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围墙的学校
2010-05-11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上海人爱读书,由来已久。爱读书的上海人,对上海振兴中华读书活动,也是情有独钟。这项历经30年的群众性读书活动,影响全国,蜚声海外,已经成为我国建国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社会影响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群众性的读书活动,先后被党中央赞誉为“上海工人阶级的创举”,被市委领导肯定为新时期上海精神文明建设的“四大发明”之一,被市民称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学校”。2009年,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它“全民阅读活动优秀项目”和“全民阅读活动先进单位”。
三千封来信提议将读书活动命名为“振兴中华”
上海读书活动的发展历史,是伴随着思想解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大潮发生发展的。1982年3月,上海市总工会、解放日报社、团市委、市出版局共同酝酿发起读书活动,并在解放日报上征集题名,三千封来信提议命名为“振兴中华”。4月30日正式定名为“振兴中华读书活动”。1982年5月,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读书活动一开始就以人生观、世界观教育为核心,以读“三史”(中国近代史、中国革命史、社会发展史)为重点,当年就有80万职工踊跃参加,广大群众还创造了读书演讲、知识竞赛和心得征文“三大武器”。1983年6月,中共中央批转了全总党组《关于在职工中开展读书活动的报告》,中共中央为全总党组就某一项工会组织活动的报告,以中共中央文件的形式作出批复,这在中国工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中共中央的批复高度肯定了上海读书活动,职工读书活动由此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开展起来了。
30年来,上海读书活动共举行全市性的各类演讲活动、读书征文、知识竞赛、读书联谊、理论研讨、成果发布、培训讲座、读书节等大型活动250多次,直接参与人次达600万,在读书活動中获奖的人数达30万人次。
自1995年以来,为了营造学习型社会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上海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一届读书节。尤其是最近五年,上海读书节的主题从“有一种希望叫读书”、“读书,将希望变成现实”、“读书,我选择的生活方式”,延续到“人生,因读书而精彩”、“读书,让生活更美好”,紧密结合形势,满足群众文化的需要,所设主要大型项目超过150项,内容琳琅满目:其中既有夯实学习型企业和组织“创建”活动的,也有真切关注在职职工、少年儿童、农民工、“新上海人”、残疾人、社区老年人、郊区农民,甚至监狱服刑人员读书需求的;既有“读书明理知荣辱”诗歌朗诵等比赛,也有上海职工“迎世博,学双语”等系列活动,成为提升市民素养、传承城市文明、共迎世博盛会的一个巨大交流平台。
读书成了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
在时尚青年徜徉的徐家汇港汇广场,出现了上海文化的新景观,团员青年们创办的“书香人生”流动书吧,有三大柜崭新的书籍供路人免费阅读。购物的姑娘,坐下来歇歇脚,陶冶情操;逛累了的情侣在这里读一读席慕蓉和舒婷;年轻的爸爸妈妈带着孩子来感受书香的氛围……
“同在阳光下”为农民工送文化系列活动,维护着农民工的精神文化权益。2006—2008年,市总工会和市文明办为农民工送书15万余册,成立农民工业余学校100余所,发放农民工网络学习卡15000张,演出文艺节目近250余场,还赠送一批电脑、电视机、DVD、投影机和数字电影放映机,一次次活动,一场场演出,凸显着新上海城市的人文关怀,显示出读书活动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的蓬勃生机。
楼组读书活动是静安区以群众文化活动为抓手开展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静安区图书馆积极倡导,社会各界支持,居民广泛参与,读书楼组从最初的几个发展到现在的几百个,参加读书活动的居民从几十人次发展到万余人次,活动覆盖全区五个街道七十八个居委会。现在楼组读书活动已经在全市蓬勃开展,书香弥漫在家庭,文明常驻在楼组,和谐的阳光荡漾在社区。
社区读书活动立足社区和家庭,为街道居民提供精神食粮。在上海读书节“好书进万家”社区读书活动特色成果展上,我们看到了杨浦区大桥街道一个叫“道朋”的读书班,这里有孔子76代后裔,有退休干部、归国华侨、大学教授……这个读书班的发起人叫陈述金,他是一位盲人。每周一,他们风雨无阻,虽没人规定读书时间,但他们却有自觉的请假制度。有一位名叫朱昌金的老人,每次按时来读书,从不缺席。有一次他向读书班请假,说有点私事,大家都没有在意,殊不知,他请的竟然是人生的长假,他患了癌症。他把书送到老家,在那里办了个小小的图书室。他把几万元钱拿出来,作了捐赠,但他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人生,因读书而精彩;读书,是上海市民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而读书活动,就是为市民开设的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今年,上海的读书活动紧紧围绕“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不断适应社会、企业、职工和市民的需要,为促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