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药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2010-05-22邹榆红王国俊黄婷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泸州市646000泸州医学院药学院泸州市646000
邹榆红,王国俊,黄婷(.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泸州市 646000;.泸州医学院药学院,泸州市 646000)
病毒是病原微生物中最小的一种,在细胞内繁殖,其核心是核糖核酸(RNA)或脱氧核糖核酸(DNA),外壳是蛋白质,不具有细胞结构。病毒寄生于宿主细胞内,依赖宿主细胞代谢系统进行增殖复制。由于目前病毒性疾病发病率日益增高、传播快、流行广、变异性大,临床上应用抗病毒药也日趋增多。随着抗病毒药的广泛应用,其药品不良反应(ADR)报道也日趋增多,有些反应较为严重。为研究其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笔者通过文献检索,对其ADR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通过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知网(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1999~2009年国内医药学术期刊报道的抗病毒药致ADR的文献,并手工查阅原始文献,剔除资料不全的报道。
1.2 收集标准和分析方法
对ADR文献报告,参照卫生部ADR监测中心颁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至少符合以下3条才列入统计范围:(1)用药与ADR的出现有合理的时间关系;(2)符合该类药已知的ADR类型;(3)停药后有所改善[1]。经剔除二次文献和综述,收集到符合要求的文献有52篇,共计523例。ADR选取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每个病例中ADR的归类,按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药品监测合作中心的ADR分类法进行分类。对检索到符合条件的抗病毒药致ADR资料进行文献分析[2]。
2 结果
2.1 性别与年龄
523例ADR中,男性276例,女性247例,男∶女=1.1174∶1,性别无显著性差异;年龄最小者12 d,最大者86岁。抗病毒药致ADR患者年龄分布见表1;抗病毒药致ADR患者性别分布见表2。
2.2 原发疾病的构成
表1 抗病毒药致ADR患者年龄分布Tab 1 Age distribution of patients with antiviral drugs-inducedADR
表2 抗病毒药致ADR患者性别分布Tab 2 Distribution of gender inADR cases caused by antiviral drugs
原发疾病主要由呼吸道感染、疱疹病毒等构成;其他如病毒性肝炎、水痘等占少部分。抗病毒药致ADR原发疾病分布见表3。
表3 抗病毒药致ADR原发疾病分布Tab 3 Distribution of primary diseases in ADR cases caused by antiviral drugs
2.3 引发ADR的给药途径
在统计的抗病毒药致ADR病例中,静脉滴注给药433例,口服给药55例,局部外用32例。抗病毒药致ADR给药途径分布见表4。
表4 抗病毒药致ADR给药途径分布Tab 4 Distribution of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induced by ADR
2.4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
523例ADR中,阿昔洛韦以泌尿系统损害最为突出,有73例,其次为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损害,分别为35例和27例;利巴韦林的变态反应(111例)是最主要的ADR。泌尿系统ADR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损害、血尿等;神经系统ADR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双下肢麻痹等;消化系统为腹绞痛、药物性肝炎、喉麻痹等;循环系统主要表现为低血压、胸闷、血管炎等;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药物热、荨麻疹、过敏性休克、迟发性过敏反应等。抗病毒药致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分布见表5。
表5 抗病毒药致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分布Tab 5 Organs or systems involved inADR
3 讨论
抗病毒药致ADR病例中,男性患者略多于女性,但其发生率是否与性别相关尚需进一步研究。从年龄分布来看,各年龄段均有分布,以1~20岁所占比率最大。
523例ADR的原发疾病最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其次为带状疱疹、生殖器疱疹,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等疱疹病毒感染多见,这可能是呼吸道感染多为病毒感染,疱疹病毒感染多使用抗病毒药,故该类药物用药频率较高所致。
抗病毒药给药途径很多,除可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滴注外,也可局部应用(如滴鼻、滴眼),ADR无论在全身或是在局部用药中都有发生,但口服和局部用药所致ADR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静脉滴注,且ADR较轻,主要表现为一般的过敏反应(如药疹、消化道反应等)[3]。而一些严重的ADR如血液系统反应、过敏性休克[4]、泌尿系统反应的发生基本上是静脉滴注给药引起的。
抗病毒药引起的ADR,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阿昔洛韦的ADR以肾脏损害为主,神经系统损害、消化系统损害和过敏反应次之。肾损害又以急性肾功能衰竭最为常见。大剂量、静脉用药、限制进水、血容量不足、静脉滴注速度过快、使用葡萄糖为溶媒和肾功能不全等因素都可增加阿昔洛韦肾损害的危险性。阿昔洛韦致肾脏损害是可逆性的,及时停药、水化治疗和适当的血液净化治疗可使肾功迅速恢复[5]。阿昔洛韦的神经系统ADR,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双下肢麻痹、药物性水肿,这与肾脏功能可能存在相关性(恶性淋巴瘤化疗后,肾功能可能受损),故肾功能不全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在使用本品时应注意[6]。阿昔洛韦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导致过敏性休克,过敏反应为B类ADR,故用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循环系统损害、消化系统损害和变态反应是更昔洛韦最最主要的ADR。利巴韦林较为严重的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其次为循环系统方面的损害,这些反应均较为严重。从收集的523例ADR来看,发生ADR后,如果及时发现并给予适当治疗或抢救,一般都能恢复正常,临床用药应引起高度警惕。
[1]付翠香,王 军,熊建华.阿昔洛韦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海峡药学,2006,18(6):182.
[2]赵 军,刘其凤,邵慧芳.阿昔洛韦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J].中国药师,2007,10(5):497.
[3]饶艳辉.利巴韦林致182例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7,7(2):153.
[4]虞惠康,朱张坤.阿昔洛韦引起过敏反应1例[J].现代应用药学,1996,13(2):68.
[5]於文丽,杨仁勇,王 群,等.阿昔洛韦致急性肾衰竭临床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06,23(9):64.
[6]王慧香,刘明洁,郭荣珍.阿昔洛韦过量致急性肾衰竭1例[J].中国血液净化,2005,4(5):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