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放假安排对高校学生的影响——以广东地区为例

2010-05-12陈建群

商情 2009年12期
关键词:高校影响学生

陈建群

[摘要]新放假安排已实行了一段时间,对社会各行各业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充分享有法定假期的特殊人群,高校学生更是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本文主要以身处经济较发达、高校较集中的广东的大学生作为研究群体,分析了新放假安排对其产生的影响及特点,并就学生、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放假 高校 学生 影响

1 前言

社会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闲暇时间大大增加,我国的公众假期已经融入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和文化的各个层面。

从1995年开始实行双休日以来,为大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闲暇时间。特别是2007年11月9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颁布实施。新的国家法定节假日取消了“五一”黄金周,只放假1天,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除夕等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为假日,允许周末上下移动。调整后的国家法定节假日,将3个黄金周变成了两个黄金周和5个3天的小长假,虽然“五一”黄金周长假取消,但实际上全年的绝对假期天数却增加了,且较为均衡地分散在全年,组成了比较平稳的放假时间线。

大学生假期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一部分,目前我国虽已有很多关于大学生闲暇教育的研究,但鉴于新放假安排中的节假日与一般的周六、日和寒暑假有所不同(除夕因在寒假中,本文不作考虑);而且广东作为经济较发达、高校较集中的省份,有一定代表性,本文特别就新放假安排对广东高校学生产生的影响展开探讨。

2 新放假安排对广东高校学生的影响

2.1上课

因为每次节假日的时间比一般的双休日多、比寒暑假少,这时选择外出的学生人数会有所不同。他们出于避开客流高峰的考虑,很多选择外出的、刚好放假前一天有课的大学生会在正式放假前一两天就出动;节假日结束后也经常会推迟一两天才回来。请假或者直接逃课是这些学生惯用的方法。很多在这几天有课的课任老师索性调课。这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正常上课,对于高校的教学秩序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2.2宿舍管理

节假日期间,由于学生流动性大,难以监管;外出的学生时常出现夜归现象;另外,学生的亲戚朋友、旧同学、同乡等校外人员的探访(特别是因一时找不到住处而需要留宿)也对宿舍管理造成一定难度。而假期前后的宿舍粗放式管理,缺乏假期期间的细化管理,也有些宿管人员监管意识相对松懈,这些相对宽松的状态都容易引发管理上的问题。

2.3度假方式

接二连三的小长假,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多,学习、工作、生活等安排随意性大,造成大学生在假期中呈现出不同的度假方式。根据高校学生节假日期间活动所在的主要地点,可分为以下几种。

2.3.1留校

选择了留校的主要是家不在学校当地的大学生,有些是为了学习、备考,包括考研、考公务员、考资格证书或自主学习等,这类学生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目标性;有些主要是放松身心的休闲活动,如:体育运动、阅读休闲书籍、看影视节目等;还有些没有计划,整天无所事事,过着晚睡晚起、起来后打牌或上网、打游戏的生活。

2.3.2回家

主要是家离学校较近的大学生,有些是想与家人团聚;有些是抱着在学校吃够了苦头,回家要好好享享的念头,他们往往安静的呆在家里;也有一些回家是与旧同学、朋友聚会。

2.3.3旅游、访友

新的法定节假日调整后,由于长假日与小长假日相结合,为人们旅游的选择提供了时间上安排的便利。但由于假期调整,每次放假大多时间较短。以2009年为例,5个假期(春节7天已包括在寒假中,不计)中除了国庆节、中秋节合起来连放8天外,另外4个假期都只有3天,所以回家这一选择,很多离家较远的大学生宁愿不回家而选择外出旅游或访友。主要出于时间和经费等方面的考虑,选择这类度假方式学生活动的范围也多限定在短线的。例如,广东的省会广州聚集了省内的多间高校,这些高校及其周边地方高校之间的学生节假日期间的来往交流是非常频繁的。

2.3.4兼职

经济较发达的广东地区有较多的兼职机会,由于假日经济的带动,兼职岗位也会有所增加。很多大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已注意到了经济负担重和就业压力大的严峻形势,抱着接触社会、锻炼自己和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心态加入了假期兼职的行列,地点多限定在学校附近。

找工作的形式多样,有的通过网络搜索,有的通过中介,有的通过熟人介绍等等。由于大学生缺乏一定的岗前培训和职业教育和工作时间有限,而且兼职岗位“供过于求”,他们一般只能选择技术含量低的促销、服务、家政、发送传单等简单工作。但在广东,特别是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也有一小部分大学生看准新放假规定带来的商机,结合自身专业做起了具有创业意味的兼职,例如代理专门面向大学生的短线旅游团;代理往返高校之间的、生源较多的地区的包车,兼职导游等等。

2.4安全

包括人身安全和财物安全。大学生在假期中发生交通意外、溺水、误入传销组织及其他意外事件屡见不鲜。

上文提到的“包车”正在一些大学生中走俏,对于社会经验较少的大学生来说(无论是组织者还是坐车者),由于这些车一般是私人汽车,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所以存在安全隐患。另外,节假日的街头往往人满为患,车辆比平日明显增多,人的思想也容易松懈,存侥幸心理,安全意识差。加上节假日酒席增多,容易饭中饮酒,酒后驾车,极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节假日交通安全也须引起高校学生注意。

大学生由于缺少心理上的充分准备和社会知识较少,大学生假期兼职时容易掉入以下“陷阱”:一是直销、传销;二是临时苦工;三是不付报酬;四是遇到黑中介机构。

除此以外,节假日期间,大学生处于学校与家庭监管的相对宽松的状态,外出或回家的学生基本上不会主动跟学校联系,学校也难以掌握其动向,此时其管理就由学校管理转向社会管理和家庭管理,其安全保障方面存在着一些不确定因素。

2.5健康

节假日期间,学校与家庭对大学生的监管相对宽松。有的学生缺乏自律,容易养成不良习惯。如:通宵熬夜打牌、上网、喝酒、吸烟、唱K等等,再加上外出饮食不洁不按时、休息不够或日夜颠倒,生活不规律,假期结束后容易出现明显的“假期综合症”,亚健康似乎是节假日常见的附赠品。

2.6消费

节假日时间的增多,为大学生闲暇去消费提供了较为充裕的时间。由于广东处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大学生(特别是对于来自珠三角地区家庭较富裕的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的增强,消费总体水平也相对较高。他们假日消费的具体内容主要涉及购物、餐饮、探亲访友、旅游、文化娱乐、学习、体育健身、信息消费、医疗保健消费等方面。可见,大学生假日消费的内容相当丰富,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和精神型,且消费行为、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等多以一定的群体形式进行,如:外出旅游消费、社交活动消费主要用于同学和朋友之间活动、请客和送礼等。从性别来看,男大学生与女大学生的消费形式也有一定的差别性。

从另一个角度看,大学生的消费也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假日经济增加社会就业机会。

2.7对传统节日的认识

新放假安排将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也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这对于受外国节日文化影响越来越深的大学生(特别是靠近港澳地区的广东高校学生)来说,是享受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的好机会。让大学生多参与传统节日的活动,如:清明节扫墓、端午节观看龙舟比赛、中秋节与家人赏月等,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很好的途径。以往未有这些假期时,传统节日的庆祝气氛淡薄很多学生即使有心去接触,但也因学业而未能参与。

因为传统节日回家后带家乡应节特产(如:各地的粽子、月饼)回校让同学品尝,这无形中就是让大学生对各地传统习俗的接触和了解,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加强良好的人际关系。

3 特点

从上述可以看出,新放假安排对广东高校学生七个方面的主要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另外,这些主要影响面具有以下特点:

3.1多样性

首先,对大学生的影响面是多方面的。其次由于假期期间大学生的行为是独立性和群体性相结合的,每个大学生都有各自的情况,所以他们的行为是多样性的,例如度假方式、消费形式、对传统节日认识等等。

3.2地域性

由于地理位置、经济环境的不同,新放假安排对于珠三角的高校与粤东、粤西的有所不同;中心城市的高校与地方高校也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度假形式、消费等方面。

3.3关联性

社会的各个环节是相互关联的,节假日安排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也是“牵一发,动全身”,这七个影响面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3.4周期性

每个节假日形成一个小周期;若全年的放假安排没有太大的变动,今后每年还会形成一个大的放假周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在节假日,网络基本成为高校学生学习生活不开缺少的工具,在上文提到过的七大影响中互联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4 建议

4.1学生

保持警惕,注意人身和财物安全。随身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以便遇到麻烦时可以报警或者与家人、同学和老师取得联系,得到外界的帮助。外出时,要把自己的去向和联系方法告诉同宿舍的同学或者亲友,以确保他们随时都可以与自己联系上,防止意外的发生。节假日消费也要应量力而行,理性地把握适度消费。

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要自主得合理安排假期,充分利用好假期。依据个人的爱好、习惯、意愿和生活价值标准进行学习、文体、社会实践等适合自己的活动,并从中培养和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并且反过来对课堂学习产生有益的影响,为个人成才打好良好的基础。

4.2学校

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假期管理,并加强与学生家庭的沟通,实现大学生假期管理的制度化、全程化、信息化;增强学生防火、防盗、防骗及自我保护意识,完善和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跟踪、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消除隐患。

做好高校后勤工作,为留校的同学保证基本的生活需要(如住宿、饭堂吃饭、热水供应等)外,还要改善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适当组织一些集体项目或活动,加强节假日高校学生精神文明的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坚持节假日文化建设的方向性和教育性,扶持和引导学生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4.3社会

不要将节假日作过多的经济解读,更应重视其对人们特别是大学生精神文化上的影响,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舆论导向,净化社会文化风气,倡导健康、文明的度假方式。

完善相关的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改善社会治安,规范社会秩序,为建立一个安全、文明、和谐的节假日氛围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卉芳,刘俊仙.大学生群体消费特征及其在假日经济中的作[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0):35-36.

[2]丘志君.浅谈如何创新大学生假期管理工作[J].创新研究,2008,(4):32-34.

[3]李梦楠.大学生闲暇生活及闲暇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8,(4):53-55.

[4]周煦.山区高职学生闲暇生活状况调查分析——以广东省罗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4):62-65.

猜你喜欢

高校影响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学生写话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