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獒犬细小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及其防治
2010-05-18张成图杨桂梅
张成图,杨桂梅
(西宁市畜牧兽医站,青海 西宁 810007)
中国神犬藏獒原产于我国青藏高原的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等地区。藏獒为食肉目,犬科,列入西藏地区二级保护动物,为国宝级大型猛犬,犬中之王。近年来我国兴起了饲养藏獒的热潮,全国有不同规模的藏獒养殖、研究中心、研究所和场家,最少的场家有藏獒十几只,最多的有一百多只。随着国内外爱好和研究藏獒人士对藏獒的认识和重视,其经济价值不断剧增。
藏獒作为犬类的一种,也受到犬类病毒感染的威胁。据调查,侵害藏獒犬的主要病毒有犬细小病病毒和犬瘟热病毒两大类,然而,主要影响藏獒存活率的原因就是6周龄到6月龄的藏獒幼犬易感由犬细小病病毒引起的犬细小病毒病。犬细小病(canine parvovirus,CPV)主要引起肠炎症状,表现为犬急性出血性胃肠炎,个别幼犬发生急性心肌炎。病犬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犬的粪、尿、呕吐物和唾液中含病毒量最高。据统计该病在犬群中的发病率为20%~100%,死亡率为10%~50%。在藏獒养殖业发达的西宁地区更是常见的传染病之一。
随着藏獒养殖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对该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治疗效果也越来越好。早期治疗犬细小毒病的方法主要是以抗病毒药为主的综合治疗,据调查发现在藏獒犬细小病毒病防治上,预防接种及以犬细小病毒血清和犬细小病单克隆抗体治疗为主的免疫疗法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1 流行病学调查
应用犬细小病诊断试剂盒(韩国)从年龄、免疫接种、季节三方面,对100例患犬细小病的藏獒犬进行调查统计,得出犬细小病的发病、死亡与藏獒年龄及免疫状况和季节之间的关系。
1.1 犬细小病发病、死亡与藏獒犬年龄的关系 据调查,各年龄段的藏獒犬均可感染犬细小病毒。犬细小病毒对6周龄至6个月犬的危害要比哺乳仔犬和老龄犬大,发病率可达82.0%,死亡率为56.1%,可能是由于哺乳仔犬通过胎盘和初乳获得了母源抗体,另一方面哺乳母犬及仔犬不易接触传染源,从而使幼犬感染发病率较低(发病率为13.0%,死亡率为38.5%)。老龄犬发病率低(发病率仅为5%,死亡率40.0%)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老龄犬通过多次完整的免疫接种获得了很强的免疫保护力,极个别老龄犬自身有超强的免疫力,即使感染也不会发病。
?
1.2 犬细小病发病数、治愈率与藏獒免疫状况的关系 据调查得知免疫犬(尤其完整免疫的犬)相对未免疫犬的发病率低1.0%~3.0%,而未完全免疫犬的发病率在21.0%~75.0%之间;且免疫犬治愈率也高达66.7%~100%,而不完全免疫和未免疫的犬治愈率在38.8%~42.1%之间,说明犬细小疫苗对犬具有很强的保护力。部分不完整免疫犬仍然发病,可能是免疫次数不够,疫苗超过了有效保护期,造成抗体水平过低。个别完整免疫犬仍然发病,可能是犬自身存在免疫缺陷或疫苗质量存在问题,在一些诱因(洗澡,感冒,吃骨头、不洁食物引起的胃肠损伤感染,母犬在分娩期及手术等)下,犬的抵抗力较差而感染发病(见表2)。
?
1.3 犬细小发病、死亡与季节的关系 据调查得知,夏季犬细小发病率低为9.0%,但死亡率较高,可达53.3%;春秋季犬细小发病率高为19.0%~57.0%,但死亡率也高达68.4%~70.2%;夏季犬细小发病率、死亡率中等,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犬细小病毒耐冷不耐热;冬季发病率相对比较低为9.0%,但死亡率比较高77.8%,这可能是由于患病藏獒体质降低再加上寒冷的气候刺激从而使其抗病能力减弱(见表3)。
?
2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
2.1 临床症状及病变诊断
病犬的主要特征是呕吐和腹泻。发病初期精神沉郁,食欲减少,发热到40℃以上,1~2 d后发生剧烈呕吐和腹泻,呕吐物早期为食物或白色黏液,以后随病情的发展变为黄绿色,带有血丝的水样物;腹泻初为消化不良的食物,很快变为恶臭内含薄膜的水样稀粪,粪便为灰色或灰黄色,覆有大量伪膜和粘液,而后呈番茄汁样,带有血液,后期粪便呈酱油色,特别腥臭难闻。由于频繁呕吐和剧烈腹泻,多数病犬很快呈现眼球凹陷,鼻镜干燥、龟裂,口腔干燥,皮肤弹性减退,四肢末梢湿冷,全身衰弱,卧地不起等脱水症状。最后因严重脱水、急性衰竭而死。犬尸剖检可见,尸体消瘦,皮肤缺乏弹性,可视粘膜苍白,严重脱水,胸腺明显缩小呈胶冻状;心肌松软,颜色变淡,肺充血、出血;胆囊充盈,肝质脆易碎;腹腔积液,浆膜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病死犬胃底部有出血性炎症,呈深红色;小肠中段肠管扩张,肠内容物水样并混有血液,肠黏膜严重脱落、呈暗红色,空肠、回肠黏膜面充血、出血,肠内容物为淡红色枯液,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充血、出血;直肠内膜出血也较多,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出血。
?
2.2 实验室诊断
2.2.1 血液常规检验见表4,白细胞显著减少(2000~5000 个 /mm3),淋巴细胞增多。粪便常规检察,有大量的红、白细胞。
2.2.2 采用犬细小病毒CPV试剂盒快速诊断法诊断,采取病犬粪便约0.1 g,用2mL的生理盐水混合稀释,充分混匀后取上清液2~3滴,滴于试剂板左侧取样孔内,10min内观察结果(见表2),出现两条红色带为阳性,一条红色带为阴性,一条浅色带和一条深红色带为可疑。
2.2.3 细菌学检查
取典型病犬淋巴、肝脏、心血作涂片镜检,未见致病菌。
3 讨论
根据对藏獒犬细小病毒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诊断情况,对藏獒的细小病毒防治提出如下几点体会以供参考。
3.1 犬细小病毒是藏獒犬的常见病毒性传染病,因此,严格按防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是重中之重。目前采用吉林五星犬五联苗或英特威二(四)联苗,母犬在产前20 d左右免疫接种,幼犬4周龄首免,6周龄加强免疫1次。一般情况下,正常免疫程序应在仔犬28日龄(25日龄)、42日龄(45日龄)、56日龄(65日龄)连续接种3次,成年犬每半年(一年)加强免疫1次。
3.2 如果犬感染细小病毒,应及早确诊,目前,犬细小病毒病诊断试剂盒法是最简单也是确诊率最高的方法。及早大剂量应用单抗或高免血清以中和犬血液中细小病毒,同时辅以免疫增强剂来提高机体免疫机能。首用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以1mL/kg体重,同时配合犬五联血清以1~2mL/kg体重肌肉注射,用药3~5 d;犬免疫球蛋白120 mg/5 kg体重肌肉注射,用药1~3d,多在4~6 d痊愈,个别严重病例在恢复期用犬白细胞干扰素100万IU/5kg体重,肌肉注射。
3.3 患病犬由于呕吐、腹泻、脱水导致机体电解质平衡紊乱是导致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此及时合理补液、补充电解质、缓解酸中毒、抗病毒抗感染是治疗本病的关键。用5%NaHCO3,30~50mL/次,每疗程 1~2次。(依据结膜、巩膜毛细血管的充血程度、精神状态和食欲状况而定)。维生素C 3g/次,每疗程2~3次,它具有分解体内毒素、保护毛细血管膜的致密性的作用,甘草酸二铵100 mg/次,用200mL 10%葡萄糖稀释后静滴,每疗程1~2次。它具有保护肝脏,缓解恶心,促进食欲恢复的作用。剧烈呕吐者应停食1~2 d和停水12~24 h,同时按1 mg/kg体重剂量肌肉或静脉注射654-2,具有良好的止吐、止痛作用,并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顽固性呕吐、腹泻和拒食者,除静脉注射碳酸氢钠,并用ATP,肌苷、辅酶A辅助治疗。有血便时肌肉注射止血敏2~4mL或安络血2~4mL,2次/d。
3.4 加强病犬护理,病犬感染初期应禁食,对其排泄物要严格消毒,多喝口服补液盐,注意防寒保暖;后期喂帮助消化的药物以促进患病犬消化机能恢复。对病犬污染的用具用消毒威或百毒杀1:300清洗消毒。场地、犬舍用2%~3%烧碱溶液消毒。病犬尸体要深埋或烧毁,对健康犬应用犬五联苗紧急预防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