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网络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
2010-05-16常运琼,张炜
常 运 琼 , 张 炜
(1.湖州师范学院 科技处, 浙江 湖州 313000; 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一、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
高新技术产业属于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其主要特征就是要求智力密集和资金密集,对信息资源要求高、依赖大,对资源的物耗和能耗低,产品附加值高、竞争力强。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创新能力。
国内外关于创新的理论研究始于熊彼特,但熊彼特及其追随者的创新理论主要停留在技术过程本身,属于“线性范式”的创新研究。后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来自外部的信息交换及协调对于创新具有重要作用。这样创新研究的视角逐渐从企业内部转向企业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上,从而导致创新研究“网络范式”的兴起。实践中创新系统的成效与创新主体的空间分布密切相关,尤其是地理上的邻近,维持并强化了技术创新所需要的重要支撑因素,如文化的认同和相互信任等。因此,国际创新系统的研究逐渐让位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竞争的网络化态势日益明显,知识的生产、扩散和使用模式发生了根本转变,区域创新网络逐步取代了区域创新系统。
王缉慈认为区域创新网络是指由地方经济行为主体的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地方政府等组织及其个人之间在长期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关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1](P11-15)。冯勤和沈斌研究了区域创新网络与浙江省块状经济的互动,认为网络组织具有开放性,创新活力的存在促使它及时吸引网络外的企业或组织加入并集聚到相关的产业群中来,极大地促进了区域内的集体性技术进步,并培育其区域成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形成对外竞争的整体性优势[2](P6-8)。关士续、夏为丽等对硅谷创新进行了研究,认为区域创新网络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3](P51-54)[4](P106-109)。刘健、蔡建波和薛风平等对区域创新网络的实质、结构等进行了研究[5](P36-39)[6](P102-106)。冉庆国论述了高校在区域创新网络中的作用[7](P81-82),张正玉等则论述了政府在区域创新网络中的作用[8](P59-60)。汪少华和汪佳蕾认为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是企业、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各个参与者交互作用的结果,创新要素间的互动关键在于要加强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机构和大学之间的联系,发挥中介机构的桥梁作用,加强政府各部门间的协调[9](P1244-1248)。
简言之,区域创新网络具有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和开放的边界,主要由企业、大学或研究机构、政府部门等创新单元组成。国内外学者对于区域创新网络和高新技术产业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但相应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以浙江省湖州市区域创新网络建设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例,实证分析区域创新网络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模型的构建
表1 解释变量的含义、预期符号及理论说明
本文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选取湖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作为被解释变量。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区域创新网络因素主要有人力资源、投资、研发、信息化、专利技术等。因此,在解释变量的选取上,本文选取湖州市专业技术人才作为人力资源的代理变量,反映区域创新网络中的专业人才规模总量,也反映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情况;选取湖州市本级财政中科技拨款,反映政府及公共部门的引导作用;选取湖州市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变量,反映企业的技术创新影响;选取信息化规模变量反映的创新服务网络的影响;选取专利授权情况反映自主创新能力;工业新产品产值为控制变量。
在具体的模型选取上,本文采用对数线性模型,这种模型可以减少异常点以及残差的正态分布和异方差性。方程为:
LnCYZJZi=β1LnZYRCi+β2LnCZBki+β3LnJSKF+β4LnXCPi+β5LnXXHi+β6LnZLi
其中因变量CYZJZ为湖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关于解释变量的含义、对因变量的理论预测影响(预期符号)及其理论说明参见上表1。
三、实证分析
(一)样本、数据的选择
本文采用了湖州市2000年到2008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数据来源于2000年度至2008年度的《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评价报告》、《湖州统计年鉴》以及湖州市统计局网站,见表2。
表2 2000-2008年湖州市科技进步情况
(二)结果分析
所有回归分析都采用Eviews5.1软件进行计算。模型回归结果见表3。结果显示,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均通过t统计检验,拟合优度都达到了97.86 %以上,调整后R2也都达到了94.31 %以上。通过相关图和Q统计量检验,各阶Q统计量都大于0.05,结果显示残差序列的相关性检验在5%的显著水平下接受原假设,残差序列不存在序列相关。
表3 模型回归结果
具体而言,从估计的结果可以看出:湖州市专业技术人才(ZYRC)在10 %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t统计检验,专业技术人才每增加1 %,可以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提高3.34 %,说明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专业技术人才的乘数效应。比较各影响因素,还可发现专业技术人才是各影响因素中最大的一个,说明区域创新网络中人才的首要地位;湖州市本级财政科技拨款(CZBK)在5 %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t统计检验,市本级财政科技拨款每增加1 %,可以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提高2.10 %,说明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市本级财政科技拨款的乘数效应,市本级财政科技拨款的引导作用比较明显。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JSKF)在10 %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t统计检验,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每增加1 %,可以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提高2.88 %,说明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的乘数效应,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的作用比较明显。企业是区域创新网络的主体,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代表企业的作用,其经费支出越大,越能提升企业技术进步,助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化规模(XXH)在5 %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t统计检验,信息化规模每增加1 %,可以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提高2.30 %,说明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信息化规模的提升有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信息化水平越高,越有利于提升区域创新网络的联结,助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利授权情况(ZL)在5 %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t统计检验,专利授权量每增加1 %,可以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提高1.88 %。专利授权量反映区域创新网络中的自主创新能力,说明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专利授权量越多,越有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工业新产品产值(XCP)在5 %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t统计检验,工业新产品产值每增加1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负增长7.92 %。实证检验结果证实了高新技术产业与工业新产品的互替关系,随着工业新产品的增加,其占用的资源也越大,在资源总量不变的条件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受到抑制。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以浙江省湖州市区域创新网络与高新技术产业关系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区域创新网络因素,结果显示:专业技术人才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且具有乘数效应;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拨款等手段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企业是区域创新网络的主体,企业通过研发、技改等投入,能提升其技术进步,助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化建设水平越高,越有利于提升区域创新网络的联结,助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利授权量反映区域创新网络中的自主创新能力,专利授权量越多,越有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工业新产品的互替关系,随着工业新产品的增加,其占用的资源也越大,在资源总量不变的条件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受到抑制。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结论,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区域创新网络建设,以助推高新技术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设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
在激励机制的设计中,可借用微观经济学中的无差异曲线来构建激励组合模型,见图1。
基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以将激励因素分为功利性激励和象征性激励,其中功利性激励主要包括物质性奖励,象征性激励主要包括成就、地位、声誉等非物质性激励。假定人才能够确定他更喜欢哪种激励组合,或认为两者是无差异的;人才的偏好具有传递性;总是喜欢更多的激励。在人才是理性的基础上,运用人才能力约束线和无差异曲线,寻找到均衡点,既是最佳的功利性激励和象征性激励的组合。随着人才的经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经验不断积累、管理与沟通能力不断增进,其综合能力不断得到提高,相应地其能力约束线将向右移动,原来的均衡点被打破,必须提供更多的激励,达到新的均衡点。将这些均衡点连接起来,就可以得到一条能力成长线。随着成长曲线的不断向右上方移动,激励的力度、激励的组合也应不断的调整优化,更科学地激励人才创造出更多的科技成果,并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强大支撑。
(二)大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创设科技期权。政府或企业可以把科技带头人的未来业绩创设为科技期权,预先分配给他们,以便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创新力,也可以吸引更多的科技人员。二是通过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加大企业研发投入税前扣除等激励政策的力度,将“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对企业研发新技术所需关键零部件提供减免关税和进口增值税;强化加速折旧、投资抵免、技术开发基金等税基式优惠手段的运用;鼓励中小企业将所获利润用来再投资,可将其再投资部分己缴纳的所得税按一定的比例给予退还;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所得税税率,实行有利于中小企业增加自有资金的优惠政策。
(三)努力提高区域创新网络中高校和研究院所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要强化应用研究,可以考虑成立市级应用研究实验室、研究中心等,直接针对我市重点产业,如纺织、金属制造、生物医药等。二是加强决策咨询,充分发挥社科研究院所的作用,深入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重点、热点问题,定期出版决策咨询参考,报送相关决策、职能部门。三是高校与科研院所结成战略联盟,如可以联合申报创新团队,申报课题等。
(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科学发展
一是以科技项目为抓手,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和发展。引进一批“大、高、好”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项目,实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建设项目,完成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项目,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和发展。二是以打造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为抓手,科学发展现有的省级以上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三是重点培育电子信息、动漫创意、新能源等高新产业,打造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新增长点。四是加快建设吴兴多媒体动漫城、湖州科技创业园,引进骨干创意企业,并为中小型企业提供高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 王缉慈.知识创新和区域创新环境[J].经济地理,1999,(1).
[2] 冯 勤,沈 斌.区域创新网络与浙江省块状经济的互动研究[J].浙江经济,2001,(10).
[3] 关士续.区域创新网络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关于硅谷创新的一种诠释[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2).
[4] 夏为丽,苗长虹,张建伟.从硅谷的发展看我国区域创新网络的构建[J].河南科学,2009,(1).
[5] 刘 健.区域创新网络的实质及其意义[J].当代经济研究,2006,(1).
[6] 蔡建波,薛风平.区域创新网络结构、功能与实证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1).
[7] 冉庆国.发挥高校在区域创新网络中的作用[J].商业时代·理论,2005,(24).
[8] 张正玉,刘 扬,李海华.试论政府在区域创新网络中的作用[J].当代经济,2008,(4).
[9] 汪少华,汪佳蕾.浙江产业集群高级化演进与区域创新网络研[J].科学学研究,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