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战争片中的意识形态

2010-05-10吴艾玲

艺术百家 2009年7期
关键词:影视艺术艺术特征意识形态

吴艾玲

摘要:电影具有再现和表现现实的功能。再现是把外在的事物客观地拍摄下来;表现则是指导演在叙述故事中所采用的方法,以此来表现出某种思想。导演叙述某个故事的时候,他不可避免地会带上某种意识形态。这些意识形态可能是个人的,也可能代表的是某个群体的。一旦被政府利用了,就变成了政府的喉舌。总之,一部电影一定会反映出某个阶段的某种意识形态。战争片较其它类型的电影更能突出那个时期的主流意识。本文拟对美国战争片做个历时性的梳理和分析,看看好莱坞对待美国参与的各种战争的态度以及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意识形态。

关键词:美国战争片;意识形态;影视艺术;艺术特征;美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9)07-0145-04

电影诞生后不久的1898年,美国电影先驱詹姆斯·斯图尔特·布莱克顿就率先将战争题材引入电影,拍摄了以美西战争为背景的战争片《扯下西班牙国旗》。之后,美国著名电影导演格里菲斯连续拍下了三部战争片:《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世界之心》(1918)和《留守女孩》(1919)。从此,战争片就没有在美国的荧屏上消失过。电影是“图像研究”,属于“文化研究”范畴,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每部电影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反映出那个时代的主流意识。由于战争片较其他种类的影片更具有这个特点,所以,拟对美国战争片做一次历时性的梳理,从而使我们看清好莱坞电影在不同时期所折射出来的不同的意识形态。

一、美国战争片发展的第一阶段

1914年8月,正当美国电影导演们来得及挖掘南北战争和美西战争题材的时候,欧洲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之初,虽然美国保持中立态度,但德国两次破坏美英之间的贸易,迫使美国于1917年4月6日对德国宣战。之后,好莱坞为了泄愤,拍下了三部反映德国残暴行径的战争片:《微型美国》(1917)、《卢斯塔尼亚号的沉没》(1918)、《恺撒-柏林之兽》(1918)。虽然这些影片被苏珊·海瓦德说成:“只不过是把更早些时候的英法电影的老套模式和沙文主义调子转换到美国文化之中了”,但它们对德国的憎恨却通过影像反映了出来。英国政府为了调动美国参战的热情,委托格里菲斯拍摄了一部关于一战的影片,这就是派拉蒙公司的《世界之心》,这也促进了美国战争片在不断地发展。

一战结束后的第三年,全世界掀起了拍摄战争片的高潮。苏联导演爱森斯坦的三部曲——把《反恐精英》改为《罢工》(1924)、把《战舰波》改为《战舰波将金号》(1925)和《10月》(1928);法国的《拿破仑》(1927);德国的《1918年的西部战线》(1918)。美国的战争片更是不断地涌现:《启示录四骑士》(1921)、《大阅兵》(1925)、《光荣的代价》(1926)、《第七天堂》(1927)和《双翼》(1927)、《飞行》(1928)、《西部无战事》(1930)、《地狱天使》(1930)、《黎明巡逻》(1931)、《永别了武器》(1932)、《最后的巡逻兵》(1934)等。

一战给电影带来了新的题材,给战争片的拍摄带来更大的创作空间。战争被电影利用,则会发挥起三大作用:宣传作用、报道作用和反思作用。由于美国参战后大约一年一战就结束了,所以好莱坞并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发挥战争片的这三大功能,从下面的论述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战争片所能发挥的这三大作用在不同时期的美国战争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美国战争片发展的第二阶段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两年半里,一直保持中立的立场,所以,关于二战的主题到了1940年还没有进入好莱坞。期间,虽然也有战争片出现,但是都是反映内战(如《飘》)和一战(《战斗六十九》)的内容。

美国国会在1940年9月16日通过了当年的征兵役制法(The Selective Training and Service Act of 1940),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部和平时期的征兵役制法。好莱坞利用这个机会,要求各家电影公司拍摄军事题材的喜剧片,因此,有了环球公司的《列兵巴克》(1941)、派拉蒙公司的《大明星从军记》(194I)、哥伦比亚公司的《黄金梦》(1941)等。由此可见,美国到了1940年还没有参战的意向,只是在那里玩弄战争的概念。但是,由于欧洲的战火仍在漫延,美国对战争也不是无动于衷,1941年开始,也拍摄了一些军训短片和表现美国军队的电影:《号角已响》、雷电华的《伞兵营》、派拉蒙的《金粉银翼》、华纳兄弟的《俯冲轰炸机》和21世纪福克斯的《勇冠三车》。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这才使得美国政府决定参战。参战后,罗斯福和希特勒、丘吉尔一样,认识到电影在战争中的宣传作用,他号召所有的电影制片公司积极制作鼓舞士气、争取胜利的宣传片。1943年1月,纽约大学电影系的系主任罗伯特·格斯纳在《纽约时报》上发表文章,呼吁“好莱坞要责无旁贷地制作出一些具有宣传意义的故事片……1943年,好莱坞必须拿出这类的影片。”与此同时,美国战争部战争情报办公室和电影局联合发表声明,要求每部战争片的结尾都必须展现出胜利的希望。好莱坞不仅照此做了,而且还把一些已经杀青的战争片补上这一内容,例如《勇冠三车》,这部电影是珍珠港事件之前拍摄的,只是尚未进行后期制作,为了响应号召,导演在后期制作的时候,就让演员洛厄尔·托马在片尾通过画外音的形式把海军描绘成“世界上最棒的军人”,并在荧幕上打上:威克岛(又称复活岛)上的“海军陆战队队员永垂不朽”的字样,在片尾,还安排了海军士兵们伴随着军歌昂首阔步地行走在甲板上,齐声高喊着“狠狠地打击敌人”。为了坚守这一理念,1943年的年度学院奖评奖也没有忘记这一点。在3月1日举行的颁奖晚会上,制片人沃尔特·旺格尔通过广播向全国人民传达了罗斯福总统的信。信上说:“在电影史上,所有获奖的影片都没有这次所获奖的影片更有意义,因为今天的获奖影片其成就不仅表现在娱乐方面,而且在未来的几个月里,它将在反对轴心国的暴行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在二战期间所拍摄的爱国战争片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反映美国军队英勇奋战的故事,空军、海军和陆军各有展示,当然更多的时候,是以一个兵种为主,其他兵种配合,从而说明在战争中诸兵种合成作战的重要性。

《复活岛》(1942)是美国参战后第一部描述战役的影片。该片放映后,大受欢迎。《纽约时报》一位评论员对片中所反映出来的海军战士不畏强暴、坚持到底的精神赞赏道:“任何一位有着爱国情怀的人(看了这部电影,作者注)都会在心中升起一股自豪感。”本片不仅很好地发挥了宣传的作用,而且在票房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劳伦斯·苏以德说:“这足以说明好莱坞把战争片的宣传性和激动人心的娱乐性做到了完美的结合。”海军在中途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大大地刺激了

空军,于是空军司令阿诺德委托华纳公司拍一部表现空军作战的影片,这就是《空军》(1943)。影片把战争气氛描绘得非常逼真,场面也表现得非常精致。虽然故事并非与事实一模一样,但美国空军痛击日军舰队的极致演绎却给美国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使观众感到大快人心,仿佛报了在珍珠港、复活岛和菲律宾群岛失利的仇。

与海军和空军相比,陆军在战争前期确实没有取得过足以能上镜头来给美国军队和人民打强心针的战绩。尽管如此,米高梅公司的剧作家罗伯特·安德鲁却别出心裁地采用了逆向思维,他偏偏想把这场失败拍成电影,他把这一想法告诉了制片主任多尔·沙里,沙里一听,满口答应,他说:“我也一直想拍一部这样的电影,来告诉美国人民我们现在所处的战争是非常难打的,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这部电影就是《巴坦战役》(1943)。安德鲁在这部影片中,一方面展示日军的强大实力,一方面展示美国陆军在敌人面前视死如归、慷慨就义的英雄壮举。为了号召各阶层人士都能投入到这场战争中去,安德鲁在影片里特意选用不同身份的人物:步兵、飞行员、水兵、工兵、侦察兵、化学兵、通信兵、医务兵和炊事兵。不仅如此,他还加上了不同民族的人。沙里主任对于安德鲁的做法不但认可,而且更推进了一步。他让安德鲁在片中加上一位黑人,只是不表明他的身份而已。沙里明明知道这样做是有悖事实的,日后也会招来观众的批评,但他心胸宽广、目光远大,不顾个人的得失,坚持己见。幸运的是,观众在观看这部电影后,并没有过多地追究这点虚构,相反,驻守在菲律宾群岛上的美军官兵与日军决一死战的战斗精神深深感动了观众。

美国在1942年至1945年所拍摄的战争片极具宣传性和鼓动性,民众参军、参战的热情空前高涨。1942年底,美国陆军、海军和空军的总人数是385万,比前一年的180万多了一倍多,至1945年,军队总人数翻了四倍,约1600万。

第二类战争片反映的是同盟国或欧洲其他国家人民在战争中英勇不屈的故事,例如反映英国人民的《忠勇之家》(1942)。这部影片在结尾处安排了一位牧师做演讲,这场演讲从表面来上看是对教徒的布道,但真正的对象则是整个盟军。他说:“我们听到了上帝的指令,他让我们勇敢地站起来,共同抵抗暴君和压迫,因为‘这是人民的战争。”丘吉尔看过此片后,心情无比激动,他命令所有的官兵都来看这部电影。他还对他手下的人说:“从宣传的角度来说,这部电影抵得上100场战役。”

《抗战万岁》(1943)反映的是一批法国士兵如何在牢房里与德军展开斗争的。《罗马不设防》(1945)反映的是意大利人民在纳粹铁蹄下英勇抗暴的事迹。《进军莫斯科》(1943)反映的是苏联在与盟国合作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这部电影是罗斯福总统要求华纳公司拍的,目的是想让斯大林高兴,从而使他更加积极地投入这场战争。不过,这部电影到了冷战时期,给华纳公司带来了不少的麻烦,这是华纳公司唯一后悔的电影。此外,还有表现加拿大海军与德国海军海上作战的《大西洋之战》(1943)和表现挪威地下党的《自由之火》(1943)。

第三类是反纳粹片。这类影片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美国参战前与参战后。参战前,好莱坞把希特勒和纳粹描写成禽兽不如的异类:PRC(Producers Releasing Corporation)拍摄了《希特勒,柏林之兽》(1939)、华纳《一个纳粹间谍的自白》(1939)和《在乌云下》(1940)。德国人看了华纳的两部电影后,大为恼火,一边向美国政府提出抗议,一边下令禁止进口美国电影。就这样,这两部电影日后即使在美国也停止了放映,原因是怕惹恼德国,引火烧身。但在美国参战之后,好莱坞仅在1943年就连续拍摄了三部反纳粹片:《刽子手之死》、《希特勒的疯子》和《希特勒的儿童》。

三、美国战争片发展的第三阶段

二战结束至冷战结束,可以视为美国战争片发展的又一阶段,该阶段表现的主题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的倾向,主要有四大特征。

第一,继续回顾二战,表现美国军人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经典之作有《反共缅甸》(1945)、《海军的骄傲》(1945)、《硫磺岛浴血战》(1949)和《晴空血战史》(1949)。不过,与以前的战争片不同,这个时期的战争片更加追求历史的真实性,这是由于战争回忆录不断出版的结果。弗兰克·麦克亚当斯说:“美国战争片已经开始追求现实主义了,这种叙述法将会给未来的几代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仅如此,随着摄影设备的更新和摄影技术的提高,战争片开始追求战争场面的宏伟,因此,大型或著名的战役就成为了最佳的叙述对象。《战场》(1949)叙述的是西线战场上最大的一次反击战:德军伤亡10万人,盟军损失约8万余人。《六月六日断肠时》(1956)描写的是1944年6月由50万盟军组成的大规模的攻击战。《坦克大决战》(1965)叙述的是德国最后一次的进攻战,这也是美国二战期间所参与的最大规模的陆地战役,双方共投入超过百万的兵力。《登陆安其奥》(1968)描述的是1944年3.5万名盟军在意大利安齐奥开展的一场突围战,为了呈现10辆坦克作战的威武,当时的电影院采用了70米伊士曼超大荧幕来放映。

第二,客观地审视当年的敌人。从人本主义的角度来重塑他们的形象,开始模糊“敌我”界线。希特勒垮台后,美苏展开了全方位的竞赛,为了对抗苏联,美国对德国在影像中的描写不再一边倒,不但把德国人民与纳粹分开,而且还对纳粹分子做出人性化的描写。《沙漠之狐》(1951)就是一个典型实例,该片讲述的是有着“沙漠之狐”称号的艾尔温·隆美尔将军的故事,虽然隆美尔最后被迫自杀殉国了,但这种宁愿死在自己人手里也不愿做敌人的阶下囚的气节却与好莱坞昔日把纳粹描述成神经病和罪恶的化身、甚至低于人类的动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此前,好莱坞对二战中的日本从来没有正面的描写,《紫心勋章》(1944)叙述的就是日本人如何残忍对待美国俘虏的。但是,到了1969年,好莱坞竟然与日本合拍了《虎!虎!虎!》。虽然该片描述的事件非常客观,但是,美国观众看了后,心里还是很不舒服,珍珠港事件毕竟是以日本偷袭成功、美军惨败为结局,所以票房一片惨淡,相反,该片在日本上映却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第三,反共、反苏和反核的战争片。“冷战”是对二战结束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之间包括军事在内的一切对抗行动的总称。这种长达40年的战略对峙状态一直持续到i991年苏联“华约”解体才算告终。

在二战后期,苏联在不断壮大,斯大林的扩张主义政策大有主宰世界的趋势,美国国内也有人开始信奉共产主义,所以美国政府非常害怕,担心这股共产风会取缔他们已经取得的民主与自由。这种剑拔弩张的局势使得好莱坞从1947年开始拍摄一些反共、反苏和到后来反核的影片。《红色威胁》

(1949)、《红色多瑙河》(1949)、《我是一名为联邦调查局工作的共产党员》(1951)、《大吉姆·麦克雷恩》(1952)、《我的儿子约翰》(1952)都是这种类型的影片。

美国在1945年5月和8月分别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这导致苏联的不安和对美国的提防,苏联也开始加紧研制原子弹,1949年8月29日,苏联成功地爆炸了一颗原子弹,这回轮到美国人担忧起来了。“害怕苏联发动核战争”也就成为了好莱坞战争片的新题材。这类影片基本上采用的是科幻形式、模拟核武器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伤害,例如《海滨》(1959)和《奇爱博士》(1963)。

第四,反思、反战片的出现。美国参加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都是反共情绪的结果。这两场战争在还没有结束之前,美国人民就已经意识到这两场战争非同二战。虽然好莱坞拍摄过歌颂美军在这两次战争中英勇奋战的事迹,但有趣的是,都没有取得成功,例如:塞缪尔·富勒执导的两部反映朝鲜战争的影片《钢盔》(1951)和《刀出鞘》(1951)都是B级片;反映越战的《绿色贝雷帽》(1968)虽然在商业上取得了成功,但是无论从艺术性还是真实性来看都是失败的,这也许是约翰·韦恩不再导演电影的缘故吧。

其实,战争的性质只有在战后才能使人以更加犀利的目光看清楚。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结束后,好莱坞出现了一批自嘲自讽的黑色幽默战争片。这些影片不仅毫不留情地揭示了美军在战场上所犯下的罪行,而且还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表现形式给电影艺术注入新的血液,成为了后世的经典。《陆军野战医院》(1972)、《第二十二条军规》(1970)和《全金属外壳》(1987)都是这类影片的代表作。

战争片所表现出来的反思与反战的概念是不同的,反思是对自己过去的行为重新审视,不以本位主义或沙文主义为立场,反战则是以战争意义作为思考的内容。由于战争是邪恶的,有损于人类灵魂的,所以战争最终无论谁赢谁输,都必将给双方带来灾难。当然,反思和反战在一部电影里,有时是很难区分的。好莱坞在上个世纪七十、八十年代就越战拍摄了许多这类影片,有:《出租车司机》(1976)、《荣归》(1978)、《越战突击队》(1979)、《猎鹿人》(1978)、《现代启示录》(1979)、《野战排》(1986)、《汉堡高地》(1987)、《出生于7月4日》(1989)和《越战创伤》(1989)等。总之,正如麦克亚当斯说的那样:“从那天晚上(指《猎鹿人》获奖的那天,作者注)开始,美国的战争片从二战早期轰轰烈烈的爱国主义主题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

四、美国战争片发展的第四阶段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现在这20年里,美国战争片的意识形态走向可以分为两条线。一条是,随着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拯救大兵瑞恩》的巨大成功,出现了新一轮的二战片热潮。麦克亚当斯说:“在欧洲所发生的一切战事——从诺曼底突破到法国的解放,从刺杀希特勒到凸出部战役,都为战争片的拍摄提供了背景资料。这种现象已经穿越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直到现在,美国观众的口味是会变的,就像一战之后那样,观众的兴趣时不时地转向二战片。”

在这种背景下,《细细的红线》(1998)、《珍珠港》(2001),以及姊妹篇《父辈的旗帜》(2006)和《硫磺岛来信》(2006)等相继问世。这些影片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手法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细细的红线》获得柏林金熊奖,《父辈的旗帜》和《硫磺岛来信》更是该年度美国电影界取得的一项最令人瞩目的成就。《父辈的旗帜》是从美国人的角度来看硫磺岛战役,而《硫磺岛来信》则是从日本人的视角来叙述日本人在那场战役中的身心体验,由于该片是与日本合拍的,片中采用的是日语,所以获得的是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至此,我们不难看出,对于二战的再现,战争片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意识形态和表达方法不尽相同。二战期间所拍摄的战争片,其内容有的是真实的,有的是虚构的,有的是真假参半的,但无论哪种,都从属一个目的,就是宣传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战争后期拍摄的战争片追求的是历史的再现和艺术的表现。现在的战争片,除了继续追求历史的真实性外,还追求突出那个时代的某种精神,例如《拯救大兵瑞恩》,为了不让一位在战场上失去三个儿子的母亲继续流泪,竟然“以八换一”。当有人问伊斯特伍德他想通过《父辈的旗帜》向观众传达什么信息的时候,他说:“我希望观众能去了解我们生活在上个世纪40、50年代的先辈们是什么样的人,了解他们的经历,了解那个时代的背景,明白他们为什么愿意为国捐躯,我们的先辈是最伟大的一代。在相对和平和富裕的今天,我们再次展现他们的风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我觉得现在美国的新一代被宠坏了,我想通过这部影片来提示观众:不要忘记先辈们为我们所做过的一切!”

第二条是对现代战争的反思。2003年3月20日,美国以伊位克隐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主义为借口,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公然单方面决定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的军事打击。伊拉克战争是一场遭到世界大多数国家和民众,包括美国民众质疑和反对的战争。三年后,即2007年,仅在这一年内好莱坞就拍摄了两部关于伊拉克战争的影片:《决战以拉谷》和《节选修订》。这两部电影的切入点不同,但宗旨却一样,都是对这场战争持否定和批评的态度。《决战以拉谷》的片名就是采用了《圣经·撒母耳记》的故事作隐喻,谴责美国政府不该把无数的青年送到前线去,用他们宝贵的生命来承担本不属于他们的责任,这点从片头李琼斯升旗到片尾降旗可以得到印证。还有,参加战争的官兵是否能像他们的父辈那样为正义而战吗?其实不然,《节选修订》就是谴责美国士兵在伊拉克胡作非为、乱杀无辜的罪行。

好莱坞对现代战争的反思和反战与对朝战、越战的反思和反战不同,对现代战争的反思和反战表现在对美国政府因二战胜利而在国际上所取得的霸主地位进行挑战。美国公民自己也意识到,美国政府不应该永远把自己看作为世界的老大,对别国指手画脚、随心所欲。美国人向来崇尚自由和平等,这点早已被写入《美国独立宣言》:“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敢于剖析美国政府的战争片其实是在批判美国政府所坚守的平等只不过是国内的,而并非是国际的;是建立在保护本国利益之上的,而并非全人类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类电影是对美国政府做法的修正。

五、结论

美国战争片所表现出的意识形态在不同的时期是不同的,但在理论上要做出泾渭分明的分割也是很难的,所以本文只能依据战争片在各个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主流意识进行相对的分割。

猜你喜欢

影视艺术艺术特征意识形态
“互联网+”时代下的影视艺术教学研究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
浅谈影视艺术课程在高职教学中的连贯性
影视艺术传播视野中的内容与形式