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创业才能富裕亿万农民——访陕西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促进会副会长罗久序
2010-05-24周励
◎ 文/记者 周励
1月31日,新世纪以来连续第七年聚焦“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公开发布。这个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的文件,除推出了关于农业、农村、农民方面一系列含金量高的强农惠农新政策外,文件还提及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传递出中央对约占农民工总数60%的80后、90后农民工的高度关切。
如何着力解决这一问题?一号文件规定:努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而目前陕西农民就业创业的情况如何呢?如何促进陕西农民创业就业呢?为此,本刊专访了陕西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罗久序(陕西省委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省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常务副主任)。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是一大亮点
记者: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您觉得关于农民创业就业方面问题的亮点在哪里?
罗久序:一号文件专门列出一条关于农民就业创业的问题,“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是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的亮点之一。要求财政支农的资金“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意味着国家对农民就业创业为夯实基础将支持更多的“真金白银”。文件规定:努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务工技能培训,整合培训资源,规范培训工作,增强农民科学种田和就业创业能力。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落实以公办学校为主、以输入地为主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的政策,关心农村留守儿童。
记者:为什么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确定为“三农”工作的主题?
罗久序:早在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就明确提出:“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在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的封闭性导致了农民就业的不充分,这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一大主因。2008年,从全国来说,第一产业增加值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7%,但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者却占全国从业人员的64%。贫富差距问题在我国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根据财政部的最新调查,全国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而最低收入10%的家庭其财产总额仅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2007年我国基尼系数已达0.473,收入分配处于“高度不平等”的状态,大大超过了0.4的通常收入差距“警戒线”。最贫困的家庭主要集中在广大农村,集中在西部。造成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差距扩大。
历史的经验证明,在我国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农业绝不能出问题,要保持整个社会稳定,农村必须稳定。越是形势大好,越要居安思危。在连续6年农业增产后,容易产生麻痹思想和松懈情绪。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大家都知道,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也带来严重的“三农”问题。所谓“三农”问题,就是在快速推进“三化”,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进程中,累积形成了农业脆弱、农村贫穷、农民困苦的问题。有人将“三农”问题称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病”。其基本表现是:过多的人口拥挤在农村,过度利用土地资源,造成了农村劳动生产率低下,就业极不充分,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增长徘徊。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很多。长期以来,政府集中经济发展的一切成果,用于大城市建设,用不平等的政策剥夺农村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只要农村的土地,不要失地农民;只要农民工的劳动力,不要农民工转市民。
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城镇化的本质是农民变市民,真正把农民转移到城镇中来。文件明确规定: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记者:为什么一号文件特别强调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罗久序: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80后、90后的打工者,他们或在农村上学,毕业就进城打工;或第一代农民工带他们从小在城市上学,然后在城市打工。据统计全国有新生代农民工近1亿人,陕西有400万左右。我们知道,第一代农民工外出打工的目的,基本上是挣钱回家,一般都把最终回到农村作为自己的归宿。而新生代农民工与他们的父辈不同,他们一般没有种过地,也不愿意种地,更不想再回到农村。所以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指出,要针对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进城落户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抓住产业转移有利时机,促进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向县城和重点镇集聚,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吸纳农村人口加快向小城镇集中。要支持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所节约的土地首先要补充耕地,调剂为建设用地的,在县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使用,纳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主要用于产业集聚发展,方便农民就近转移就业。今后发展需要大量招收农民工的新建企业,应尽可能布局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制订城市扩容规划时,不仅要考虑新增工人,还应同时考虑工人家属的吸纳问题。
记者:您觉得陕西应如何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问题?
罗久序:陕西是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有50个国定贫困县、29个省定贫困县,农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农业人口比重大,目前仍有326万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12%,这是我省省情突出特点之一。如果仅靠农民种地为生,解决温饱问题已很困难,要致富奔小康、实现现代化,更是不可能。当前,我省严重存在的“三农”问题,就在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城镇化进展滞后、非农产业化进程缓慢,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根深蒂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跳出“就农言农”、“就农抓农”的思路,必须按照中央提出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研究和开发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打工只能脱贫,创业才能致富”
记者:您认为目前陕西农村劳动力正表现出怎样的发展形势?如何提高陕西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的能力呢?
罗久序:从我省的实际情况来看,还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人口2812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1363万人。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相当一部分农民群众生活还十分困难。目前按土地保有量计算,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只需约450万人,现在常年在外务工的仅有220万人左右,也就是说,还有近700万人需要转移和输出。我们不能只重视输出劳动力,因为劳动力输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无奈选择,不是经济发展的高招,人力资源本地区充分开发才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高明之举。据国家统计局有关全国农民工收入调查资料。2007年平均每个农民工月收入1266元,按照这个数据计算,平均每个农民工年收入为15192元钱,而每个工人每年创造的价值是多少呢,保守估计在3.5万元以上,这说明农民工对输入地的贡献要大于自己带回的工资,大量的剩余价值做了人家的嫁衣裳。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只能怪我们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资本扩张能力不强,对劳动的吸纳力较弱,不能怪别人。但我们不能长期甘为人后,丧失进取心,而应该鼓励外出的农民工四方创业或者回乡创业,自己当老板赚钱。
记者:针对2010年的农民就业情况,您觉得应完善哪些关于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
罗久序:当前我省就业创业局势基本平稳,情况好于预期。要做好这项工作,在政策方面,我觉得首先应完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提高就业资金使用效益。我们省先后出台了《关于当前做好稳定和扩大就业支持创业工作的指导意见》等4个文件,并会同省级有关部门采取了减轻企业负担、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开展就业服务系列活动等措施。这些政策都是很有针对性、很实用有效的。在2010年,我们省要继续抓好已出台的这一系列扩大就业和促进创业政策措施的落实,充实和细化政策项目,完善操作方法,畅通政策落实渠遣,才能切实发挥政策的效应,为农民致富开辟更广泛的路子。我省农村劳务输出要打响劳务品牌和带手艺四方创业相结合的转移形式。“宝鸡技工”、“杨陵农科工”、“米脂家政”、“岐山面点”、“秦镇面皮”、“蓝田厨子”、“商洛矿工”、“旬阳营销”等劳务品牌已显品牌效应。而其中一些带有某种劳动技能的打工,比如“宝鸡技工”、“杨陵农科工”、“米脂家政”、“商洛矿工”,已打响劳务品牌,靠良好的信誉占领劳动力市场;而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打工品牌,比如“岐山面点”、“秦镇面皮”、“蓝田厨子”则是把输出劳动力与输出服务项目和独特手艺结合起来。
记者:陕西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促进会成立3年多来,在农民工回乡创业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最令您引以自豪的是哪些事?
罗久序:陕西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促进会于2006年4月3日正式成立,是一个致力于开发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民间社团组织。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李焕政为会长,现在发展会员有500多名,分布在全省各市、县。
促进会成立3年多来,我们展开了主题调研、举办论坛、网站宣传等一系列工作,我个人觉得有三件事值得一提:一是2006年4月我们对农民工回乡创业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多次召开研讨会,完成了《以农民工回乡创业为突破口,开创我省全民创业的新局面》的课题报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8条建议。省上先后有6位领导同志作了批示。根据这个《调查报告》提出的8条建议,专题研究我省如何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回乡创业工作,形成了《关于认真做好农民工回乡创业工作的通知》,以省政府办公厅(陕政办发【2007】146号)文件下发,在全省实施。二是2009年4月,我们主办了第一届“创业之星”经验交流和表彰大会,从全省各地选拔推荐出的260位优秀农民创业者,为激励更多的农民投身自主创业树立了榜样。三是去年12月29日举办了“陕西农民工就业创业论坛”,与会许多著名学者专家围绕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这一主题,分别就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我省农村劳动力创造力;从创造奇迹到渴望奇迹——浅析农民工的功绩、困惑和诉求;努力推动“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等问题进行了专题探讨,在社会上反响很好。
记者:最后想请您谈谈,在2010年咱们陕西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促进会,将会为农民工创业就业方面重点做哪些工作?
罗久序:温家宝总理对我们促进会明确批示:“深入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对于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逐步解决农村就业问题,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农村小康目标,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研究工作要始终坚持与实践相结合。当前,特别要重视对农民工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为他们进城务工提供便利和服务,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等关系农民利益的实际问题。”温总理的这一指示为我们促进会指明了工作方向和研究重点,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加强研究,积极创造条件促进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开发转移。为了进一步提高促进会的工作水平,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1.继续加强调查研究,要多深入到实际生活中去,探索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多种途径和形式,密切关注农村就业形势的新发展。2.在目标定向上坚持以实用研究为主。在课题选择上,避免太大太宽、缺乏针对性的倾向,紧紧抓住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主题。比如要抓紧研究农村当前所面临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问题,要积极研究如何有效解决城市“新市民”问题,如何加强信息服务和提高培训农民就业创业的针对性、时效性问题等。3.在促进会自身建设上,要加强学习,创新机制;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多干实事,多办好事;我们已经吸收了部分农民工会员,还要扩大队伍,发展更多的人参加促进会的工作。4.办好促进会的刊物和网站,在全省范围建立农民工就业创业资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