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
2010-05-23陶仲庸
陶仲庸
摘要:内涵式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能节约日益紧张的社会资源,稳定社会发展的基础;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孕育经济增长方式的新理念,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经济增长
整体上看,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基本依赖优越自然资源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国家。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难以对自然环境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农业生产和其他产业部门一样,是粗放式生产。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产业的产业部门,同样也面临着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从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以及其他产业部门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对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和全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能够节约社会资源。缓解日益紧张的资源矛盾,支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能够优化农业资源的配置,分发挥农业生产要素的效能,稳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使农业生产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社会发展表明,粗放式社会生产消耗了大量的资源,环境的压力大,全球因为资源短缺所引发的矛盾日趋尖锐,缺乏可持续性,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我国的农业的生态环境保护,是对现有的农业环境资源的保护。这里的保护应该是广义的,不光是一般意义上的功能性维护,而是包括农业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优化。有效利用科技和管理多种手段,在节能降耗的前提下,使其能够充分发挥效能,保证农业生产活动稳步发展。具体实施功能可以从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探讨:
从广度上看,不再是盲目的扩大生产规模,无限制地增加农业生产资源的投入;或者违背环境规律,改变、限制农业生态环境的一些功能。而是考虑环境的承载力,避免以往粗放式农业生产扩张而过度消耗资源。历史上,一些地区出现过开山毁林种植水稻,也有的地方填湖造田;从后来发生的自然灾害人们终于看出,这样片面地以增加粮食产量为目的的农业扩大再生产的经营理念,最终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从深度上看,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研究,提出针对我国农业发展的科技和管理方法。发掘农业生态系统的潜能,提高资源的效能。从根本上抛弃“靠天收”、“望天田”的把农业看成是纯粹依赖自然的传统农业思想。
从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情况看,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社会由于一系列的转型,村民变成了市场的利益主体,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同样受到市场利益机制的决定。普遍存在的趋利动机使保护的主体模糊。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主体为追逐利益甚至损坏环境也不意外。从技术应用的角度来看,生态环境保护有自身的一系列技术要求,从而在技术层面上增加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难度,使这一工作还处在低水平上。人们不难发现,一些对农业生产形成灾害的原因,是生态资源的效能未能得到发挥。水库年久失修,在雨季不能正常蓄水,抗旱能力大大减弱;农田中间的道路比较原始,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
可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恰恰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保护的广度和深度的转换成为可能。保护的广度和深度的转换实际上是主体经营理念的转换,主体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承担者,没有主体经营理念的转换所有的活动将会落空。主体经营理念可能转换的理由是: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主体的利益动机会使自己尽量减少支出,降低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能满足主体的利益要求,这是其经营理念转换的内在动力。第二、国家作为宏观利益主体,能够充分发挥调控的职能,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制约主体行为,这是主体经营理念转换的外在压力。第三、农村环境保护理念的转换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这是这是主体转化经营理念的群众基础。
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可以增加内需,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农业的稳定发展,又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使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变成现实。
1.增加生产资料的需求。面对我国出口逐步减少,投资需求受控,扩大内需已经成为国人的共识,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就需要有钢铁,水泥一类的工业生产资料,这无疑会扩大市场需求,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其拉动产业的效果主要表现在:对工业产品的需求巨大。这是因为农村环保工作进展缓慢,诸多方面的建设还存在空白;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的多样性而产生的市场需求大;农村人口多,农村社区占绝对的比重。不少人认为,农村的发展主要是水、电、路的问题,这种把城市建设的经验完全带入农村的思想,没看到农村建设特殊性的观点显然欠妥。
2.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缩短,剩余的时间外出打工。这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缓解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紧张的矛盾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大量农民离乡也引发了不少的社会矛盾。虽然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明显落后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些贫困的农村更差。在明确农村环保主体的前提下,应该有效地利用周边剩余的劳动力,逐步完成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使农民增加收入和基础建设趋向统一。
3.在社会实践中推动科技的发展。我国农业生产资源丰富多样,科学治理自然环境必然会遇到多方面的难题,实践的需要为科技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一方面是在科技和经济落后的农村,更需要采用新的技术手段,以缩小日益扩大的城乡差别;另一方面,现代科技回到社会实践中,是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
显然,上述诸方面存在巨大的反作用:特别是粮食产量的增加,稳定了经济发展;优化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保证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农民收入的增加,既进一步增加市场的有效需求,缓解了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又提高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缩小城多差别;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推动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呈现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三、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社会主义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表现,反过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缺少的方面。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入也有较大的提高。但是,也同时带来了一些问题。农业生产力发展滞后,农业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不协调;部分农民收入不高,农村贫困人口多,在贫困人口中所占比例大;一般农村社区建设缺乏科学的规划,农民任意建房,有的建筑物妨碍交通,有的建筑物不利水利设施的建设;住房建设不集中,既占用了宝贵的农田,又影响农村社区的形象。这些存在的问题,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将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精神文明滞后的状况。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说,社会发展最终都要体现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力是包括农业生产力在内的生产力系统的协调,而不是片面地发展其中的一个方面。从这个角度来讲,通过发展社会协调的生产力来实现国强民富,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梦想。体现时代要求的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将充分体现中国社会生产力根本性的跃迁。这一伟大成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的,无疑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能够获得人民的广泛支持,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反作用。农村贫困人口的减少,意味着全国的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将会从根本上改变贫穷的国情,结束贫穷的历史。这无疑会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爱国热情,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规划和建设农业社区,无疑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社区散居的混乱局面,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极大地提高农村社区的形象,使农村社区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
从深层次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将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人们传统的视角是重视外在的,这对于制度建设是积极的。但是,合理的制度只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而不是社会发展的全部要求。特别是在制度基本明确后,社会发展的主要来自于人的贡献,否则,无论多么美好的制度将受到人的惰性的挑战。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环境,要比社会援助满足生活需要更有价值。人们从注重制度的东西转向关注客观事物内在的联系,这无疑是传统思维方式的革命,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涵。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发展,必定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纳什:《大自然的权利》,青岛出版社,1999年版
[2]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