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弹力绷带法在桡动脉穿刺点止血中的应用研究
2010-05-12段巧言吕美盈
段巧言,吕美盈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过去是经股动脉途径操作[1],容易发生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形成等局部并发症。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和器材的改进,经桡动脉途径在临床上逐渐得到推广应用,术后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的效果直接关系到病人术后康复的进程,我们对弹力绷带的包扎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加强术后护理,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科2007年3月—2009年5月共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共164例,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用弹力绷带传统方法行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其中男 52例,女28例,年龄40岁~75岁(60.75岁±2.59岁);实验组84例用改良弹力绷带止血方法进行压迫止血,其中男58例,女26例,年龄 41岁~79岁(61.40岁±3.26岁)。研究对象均无糖尿病、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碍及影响凝血的疾病,均为汉族。两组间性别、年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64例病人术前行Allen试验,判断手部桡动脉、尺动脉形成的掌浅弓和掌深弓是否通畅,Allen试验阳性,经桡动脉进行介入治疗。术后对照组病人使用传统绷带包扎法:乙醇消毒伤口后,拔出鞘管,无菌纱布敷于伤口上,用弹力绷带包扎伤口即可。实验组病人用改进的方法:乙醇消毒伤口后先轻轻拔出动脉鞘管3 cm~4 cm,将无菌纱布叠成条状压迫穿刺点及桡动脉走向,再用3块或4块纱布压迫其上及背侧腕部,最后用弹力绷带包扎,要求松紧适宜,然后边压迫桡动脉穿刺点边拔出动脉鞘管,拔出鞘管后,穿刺部位常规按压10 min。手部肿胀程度评价,轻度:与对侧手比较体积稍增大,腕围与术前相比增加<5 mm;中度:与对侧手比较体积明显增大,颜色暗红,腕围与术前相比增加5 mm~15 mm;重度:与对侧手比较体积明显增大,呈暗紫色,并有痛麻等感觉,腕围与术前相比增加>15 mm。
1.3 护理 观察手部血液循环,触摸手部皮肤温度,如果病人诉手部发麻,出现手指颜色发绀,手部水肿,提示过紧,可适当放松绷带,以既不出现穿刺点渗血,又不引起手部血液循环障碍为宜。患侧手部行指脉氧监测,指脉氧应在95%以上。术后用皮尺测量腕围,如果在短时间内腕围突然增大,则提示有出血或静脉回流障碍的可能,应立即寻找原因给予对症处理,适当抬高术侧手臂,减少因静脉回流不畅致手部肿胀及病人的不适,不在穿刺侧肢体做血压监测,不在穿刺侧做静脉输液或采血,以免肿胀加重或者难以正确判断因渗漏引起肿胀或是出血所致肿胀。弹力绷带每小时放松1次,在放松过程中如出现出血现象,可重新加压包扎,6 h后确认伤口出血停止,可放松绷带。健康宣教:术后嘱病人注意腕关节制动,保持穿刺部位的干燥、清洁,防止再出血或穿刺部位的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
2 结果
2.1 术后伤口出血发生情况 对照组9例发生伤口出血,止血有效率为88.8%;实验组只有2例伤口出血,止血有效率为9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术后手臂肿胀程度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手臂肿胀程度比较 例
3 讨论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诊疗术具有损伤小[2],术后即可活动,无体位限制,减少病人住院时间及费用,增加病人舒适度等特点,越来越多地被手术医生及病人所接受,临床开展日益普及。介入手术后,穿刺部位的止血是护理重点之一[3],既往应用普通绷带,3M弹力胶带及弹力绷带的传统包扎方法,具有操作不便,松紧不易掌握,皮肤过敏,皮肤起水疱,手部肿胀,发绀明显等缺点。我们对弹力绷带的包扎方法进行改进,主要受力点在桡动脉,避免了对神经和尺动脉的压迫,压迫范围小,止血效果确切。实验组84例病人仅有2例因手部发麻,发胀自行松解绷带,发生出血现象,再加压包扎后止血,止血有效率达到97.6%,80例对照组病人用传统的弹力绷带包扎,穿刺点出血病例较多,止血有效率为8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现代护理观念更新,认为在不影响病情的情况下,采取有效的措施减轻或消除病人的不适,减轻并发症,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照组病人用传统的弹力绷带包扎法,手部肿胀明显,中重度肿胀及出现痛麻等不适病人较多,不适感强;而实验组病人应用改良的弹力绷带包扎法,只有少部分病人出现手部轻度肿胀,无1例出现皮肤水疱,过敏等不良反应,中重度肿胀及手部痛麻病例数明显减少,减轻了病人的并发症及不适,达到了有效护理的目的[4]。
[1]黄招娣,杜佩坚,詹春霞,等,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原因分析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04,3(6):12.
[2]Campeau L.Percutaneous radial artery approach for coronary angiog raphy[J].Cathet Cardiovasc Diagn,1989,16(1):3-7.
[3]吴培琴.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的护理[J].家庭护士,2008,6(2B):441-442.
[4]Waldrop DP,Kirkendall AM.Comfort measures:A qualitative study of nursing home-based end-of-life care[J].J Palliat Med,2009,12(8):719-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