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三不”病机研究*

2010-05-16陆小左阚湘苓胡广芹乔园园

天津中医药 2010年2期
关键词:三不不平内经

陆小左,阚湘苓,胡广芹,乔园园

(1.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工程学院,天津 300193;2.南开大学,天津 300071)

中医“三不”病机研究*

陆小左1,阚湘苓1,胡广芹1,乔园园2

(1.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工程学院,天津 300193;2.南开大学,天津 300071)

病机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之间的纽带,在现有中医病机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研读中医古籍,提出了既具高度概括性又具普遍适用性的以“不通”、“不荣”、“不平”为主要内容的通路病机理论;并通过对《续名医类案》中相关病案的病机分析,进一步验证通路病机的高度概括性、普遍适用性和临床指导性。

中医病机;通路病机;不通;不荣;不平

中医“三不”病机是指“不通”、“不荣”、“不平”(简称“三不病机”)。是基于中医通路系统理论提出的中医新的病机学说。

1 中医通路系统及三不病机的内容

1.1 通路系统的构成 中医通路系统由内外通路系统和体内通路系统两部分构成。人体通过内外通路系统和自然界相通成为一个整体,通过体内通路系统协调内部各个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使人体自身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外通路系统由水谷通路、水液通路和外气通路三部分组成,体内通路由经络系统、血脉系统、三焦系统和脑神经系统四部分组成。每个通路系统中运行着不同的精微物质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

1.2 三不病机的内容 若通路系统中运行的精微物质发生病理变化,人体则出现“不通”、“不荣”、“不平”的病机改变,进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

“不通”指人体各个通路系统中运行的物质应通而不通,导致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制。“不通”既包括滞涩不畅,又包括闭阻不通。如清·魏念庭亦云:“脏腑有实邪积聚,则血脉所有之隧道,气行血走之营卫,津注液输之支系,皆凝滞格阻而为患矣。”水谷通路不通就会出现胃肠疾病。外气通路不通则呼吸受阻,或咳、或喘、或呼吸困难,甚则口唇紫绀等。经络不通则循行部位上出现麻木、疼痛等症,血脉不通则见瘀血。

“不荣”即营养物质不足,即各个通路系统中运行的物质的量的减少或功能的减弱而使机体失于濡养的病理变化。包括气虚、血虚、精亏、津液不足,阴虚、阳虚以及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不足。不荣则痛,不荣则萎。

“不平”即通路系统中物质的运行方向与协调平衡出现问题。也就是各个通路系统中物质运行发生了方向的改变,或者原本相对平衡的物质超过了一定的范围而造成的不平衡,或者通路系统中各脏器、组织、器官之间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而形成的病理变化。主要涉及阴阳、气血、脏腑,即阴阳失衡、脏腑失衡、气血运行方向逆乱等病理状态,出现寒热冲逆等一系列临床表现。不平则乱,不平则逆。

2 三不病机溯源

以“不通”、“不荣”、“不平”为主要内容的通路病机理论,虽然才被系统提出,但在一些中医古籍中也不乏相关记载。

2.1《黄帝内经》中的三不病机 《内经》认为,人体内部、人体与外环境都存在整体的联系,既对立、又统一。它们在不断产生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保持动态平衡,才能保持“阴阳和调而血气淖泽滑利”(《灵枢·行针》),“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的健康状态。这种处于动态平衡的健康状态,就是机体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和机体全部生理活动、生命过程的对立统一的状态。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指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之,阴阳失调导致的“不通”、“不荣”、“不平”是疾病发生的基本机理,《内经》这种阴阳平衡失调发病观的认识方法充满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

《内经》中关于“不通”所导致的各种病理变化的记载颇多。凡涉及“不通”者共30类,其中属于病机含义共24类;属于症状表现共5类;属于既是病机,有是症状者1类。有关“不荣”的论述凡4类,其中属于病机者2类,“倮虫不荣”、“菀槁不荣”则属于自然变化。对“不平”论述只有5处,均基本属于病机范畴。

由此可见,《内经》中对三不病机的记载内容还是比较多的,而且有些文字虽然没有明言三不,但其中蕴涵的中医病机理论则实为三不之属。所以说中医三不病机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内经》。

2.2《难经》中的三不病机 《难经》发展了《内经》病机理论,所阐述的病机主要有以下几种:五脏虚损病机、阴阳寒热失调病机、营卫气血失和病机、十二经脉失调病机及奇经八脉病机等。

2.3《伤寒杂病论》中的三不病机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概括性的提出导致疾病的原因(千般疢难)为: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藏府,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其中非常明确地指出外邪侵袭人体后产生的病理机制,“不通”是关键环节。就原文来看,则有如腹不通、(腹)气不通、血脉不通、荣气不通、阴阳气不通等病机记载,及大便不通、小便不通、经水不通等症状描述。

虽然《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没有对“不荣”、“不平”病机的直接描述,但对一些虚损性病证的病机阐述则体现了“不荣”病机,对某些厥阴病证、奔豚病、咳嗽上气等病证的病机阐述即体现了“不平”的病机。

3 中医医案体现了三不病机的特点

中医医案不仅是中医理论的有力验证,也是中医理论不断发展的摇篮,中医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广泛的临证经验的收集、整理和总结之上的,而医案是最客观的临床记录。因此,对中医理论进行研究,绝不可以忽视医案的作用。

3.1 通路病机的分布情况 《续名医类案》中随机抽取的300例病案均可被三不病机覆盖,其中部分属于单一病机,部分属于复合病机。见表1。

表1 300例病案通路病机的分布情况Tab.1 The distributing of pathway pathogenesis in 300 cases

3.2 通路病机与正邪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脏腑病机的比较 《续名医类案》300例病案全部可以用通路病机来解释,绝大部分也可以用邪正盛衰病机解释,而阴阳失调、气血失常、脏腑病机均不如通路病机和邪正盛衰病机具有普适性,见表2。

表2 300例病案5种病机理论的应用情况Tab.2 The application of5 kindsof pathogenesis in 300 cases

4 小结

通过对《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续名医类案》等中医古籍的研读,梳理了人体通路系统的组成和生理特点,并进一步提出了用“不通”、“不荣”、“不平”来概括的通路系统病理变化;并对三不病机理论的渊源及与其他病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整理。由于三不病机既涵盖阴阳气血,又包括脏腑经络,所以此病机理论既具高度概括性,又具普遍适用性和临床指导性。

Investigation on pathogenesisof sanbu in TCM

LUXiao-zuo,KANXiang-ling,HUGuang-qin,etal
(Tianjin University of TCM ,Tianjin 300193,China)

Pathogenesis theorywasan importantpartof TCM theoreticalsystem and was the link between TCM basic theory and clinical practice.Thorough studying TCM ancientbooksand an extensive collection and arrangementofmodern literatures,this research put forward a Theory of Pathway Pathogenesishaving high generalization and universalapplicability and taking ‘obstruction’,‘deficiency’ and‘unbalance’ as themain contents.By analyzing the related cases in “Classified MedicalRecordsof Famous PhysiciansContinued”(Xu MingyiLei’an), thehigh generalization and universalapplicability and the directiveeffecton clinic ofpathway pathogenesis theorywere further checked.

TCM Pathogenesis;Pathway Pathogenesis;Obstruction;Deficiency;Unbalance

R228

A

1672-1519(2010)02-0125-02

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项目(2003YY09)。

陆小左(1951-),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医诊断科研、教学研究工作。

2009-12-30)

猜你喜欢

三不不平内经
Cycling in America
“西至昆侖東至海,期間多少不平聲”
不平的镜子
咏费城自由钟
“三不”男人滚远点儿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关于《内经》“七损八益”研究的思考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
论《内经》肝为罢极之本及其现代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