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质量量表应用于中老1)年糖尿病病人的效果评价
2010-05-12李亚洁
李 华,李亚洁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由于中老年人患病率高,病程长,如血糖控制不理想,容易发生心、脑、肾、眼、大血管和周围神经病变等多种并发症,常导致他们晚期肾病、下肢截肢和致盲等,严重影响DM病人的生存质量。同时,由于DM病人的治疗要求终身坚持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定期监测血糖,口服药物和注射胰岛素等[1],这种复杂的生活方式容易影响病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质量。为了解中老年DM病人的生存质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对60例中老年DM病人进行生存质量的测评,根据测评的结果对病人进行分组干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4年3月—2006年12月入住广东省人民医院东病区内分泌科及肾内科的中老年DM病人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纳入标准:已确诊为2型DM病人(诊断标准采用1999年WHO指定的糖尿病新的分类及诊断标准),年龄45岁~85岁,小学以上文化程度;排除标准:严重心血管疾患,老年性痴呆,严重脑出血或脑梗死,肾病综合征、文盲等。60例病人年龄 45岁~85岁(65.0岁±4.9岁);病程:5 d至30年,平均7.57年;住院时间5 d~53 d。干预时间平均1.2年,2007年始病人(特别是实验组的病人)转到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继续跟踪干预。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护士进行调查,统一指导语。被调查者自行填写问卷,阅读有困难或不理解问卷内容者,咨询护士理解后再填写。
1.2.2 调查工具 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量表)进行调查,SF-36量表生活质量量表是美国医学结局研究组(MOS)开发,波士顿健康研究研制的简明健康调查问卷,已被广泛应用于普通人群生存质量测定[2]。国内梁执群等[2,3]对中国人群进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的测定,均证明该量表信度好,适合应用于2型DM病人的生存质量进行研究。本研究选用中文版SF-36量表对2型中老年DM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测量。SF-36量表含8个维度,每个维度含2个~10个条目,共36个条目,分别属于“生理健康”和“精神健康”两大类。8个维度为躯体健康(PF)、社会功能(SF)、躯体角色功能(RP)、躯体疼痛(BP)、心理健康(M H)、情绪角色功能(RE)、精力(VT)、总体健康(GH)。另一项健康变化(HT)用于评价过去一年健康状况总体变化。
1.2.3 干预措施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建立个人档案,住院期间根据测评结果对两组病人进行个体化的糖尿病专科知识宣教,病人缺什么知识,有针对性地宣教相关内容[4];实验组除对病人进行糖尿病专科宣教外,在病人出院后还开展全程的护理干预:即住院—家庭—门诊均予干预,院外护理干预有电话随访和上门随访。电话随访:1周~2周1次,主要了解病人在家时的饮食情况,食物搭配是否合理;是否坚持运动;服药和胰岛素注射情况;自己是否定期监测血糖等。上门随访:1个月~2个月1次,随访内容除上述内容外,还有了解病人的家居条件,家人支持和配合情况,检查其储存在家的药物是否过期,让病人当面演示测微量血糖或注射胰岛素的操作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那些尚未购买微量血糖仪的病人,为其测量血糖。门诊随访:通知病人定期到专科门诊复诊。
1.2.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一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 t检验。
2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比较 分
3 讨论
糖尿病是世界上四大慢性病之一,其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往往影响病人生活质量[5]。糖尿病治疗为综合治疗,仅仅依靠控制血糖是不够的,还应注重病人的生活质量。
3.1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效果评价 从表1可见,两组病人干预后8个维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说明出院后继续对病人进行护理干预能增加他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提高遵医依从性,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3.2 实验组干预前后效果评价 表1可见,实验组病人干预前后 RP、GH 、VT、SF、M H、HT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病人干预后心理健康、社区功能、精力和总体健康均有显著的提高,说明持续性护理干预能使病人产生安全感,被重视感,从而使他们的精神、心理处于健康状态,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对他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3 对照组干预前后效果评价 对照组干预前后RP、M H、H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几项有所改善,说明病人接受了专科健康教育,也能提高他们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关注,但由于没有开展持续性的护理干预,出院后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前者差,总的健康情况与干预前相比无进步。
3.4 全程护理干预的重要性 糖尿病需终身治疗,如果病人的遵医依从性不够会直接导致病人的血糖波动,导致过早出现慢性并发症而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由此可见,仅为住院病人提供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不够,必须将护理干预延伸到家庭和社区,即开展住院—家庭—门诊的全程护理干预,才能真正提高病人遵医依从性,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8]。这与冯正仪等[6,7]的结论是一致的。
4 小结
慢性疾病大都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糖尿病更是如此,由于治疗时需要病人的密切配合,如其遵医依从性欠佳,则直接影响治疗效果而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8]。本研究结果提示,对出院后的病人持续实施家庭与门诊的护理干预,能使病人在院外继续保持良好的遵医依从性,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但是,院外干预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该项工作如长期由医院的护士从事是不现实的,最好的办法是尽快建立完善的社区健康网络,建立病人的疾病档案,医院与社区紧密配合,资源共享,才能真正为病人提供持续性的医疗护理服务,造福社区病人。
[1]王文娟.SF-36量表在糖尿病病人生存质量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2,6(7):932-933.
[2]梁执群,薛云珍,荆玉兰,等.SF-36评价2型糖尿病病人生存质量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2):98-99.
[3]王文娟,施侣元,王克安,等.SF-36量表在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病人生命质量研究中的信度、敏感性和可行性评价[J].现代康复,2000,4(4):544-545.
[4]李华,赵锦仲,陈文玉,等.分阶段分层次开展糖尿病个体化教育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150-152.
[5]女国英.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研究现状[J].全科护理,2009,7(9C):2529-2531.
[6]冯正仪,戴宝珍,顾沛,等.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5):251-252.
[7]张建勋,陈瑞霞,沈玉,等.糖尿病病人出院后的随访与健康指导[J].成都医药,2002,28(4):233-234.
[8]白晓丽,李永立.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0,8(1A):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