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转型

2010-05-14梁小民

中国新闻周刊 2010年18期
关键词:市场化金融危机经济

梁小民

自从1998年以来,每年元旦前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都要举行一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邀请各界精英围绕中国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的某个重大主题进行讨论。由于代表都是政府、学界、企业界有影响的人物,且讨论的问题是当时的热点,嘉宾又是高见满堂,因此颇受社会关注,影响力与日俱增。

2008~2009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不仅影响到世界经济格局,而且对中国经济亦有不可低估的影响。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应该如何发展,这是全国人民都关心的问题。所以,2010年“北大光华新年论坛”的主题就是“金融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张维迎教授把这次论坛的发言主编为《金融危机后的中国经济》一书,使无缘参加论坛的朋友也可以分享各位各家的高见。

论坛的发言分为两部分,即上篇的“宏观大局”和下篇的“微观动力”。“宏观大局”是政府官员和学者讲中国经济以后的发展方向,“微观动力”是企业家讲企业应该怎么做。这两个问题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是要解决中国经济往哪里去、如何去的根本问题。不明白往哪里去,会迷失方向,不了解如何去,知易而行难。因此,尽管全书分了两部分,其实中心是一个问题,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往哪里去?在“宏观大局”中各位官员和学者畅谈了自己的看法,各自的侧重点并不相同,但我读过之后觉得他们在两个问题上是共同的。

一是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金融危机后,对市场经济持怀疑态度的人尽管不多,但影响并不小。与会的嘉宾在市场化这一点上没有分歧,这种坚持市场化的看法与中央的一贯主张也是一致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李金华副委员长明确指出,“我觉得,我们这次能够战胜金融危机,与我们30年的改革开放是分不开的。”因此,未来不是要否定市场化改革,而是要深化市场化改革。

二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即要从依靠“人口红利”的资源投入式增长,转变为依靠技术进步的低耗增长。这两点正是以后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

这个方向的成功,还取决于企业。企业应该怎么做正是“微观动力”的主要内容。围绕这一问题发言的是各行业成功的企业家。这些企业家不仅有相当高的学历,他们所从事的也都是代表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行业。例如,在创业板上引领潮流的华谊兄弟影视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中军,众多创投基金或公司的老总,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硅片供给商,全球首家半干旱地区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厂创造人,汽车行业中的领导人物,以及金融界的代表人物。他们这些行业都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行业,也是实现经济成功转型的基础行业。他们对这些行业的分析、展望以及经验和建议,对中国企业为自己在未来增长中的定位和发展不乏启发和借鉴意义。

如果说“宏观大局”是指方向,那么“微观动力”就是如何去做。作为一个关心中国经济的人,既要了解中国经济应该走向何方,又要了解中国经济如何走。因此,每一个关心中国经济的人,都可以从这本书中得到启发。应该说对中国未来经济分析的书相当多,不同的人看法不一样,重点也不一样,这本书当然不能说在同类书中是最好的,但起码是值得一读的。★

新书推荐

《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奥]斯蒂芬·茨威格 著

三联书店

定价:29.8元

这是作者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夜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动荡的欧洲历史的见证和思考。其笔下,有当时欧洲文化中心维也纳的风貌记载,也有世界文化名人鲜为人知的逸事。

《战后欧洲史》(上、下)

[美] 托尼·朱特 著

新星出版社

定价:88元

作者提供了一种对晚近历史的个人解说,填补了1945年之后欧洲复苏、再生的主流叙述的空白,展现出战后欧洲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复杂面貌。

《文艺批评文集》

[法] 罗兰·巴尔特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定价:32元

作者被认为是继萨特之后法国知识界的领袖人物。他教会人们如何透视和分析时装、照片、电影、广告、烹饪等“表达观念的符号体系”。

《先锋已死》

郭玉洁 著

宁夏人民出版社

定价:25元

这是《单向街》第二期集子,这期关注的主题是中国当代先锋话剧的代表。

《中国思想地图——老子》

熊逸 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定价:25元

《老子》这部书,如果要“悟”,可以悟得天花乱坠;但要“懂”,就费力多了。青年学者熊逸“站”着读《老子》,力图“理解”而不是“颂扬”,“懂”得而不是“悟”透《老子》。

猜你喜欢

市场化金融危机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公允价值会计的历史沿革及其推动因素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浅议农村资产评估体系的构建
互联网+背景下的黄梅戏市场化运作模式研究
曾荫权谈金融危机中的亚洲经济
经济
金融危机扑克牌“通缉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