际贸易对农民收入的贡献度在12%以上,绝对增收总额超过了700元/年,从所调查的结果来看,如果能够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国际贸易,必将使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更快更好的发展。这也说明,即使在欠发达地区,仍然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来参与国际贸易,从而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

3.2 新农村建设对农产品国际贸易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外向度的逐年提高,欠发达地区的农产品国际贸易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在欠发达地区仍然存在很多不利于农产品国际贸易顺利进行的因素。其中,以信息的流通不畅、产品质量较低、知名度不高、农民的经营意识还比较低下等因素最为迫切。而新农村建设在道路、信息、农民的教育与培训等方面均有大量的投入,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这方面的需求,红岩村的经验表明,新农村建设对农产品国际贸易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对农产品国际贸易和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来说,二者相互之间呈现出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

3.3 政府的支持能够有力地促进农产品国际贸易从而有利于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

从红岩村的实践来看,红岩村今天的成功来源于政府的因势利导和有力支持。从上个世纪末该村柿农的闯市场到近几年的新农村建设,无不体现出政府的身影。因此,该地的经验表明,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导者,政府的支持能够有力促进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从而有利于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在其他社会支持力量还比较薄弱的时候,必须有力有效地充分发挥政府在这方面的作用,努力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

[1]刘晓昀,毛学锋,辛贤.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村贫困的影响[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01.

[2]仇焕广,杨军,黄季.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和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7,09:56~61.

[3]程国强.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结构与贡献[M].管理世界,2004,11:85~96.

[4]牛艳红,王春国.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农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09,03:7~14.

[5]王静.外贸对城乡居民福利的影响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8,2:25~30.

[6]陶秀玲,张鹏.我国农产品贸易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J].北方经济,2009,5:36~38.

猜你喜欢

红岩村欠发达农民收入
陕西农民收入:一路爬坡过坎
欠发达地区大学生人才招揽政策评析
人在干什么?增收不单靠出门打工——搬迁后农民收入来源报告
从卖柿子到卖“生态”
——“柿乡”红岩新变
广西恭城红岩村农家旅馆发展现状与优化路径研究
从红岩村“美丽乡村”创建史探索桂林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
“十三五”期间中国农民收入年均增长6.5%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别让欠发达地区的新能源项目成摆设
农民收入增长周期的多尺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